我是11年考生 得了412分 想在黑龙江省考生号内找个好大学 求各...

&&&|&&&&&&|&&&
&&&|&&&&&&|&&&&&&&
&&|&&|&&|&&|&
&&华中科技大学晋升如此水平的教授? <转发>&&&&[作者:
220.196.165.142&]&&&[]
华中科技大学晋升如此水平的教授?&&&&
  言不平&&&&
  近一个多月来,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师们是在紧张、躁动与不安中度过的,因为华中科技大学首次教师聘任制正式开始实施,与此同时,配合首次教师聘任制的职称评审工作也同时进行。面对这次大幅度人事制度的改革,人们也更希望教师的聘任、职称的评审能够在阳光下进行,也更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然而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职称评审结果出来后,却引起了一场的争议。争议的中心是许国良副教授在有众多候选人的教授评审中的“脱颖而出”。&&&&
许国良何许人也?为什麽他的晋升会引起强烈的争议呢?从华中科技大学主页上“精品课程”的“课程列表”中的省级精品课程“工程传热学”里的主讲教师“许国良”中的介绍是: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程热物理教研室主任&&&&
  4.08 华中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本科、硕士、博士&&&&
  1998.08~现在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9 日本静岗大学机械工学部 博士后&&&&
  教学情况&&&&
  讲授本科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换热器》、《核反应堆物理》和硕士学位课程《高等工程热力学》,出版教材有《热流体力学》(日文)。&&&&
  学术研究&&&&
  从事流动与传热方面的科研工作,出版流动与传热计算专业软件Saints2000。&&&&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1997年“流化床气固两相换热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3等奖,2003年“新型开缝钝体燃烧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3等奖。&&&&
  这一次职称评审学校专门制定了各级职称的学术水平要求,按学校文件,教授的学术水平要求是:&&&&
  “(一)教授学术水平要求&&&&
  理、工、医、管学科类教师申报教授岗位者,在满足必备条件的同时,还须满足选择条件一之任意一条,或选择条件二之任意二条;文科类教师申报教授岗位者,在满足必备条件的同时,还须满足选择条件三之任意一条,或选择条件四之任意二条。学术成果以近五年以来统计为准,任现职不足五年的以任现职以来统计为准。&&&&
  1、必备条件 ,&&&&
  (1)具有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中起带头或骨干作用.&&&&
  (2)讲授二门以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主要专业课,其中至少一门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良好(医科教师须达到规定的授课要求);完成一届以上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培养质量优良。临床教师还需医术精湛,在同行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3)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在研项目(不含指导性项目、已超过合同期限未完成的项目和校基金资助项目)。&&&&
  (4)以第一作者署名(含通讯作者,下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5篇,其中在权威期刊上发表3篇。”(选择条件太多,这里略去)&&&&
  从上述文件中可以看出,要晋升教授,首先必须满足必备条件,然后还必须满足若干选择条件。那麽许国良教授是怎样满足必备条件的呢&&&&
  必备条件中可以看出第1条比较软性,目前一般年轻的副教授均可满足。&&&&
  必备条件第2条上课部分好满足,作为大学教师且已是副教授,上课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完成一届以上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培养质量优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来要招研究生必须有科研课题,还必须有学生愿意跟你。那麽许教授是怎样满足的呢?他在申报表上填的是“2002级王强,2004级×××”,然而,在图书馆可以查到王强的硕士论文,2004年上半年毕业,其指导老师是刘伟,而在评阅人一栏里有许国良的名字,这就让人糊涂了,评阅人也算是“完成一届以上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据了解,许教授声称是由于指导老师一年外出,因而协助指导了该研究生。难道协助指导一年研究生也算完成一届研究生指导?如是,那文件上为何不直接写“协助完成”?可见这是不符合条件的。更离奇的是,在该生的硕士论文里,协助指导的许教授不仅在副导师没有位置,即使在众多被感谢的教师当中,这位许教授也仅仅排在第3位。通过该生列在发表文章一栏中唯一一篇文章的题目,可以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这篇文章,搜索结果如下:&&&&
  “CPL蒸发器多孔芯温压变化的数值模拟 王强 刘伟 刘志春 黄晓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在这篇文章的四个作者中根本就没有声称指导过他的许教授的名字。这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许教授指导的太臭,对该生的研究工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不配出现在文章的作者栏里,另一种可能是许教授根本就没有指导。从一般的情况分析,第2种可能更大,因为一般研究生第一年基本上都忙于上课,课程安排一般与上一届的师兄师姐相同,导师不在,电话或邮件一句话就可搞定,无需导师指导。如是这样,这位许教授为了晋升是不择手段,其道德品质就令人怀疑了。&&&&
  必备条件第3条许教授虽然没有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但作为第一负责人还在主持在研项目,这一条堂堂正正的满足。&&&&
  至于必备条件第4条,可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ki.net)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到许国良教授的如下文章&&&&
  第一作者(9篇)&&&&
  1. 气管吸入流中大气污染物沉积的数学模型 许国良 张宗勤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8.10&&&&
  2. 制取白云石胶凝材料的流化床煅烧工艺 许国良 康忠新 化工装备技术).-12-14&&&&
  3. 流化床煤燃烧与气化过程中的辐射换热 许国良 杨金国 燃烧科学与技术).-70-76&&&&
  4. 苛性白云石流化床分解炉的研制 许国良 刘小朋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10-112&&&&
  5. 粒径对气固流化床操作特性的影响 许国良 黄文迪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7-19&&&&
  6. 并列流化床间采用载热体循环而传热 许国良 黄文迪 节能技术 &&&&
1995(6).-5-9&&&&
  7. 高温流化床间物料循环的特性及分析许国良 杨玉芬 化工装备技术 ).-13-17&&&&
  8. 气固流化床中乳化相的结构及气泡稳定性分析 许国良 黄文迪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05-109&&&&
  9. 流化床系统物料密相循环特性的研究 许国良 黄文迪 化学工程 &&&&
).-63-67&&&&
  第二作者及更后(8篇)&&&&
  1. 温室中岩床蓄热性的分析 陈威 刘伟 许国良 工程热物理学报 &&&&
.).-679-681&&&&
  2. CPL冷凝器多孔芯及槽道内蒸气的冷凝分析 韩延民 刘伟 黄晓明 许国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60&&&&
  3. 气固流化床颗粒间辐射换热模型 黄文迪 许国良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2-16&&&&
  4. 双室内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系统的冷态实验研究 栗志 许国良 热能动力工程 ).-70-74&&&&
  5. L阀控制物料循环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黄文迪 许国良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00-104&&&&
  6. 气固流化床与水平埋管之间换热系数的计算 Saxe.,SC 许国良 工程热物理学报 .).-408-412&&&&
  7. 双室内循环流化床煤气炉的热平衡实验 栗志. 杜益庆.许国良.钱壬章 燃烧科学与技术 1996年01期&&&&
  8. 双室流化床煤气化炉的密相循环特性 黄文迪.栗志.许国良.钱壬章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6年01期&&&&
  可以发现许教授的学术文章基本上是98年及其以前的。根据许教授的简历,他1998.08开始当副教授,则这次符合条件的只有一篇,当然,由于网络的滞后,实际上许教授还有两篇在9、10月份发表,这样许教授满打满算也就三篇文章。&&&&
由许教授的简历,他在日本参与出版教材《热流体力学》,姑且不论他在这本教材中到底起了何种作用,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的规定,教材和学术论文是不能相互认定、等同的,有许多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曾碰到过这样的问题,而被学校否决。那么许教授又是通过什么手段、通径,使得自己能够满足这一条要求的呢?是否能够公开让大家一起分享呢?&&&&
  综上所述,许教授在学校规定的四条必备条件中,有两条均不满足,而且还有弄虚作假的嫌疑。&&&&
  许教授既然必备条件不满足,那么选择条件又如何呢?据说许教授有4条满足选择条件二。而根据学校对教授水平的要求,只需满足2条选择条件二就可以了。许教授的选择条件不可为不硬。那么,许教授到底又是满足哪4条呢?来看看:&&&&
  第一条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第三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www.)主页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14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建议授奖项目目录中,可以查到“二等奖项目编号F-217-2-01,项目名称: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主要完成人:钱壬章、靳世平、许国良、陈维汉、张晓梅、皮博明,推荐单位:教育部”,可见许教授是实实在在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第三名。&&&&
  然而,奇怪的是,在搜索到的许教授的所有文章中(9+8),没有一篇是有关钝体燃烧技术的,他的基本上是关于流化床技术的,这与钝体燃烧技术是不相干的。&&&&
  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搜索第一完成人钱壬章教授,找到61篇论文绝大多数是关于开缝钝体及其回流区着火燃烧的,可见钱教授是有真才实学的。&&&&
  再搜索第二完成人靳世平,发现有23篇文章:&&&&
  1.新型煤粉开缝钝体燃烧器的稳焰机理与应用 马晓茜.靳世平.钱壬章 电站系统工程 1994年06期&&&&
  2.综合考虑煤粉浓度和温度的燃烧技术 马晓茜. 靳世平. 钱壬章.发电设备 1994年04&&&&
  3.回流区火焰稳定的最低煤粉浓度的近似分析法 马晓茜.靳世平. 钱壬章.电站系统工程1995年01期&&&&
  4.新型煤粉开缝钝体燃烧器的稳焰机理及其研究与应用 马晓茜. 钱壬章. 靳世平. 史学锋. 郑远平 锅炉技术 1995年02期&&&&
  5.锅炉稳燃技术的发展及开缝钝体燃烧器的研究 马晓茜. 钱壬章. 靳世平. 史学锋. 热力发电 1995年04期&&&&
  6.开缝钝体燃烧器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的适应性 马晓茜. 史学锋. 靳世平. 罗萌. 钱壬章 热能动力工程 1995年04期&&&&
  7.新型开缝钝体燃烧器的研究及其应用 马晓茜. 靳世平. 钱壬章. 中国电力 1995年06期&&&&
  8.气体回流区分级着火试验研究 靳世平. 钱壬章. 宗仰炜. 朱基木.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7年06期&&&&
  9.钝体回流区二次风掺混实验研究 靳世平. 马晓茜.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7年S1期&&&&
  10.开缝钝体尾流水模显示实验研究 靳世平. 马晓茜.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7年S1期&&&&
  11.煤粉气流火焰稳定性条件分析 马晓茜. 靳世平. 史学锋. 钱壬章. 热能动力工程 1998年01期&&&&
  12.回流区分级着火旋流煤粉燃烧器的试验研制 陈长栋. 靳世平. 艾元方. 钱壬章. 窦洪华. 杜文国. 李少君. 王文章. 热能动力工程 1998年05期&&&&
  13.电厂锅炉高炉煤气燃烧器改进试验研究 靳世平. 陈丽湘. 钱壬章. 宗仰炜. 朱福良. 杨俊臣. 沈伟强. 朱基木. 冶金能源 1999年03期&&&&
  14.WQ-10型煤气平焰烧嘴的半工业性试验研究 蒋杨虎. 金承瑛. 肖世华. 肖坤伟. 丁翠娇. 张茂杰. 靳世平. 赵利洪. 钢铁研究 1997年06期&&&&
  15.武钢热轧厂4号加热炉FJFB-8型煤气平焰烧嘴试验研究 蒋扬虎. 肖世华. 肖坤伟. 丁翠娇. 张茂杰. 金承瑛. 赵利洪. 万晓丹. 靳世平. 彭光涛. 陈小笋. 武钢技术 1998年03期&&&&
  16.圆筒形苯加氢改质炉炉尾超温治理研究 靳世平. 钱壬章. 顾镇均. 方志民. 魏国瑞. 节能 1999年06期&&&&
  17.油气混用可调焰烧嘴的研究及应用 丁翠娇. 蒋杨虎. 肖坤伟. 肖世华. 张茂杰. 金承瑛. 李肃清. 万晓丹. 陈海潮. 靳世平. 肖谦. 武钢技术 1999年01期&&&&
  18.罩式炉燃烧器国产化试验研究 靳世平. 陈渡军. 潘同庆. 冶金能源 2001年04期&&&&
  19. 分级着火油燃烧器的冷态实验研究 陈丽湘. 靳世平. 钱壬章.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1年04期&&&&
  20.高炉煤气锅炉水冷壁传热强化研究 靳世平. 钱壬章.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2年S1期&&&&
  21.开缝钝体燃烧器回流加热链着火分析 靳世平. 钱壬章.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3年03期&&&&
  22.解决锅炉主蒸汽温度偏低的一种新方法 王健夫. 靳世平. 杜一庆. 钱壬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01期&&&&
  23.轻烃燃料及其相关技术新进展 杜一庆. 苏红星. 靳世平. 节能 2004年03期&&&&
  从中可以看出,90%的文章均是有关开缝钝体及其回流区着火燃烧的,奇怪的是这里也没有发现这位排第三名的许教授的任何踪迹,除了钱教授的出现频率高外,反而出现了10次(8次第一作者)在获奖名单中根本没有的马晓茜的名字,其次也有3次在奖名单中根本没有的史学锋的名字。&&&&
  再搜索第四完成人陈维汉发现有28篇论文,其中关于开缝钝体及其回流区着火燃烧的有:&&&&
  1.开缝钝体燃烧技术及其应用,赵晴川. 钱壬章. 陈维汉. 山东电力技术 2000年05期&&&&
  2.钝体及开缝钝体燃烧器火焰稳定性对比分析,陈维汉. 钱壬章.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7年12期&&&&
  3.突扩通道中带钝体或开缝钝体流场的实验研究,陈维汉. 陈定波. 余小平. 谭清香.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6年S2期&&&&
  4.以高温回流稳定煤粉燃烧火焰的简化分析模型,陈维汉. 钱壬章.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5年S1期&&&&
  5.钝体后回流流场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陈维汉.陈萍.陈建强.谭清香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再搜索第五完成人张晓梅,发现有299篇论文,其中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或华中理工大学)并且有关煤粉及燃烧的有:&&&&
  1.旋转煤粉分离器阻力特性研究,孔文俊. 栾庆富. 张晓梅.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4年03期&&&&
  2.叶轮式旋转煤粉分离器的试验研究,孔文俊. 栾庆富. 程尚模. 韩才元. 张晓梅. 动力工程 1995年02期&&&&
  3.MPS磨静动叶片结合组合式旋转分离器性能的评价,孔文俊. 栾庆富. 张晓梅. 张明春. 娄新生. 程尚模.电站系统工程 1995年04期&&&&
  4.旋转煤粉分离器内两相流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孔文俊. 栾庆富. 张晓梅. 程尚模.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5年S1期&&&&
  5.开缝钝体燃烧技术在洛阳热电厂的应用,陈榕. 张晓梅. 钱壬章. 张建宏. 张留锁. 宋江水. 华中电力 2002年05期&&&&
  6.锅炉一次风粉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张建宏. 张晓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3年01期&&&&
  关于开缝钝体及其回流区着火燃烧的有一篇。&&&&
  再搜索第六完成人皮博明,发现有4篇论文,其中关于开缝钝体及其回流区着火燃烧的有1篇。&&&&
  1.水平偏置椭圆管自然对流放热的激光干涉测量,罗军. 黄素逸. 朱茂书. 皮博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7年10期&&&&
  2.单排不均匀排管流动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陈维汉. 王巍. 潘波. 皮博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8年S1期&&&&
  3.流体绕流带肋片圆柱体的流动换热性能实验与分析,陈维汉. 皮博明. 韦虹伟. 何文武. 化工装备技术 2002年02期&&&&
  4.开缝V形火焰稳定器的冷态实验研究,杜一庆. 钱壬章. 王键夫. 皮博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02期&&&&
  从上述六位得奖人的论文来看,第一、第二得奖人是名至实归,第四、第五、第六得奖人也都有与得奖项目有关的研究经历,且第四得奖人有五篇。具有研究经历的马晓茜和史学锋为何没有得奖呢?经过了解原来此二人均已离开学校。但是许教授似乎完全没有有关得奖项目的研究经历却能占据在第三的位置,这是为何呢?实际上看看许教授的简历似乎又有的明白,许教授是工程热物理教研室主任,是得奖人的父母官哪。不说许教授玩弄权力,以权谋私,但不知许教授能否向学校的有关人员、向能源学院的全体老师说清楚、道明白,他是凭什么贡献占据得奖人第三位的。看来许教授这一条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许教授选择条件的第二条是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项目中排第三。&&&&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www.)主网页上,进入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立项的17个项目中,发现其中有许国良名字的有一项,即: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依托部门: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华 贲 华南理工大学; 过增元 清华大学,起止年限:&&&&
  这个项目里设置了6个课题(子项目),分别是&&&&
  1. 传递过程强化与控制的新理论&&&&
  2. 不连续介质中的传热传质的建模、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3. 新一代传热传质强化与控制技术的创新及基础研究&&&&
  4. 相变传热强化与高效蓄热的基础研究&&&&
  5. 能量利用系统集成建模、创新及优化研究&&&&
  6. 能量利用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特性&&&&
  逐项查阅各子项目的人员组成,在第二项“不连续介质中的传热传质的建模、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查到有“许国良”名字其他各项均没有,其人员组成如下:&&&&
  姓名 单位 作用&&&&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 课题负责人&&&&
  何雅玲 西安交通大学 课题负责人&&&&
  陈维汉 华中科技大学 学术骨干&&&&
  陈亚平 东南大学 学术骨干&&&&
  李增耀 西安交通大学 学术骨干&&&&
  刘伟 华中理工大学 学术骨干&&&&
  施明恒 东南大学 学术骨干&&&&
  王秋旺 西安交通大学 学术骨干&&&&
  许国良 华中理工大学 学术骨干&&&&
  杨晓西 华南理工大学 学术骨干&&&&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许国良排在10人中的第九位,且该子项目负责人均为西安交大教授,在其前人员也基本上是著名教授,何来许教授在“973”子项目中排第三之说,倒是在该子项目中的华中科技大学仅有的3人中排在末尾,而华中科技大学在此子项目中下设的课题中也仅能略分一份经费,其负责人是刘伟。那么这一条是完全不能成立得了。&&&&
  许教授选择条件的第三条是在省级精品课程中排名第二。&&&&
  如前所述,在华中科技大学省级精品课程“工程传热学”中,刘伟是负责人,其他人员排名是许国良 王晓墨 邬田华 蔡兆麟 明廷臻 杨昆,也就是说许教授确实排在第二。然而如果在结合许教授在精品课程中的简历介绍,在02.9他在日本留学,据了解在此前一年,他也是在外进修日语,这样他有三年时间根本就没有上过传热学的课,而且,在他外出之前,据介绍他主要上工程热力学课程,也就是说仅仅依靠两年时间传热学教学,他就在精品课程中排第二名,而一直在上传热学课程的王晓墨副教授、比他先期回国邬田华教授(简历上介绍在英国大学工作4年后与2002.3回国)均排在他的后面,这里不知是不是又是因为其为教研室主任的缘故?&&&&
  许教授选择条件的第四条是实到校单项项目20万元以上的负责人。&&&&
  这是许教授实实在在的一条。&&&&
  由此可见,许教授的四条选择条件有一条(第2)是不成立的,有两条(第1、第3)是有疑问的,而且还涉及到是否有权力运用的问题,只有一条是实实在在的。&&&&
  总之,许教授在不具备必备条件四条中的两条(按学校规定必须同时具备四条)、在四条选择条件有一条不成立的、两条是有疑问(而且还涉及到是否有权力运用的问题)、只有一条是实实在在的、在任副教授六年多只发表三篇学术论文的情况下,却能突出群围,脱颖而出,晋升教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据了解在被他淘汰的三名候选人当中,有一位完全符合学校规定的,却没有晋升。另外两位,一位也仅仅是存在没有完成一届研究生指导的缺陷,其余条件也完全满足。另一位也很冤,仅仅因为实到经费差两万(据说此人其余经费已经寄出,仅仅还未到学校账上,但汇票复印件都已经传真过来),其余条件也全部满足。&&&&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发展比较快的大学之一,靠的就是老师们刻苦的工作和顽强的奋斗,而且也正在为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但是华中科技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首次进行教师聘任制时的教授职称评审中如此的不公平、不公正、不严肃,如何能够使在校的教师安心的工作,又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的国内外人士加盟?尤其是如此学术水平(甚至如此品格)之人都能晋升教授,如何能够体现华中科技大学有关文件的严肃性、规范性?又如何有助于华中科技大学创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呜呼哀哉,公平、公正、高水平!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作者:
可怜的华中科技大学!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真有这样的事吗?如真有,为母校悲哀!鄙视许国良!华中科技大学的有关部门应予检讨,如何会出现这样的事!建议予以追究。如是造假,强烈谴责作者!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楼主很关心华中科大的“丑闻“啊,有出息,首先偶告诉你,&&&&
华中的教授岗位的竟聘是公开透明的,名单都贴出来,公开评议,&&&&
不满的人总会有,把“落选者“的观点到处散发,你一点也不厚道.&&&&
再给发言的两位,好好看看内容&&&&
“据了解&&&&
在被他淘汰的三名候选人当中,有一位完全符合学校规定的,却没有晋升。另外&&&&
两位,一位也仅仅是存在没有完成一届研究生指导的缺陷,其余条件也完全满足。&&&&
另一位也很冤,仅仅因为实到经费差两万(据说此人其余经费已经寄出,仅仅还&&&&
未到学校账上,但汇票复印件都已经传真过来),其余条件也全部满足。&&&&
稍有脑子的人都会认为:恰恰说明华科大的教授是有严格尺度的,&&&&
退一万步说,你说的就算是他以权谋私,那也说明这是整个国家目前体&&&&
制上的缺陷,你的母校免得了?&&&&
你只要找一条证据就可以了,他的国家发明奖第三位是伪造的.&&&&
只要他是国家发明奖第三位,在中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够资格评上&&&&
教授,你用这么个很显眼的标题,偶还以为是提了一个火夫呢,&&&&
一个博士,海外博士后经历,副教授若干年,有足够的科研成果,&&&&
水平怎么低了? 中国大学中有多少教授拿过国家级奖励?多少拿过&&&&
省部级奖励? 了解清楚后,你自然会有公正的结论.&&&&
君不见,中国所有的大学党委书记基本上都是教授,&&&&
他们都是学者吗?你的母校党委书记如何?&&&&
新语丝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一个典型学理科人的思维,找来找去&&&&
都是论文,好象评教授只看论文不看成果.&&&&
在中国,学工科有无数的人从事的是横向科研,衡量他们的工作绝对不&&&&
只是论文,是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按照文中所做的查阅论文的方式,&&&&
中国目前大型企业,研究所有一大半的总工是不够教授级的,因为他们大多数&&&&
人一辈子发的学术论文不会超过10篇.&&&&
以下这个所谓排名除了课题负责人有参考价值外,其他在偶们这些学工科讲究&&&&
合作的人看来,不过是一个按职称和辈分的排名而已.并不完全等同水平高低&&&&
贡献大小.&&&&
姓名 单位 作用&&&&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 课题负责人&&&&
  何雅玲 西安交通大学 课题负责人&&&&
  许国良 华中理工大学 学术骨干&&&&
在华科大评上教授是不容易的,你去华科大人事处主页看看就知道,进入华科大做教师&&&&
的起始资格必须是博士毕业.而且要评上相关职称大多数必须至少有半年海外学习和进&&&&
修经历,学校每年送大量人员公派出国学习和做访问学者.(少数破格的是社会上极其优秀,&&&&
并取得重大成果者)&&&&
现任校长在人才建设上舍得花本钱,也许短期见不到效益,五年十年再看,继任者摘桃子&&&&
的时候不会忘记现任校长.&&&&
再和你说一件事情:&&&&
哈佛毕业发展经济创始人张培刚老先生,按道理80年代第一批博导都应该是,&&&&
因为华中科大以前没有经济学博士点,直到1999年拿到博士点才评为博导,&&&&
这在其他学校是难以想象的,完全可以挂靠到其他相关学科去申请,但华科大&&&&
没有这样做,张老先生可以是经济学院院长,但没有点不能评博导就是不行,&&&&
规矩就是这样.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我本人曾经在一个部属研究所工作,十年前很轻易就拿到了高工(相当于副教授)&&&&
职称,只象征性写了一篇论文.衡量我的工作根本不是看文章,而是项目.&&&&
我们那单位的高高工(相当于教授)的水平偶根本看不起,做的都是十几年前的&&&&
淘汰产品,那些人知识很少更新.&&&&
在一所高校评上教授很难,在著名的高校就更难.&&&&
你看许国良先生,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海外博士后,评个教授还话这么多,&&&&
真是衰,看这篇文章中所说,第六第七完成人都可以发一堆灌水文章,&&&&
他排第三,搞几篇文章是毛毛雨.&&&&
华中有很多人从事的军工项目,不发文章,你怎么说?&&&&
比如首席科学家冯丹,做了很多项目,但基本不投国外的文章,按你的标准,是不是&&&&
都该喝西北风?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有一高水平微积分老师现在只是副教授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这里几位网友好奇怪,楼主谈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聘任过程中有关教授学术评议的事,却将一些毫不相干的是拿来,反而来责怪楼主,奇怪!&&&&
任何一个学校职称职务聘任都有严格的条件,华中科技大学也不奇怪。根据楼主所说,华中科技大学也制定了有关教授学术水平的严格条件。比如,必备条件中必须要完成一届研究生指导,而楼主所说的这位许国良,在任副教授六年时间里,竟然未指导过一届研究生,这就间接说明此人的能力低下(因为一般在高校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后一、两年内均需指导研究生),可恨的是,这位许国良没知道也就算了,却偏偏要弄虚作假,硬将别人的说成是自己的,这种弄虚作假的要不要谴责?应该严惩,以免误人子弟!&&&&
又如有网友说:“在一所高校评上教授很难,在著名的高校就更难.&&&&
你看许国良先生,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海外博士后,评个教授还话这么多,&&&&
真是衰,看这篇文章中所说,第六第七完成人都可以发一堆灌水文章,&&&&
他排第三,搞几篇文章是毛毛雨.”&&&&
其实这正说明了问题!他排第三,他搞得毛毛雨文章在哪呢?拿出来给世人看看那?第六第七完成人都有研究心得,他的呢?注意:这可不是什么保密项目。这不就是他的国家发明奖第三位弄虚作假的明证吗?这样我还更相信了楼主所说,许国良原来根本就没有涉足这个得奖的项目,完全是以权谋私,以自己教研室主任的身份强行进入得奖名单,攫取别人的研究成果,这样的人更可恨,更无耻,也不知道他是如何面对学生的,在学生面前抬得起头吗?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有道理!谴责这位许国良的行为!华科大有责任清查。不能影响学校声誉。鄙视!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其实这正说明了问题!他排第三,他搞得毛毛雨文章在哪呢?拿出来给世人看看那?第六第七完成人都有研究心得,他的呢?注意:这可不是什么保密项目。这不就是他的国家发明奖第三位弄虚作假的明证吗?这样我还更相信了楼主所说,许国良原来根本就没有涉足这个得奖的项目,完全是以权谋私,以自己教研室主任的身份强行进入得奖名单,攫取别人的研究成果,这样的人更可恨,更无耻,也不知道他是如何面对学生的,在学生面前抬得起头吗? &&&&
------------------------------------------------------------------------------&&&&
逻辑混乱!首先你的观点是论文至上,在我看来是完全错误的,本人是最看不起只会写狗屁文章&&&&
不出东西的人,当然偶还不至于走极端.适当出几篇文章未尝不可,切不可本末倒置,出真家伙的&&&&
比只会吹牛的人强.&&&&
他搞得毛毛雨文章在哪呢?拿出来给世人看看那?&&&&
---------------------------------------------------------&&&&
按你的逻辑,只要不写文章,他的国家发明奖就是伪造的,你还拿来当他没做项目的证据.&&&&
你说你的逻辑是否可笑? 比如我本人这一辈子很少写论文,除了评职称,可做过的上档次的大项目&&&&
少说也有6,7个吧.因为不写论文,这些都白做了?&&&&
你说他以权谋私,最重要的一点是拿实在的证据,不要想当然.如果你经过调查说他的发明奖是&&&&
以权谋私来的,那么我肯定接受他不该评上教授的结论.对许国良不了解,希望实在的证据,在没有&&&&
证据之前,随意散发对某校的攻击言论,你说这是厚道人的行为吗?&&&&
以自己教研室主任的身份强行进入得奖名单,攫取别人的研究成果&&&&
--------------------------------------------------------------------------&&&&
教研室主任是多大的官?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能“以权谋私“倒什么水平?&&&&
也许他本事大,啥也没有,就能坐上教研室主任的位置,然后能在名单贴出来讨论的情况下&&&&
使小动作,拜托,动点脑子行吗?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看了楼上221.137.72.168发的几篇帖子,都不遗余力的为许国良辩护,直觉是楼上221.137.72.168即使不是这位许国良的亲朋,也是他的好友,最起码也是他的校友,如是这样,也是情有可原。不过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觉得这位221.137.72.168网友没有仔细地阅读楼主地帖子,或者不愿意仔细的阅读,而只就楼主所说地其中一两点加以辩解。楼主说得很清楚:&&&&
1、这位许国良没有指导一名叫王强的硕士生,却硬说自己指导了(注意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规定的必备条件),楼主的说明已是铁证如山,许国良在这一事件上弄虚作假。楼上的若不信,可以按楼主说明的方式的查阅证明。&&&&
2、这位许国良不是“973”项目子课题的第二负责人却硬说自己是。楼主说得很清楚。而且华中科技大学也没有在这一项目上承担子课题,仅仅是曾孙课题。楼上的一定清楚儿子和曾孙的区别吧?这也是铁证如山吧!楼上的若不信,也可以按楼主说明的方式的查阅证明。&&&&
仅以上两点,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位许国良的德行,这种学术品质、这种道德品质应不应该遭人唾弃?&&&&
3、至于楼上221.137.72.168再三辩解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问题,实在是也太过牵强了,甚至无理了:&&&&
1)、楼主并未说华中科技大学得这个奖不合理,合理!不合理的是这位许国良也是得奖人之一,而且是排名第三的得奖人。&&&&
2)、楼上的总是说,发布发表论文并不是判断得奖人合理的证明。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比如军工项目、涉密项目,发表论文是要经过严格审查的。因此这样的项目得奖,是不能用发不发表论文来判断。但是对于楼主说的这个项目,则完全不同,&&&&
● 它不是涉密项目,已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见楼主帖子)。&&&&
● 这位许国良在1994年博士毕业后到1998年10月,短短的4年时间里,发表第一作者论文9篇,其他排名较后的论文8篇(这其中没有一篇与得奖项目有关,见楼主帖子),这说明这位许国良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笨蛋,还是很能够写文章的。那他为什么搞些有关得奖项目的毛毛雨文章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完全没有参加这个得奖项目,没有第一手的资料是写不出文章的。&&&&
● 在高校待过的人都知道,一般文章的第一作者才有意义,排名靠后的,这篇文章是没有作用(如晋级等)的。因此很多人写文章时,为了让更多的人露露脸,在后面挂了许多相关人员的名字,以感谢他们的帮助。在有关得奖项目的数十篇文章中竟没有一篇提到他,说明他不仅没有参加这个项目,而且对这个项目一点帮助都没有。&&&&
以上这些不是实证吗?这位许国良如此的行为、如此的道德败坏不应该严厉谴责吗?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看了楼上221.137.72.168发的几篇帖子,都不遗余力的为许国良辩护,直觉是楼上221.137.72.168即使不是这位许国良的亲朋,也是他的好友,最起码也是他的校友,如是这样,也是情有可原。不过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觉得这位221.137.72.168网友没有仔细地阅读楼主地帖子,或者不愿意仔细的阅读,而只就楼主所说地其中一两点加以辩解。楼主说得很清楚:&&&&
1、这位许国良没有指导一名叫王强的硕士生,却硬说自己指导了(注意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规定的必备条件),楼主的说明已是铁证如山,许国良在这一事件上弄虚作假。楼上的若不信,可以按楼主说明的方式的查阅证明。&&&&
2、这位许国良不是“973”项目子课题的第二负责人却硬说自己是。楼主说得很清楚。而且华中科技大学也没有在这一项目上承担子课题,仅仅是曾孙课题。楼上的一定清楚儿子和曾孙的区别吧?这也是铁证如山吧!楼上的若不信,也可以按楼主说明的方式的查阅证明。&&&&
仅以上两点,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位许国良的德行,这种学术品质、这种道德品质应不应该遭人唾弃?&&&&
-----------------------------------------------------------------------------&&&&
我是校友,和许国良以及这个专业毫不搭界,本文的题目“华中科技大学晋升如此水平的教授?“是&&&&
针对学校,而不是许国良个人,对不明真相者会形成误导.我维护的是学校的学术声誉.&&&&
如果查证是许国良个人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的话,这种行为学校肯定不会姑息的,华中公开宣称&&&&
要做到三无污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无学术污染,宁可不出论文,也不能造假.这是再三重申的.&&&&
这次竟聘是公开的,大家把东西摊到台面上比较,谁够格谁上.&&&&
关于研究生指导和973子项目的问题偶没有发言权,不了解,不过偶说一下看法:&&&&
1.是否指导王强,问王强本人就清楚了,如确实没有,就是许的人品问题.但也不能说明许没指导其他人,具体情况得问他身边的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2.973子项目的问题:这个就是文字游戏,抠字眼的问题,你说的孙子项目还是可以叫子项目,一级二&&&&
级而已,如果学校的规定没写清楚这一点,他咬定是子项目算是钻了空子,还谈不上是弄虚作假.&&&&
即使这两点都不成立,如果国家发明二等奖是真的,评教授还是够格的,重大项目可以破格,国家发明二等是属于创新的大项目,也就是说,许人品也许有问题,但水平还是够.&&&&
偶一直关注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
3、至于楼上221.137.72.168再三辩解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问题,实在是也太过牵强了,甚至无理了:&&&&
1)、楼主并未说华中科技大学得这个奖不合理,合理!不合理的是这位许国良也是得奖人之一,而且是排名第三的得奖人。&&&&
2)、楼上的总是说,发布发表论文并不是判断得奖人合理的证明。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比如军工项目、涉密项目,发表论文是要经过严格审查的。因此这样的项目得奖,是不能用发不发表论文来判断。但是对于楼主说的这个项目,则完全不同,&&&&
● 它不是涉密项目,已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见楼主帖子)。&&&&
● 这位许国良在1994年博士毕业后到1998年10月,短短的4年时间里,发表第一作者论文9篇,其他排名较后的论文8篇(这其中没有一篇与得奖项目有关,见楼主帖子),这说明这位许国良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笨蛋,还是很能够写文章的。那他为什么搞些有关得奖项目的毛毛雨文章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完全没有参加这个得奖项目,没有第一手的资料是写不出文章的。&&&&
● 在高校待过的人都知道,一般文章的第一作者才有意义,排名靠后的,这篇文章是没有作用(如晋级等)的。因此很多人写文章时,为了让更多的人露露脸,在后面挂了许多相关人员的名字,以感谢他们的帮助。在有关得奖项目的数十篇文章中竟没有一篇提到他,说明他不仅没有参加这个项目,而且对这个项目一点帮助都没有。&&&&
-----------------------------------------------------------------------------&&&&
证据不足,为什么这么说呢?&&&&
1.国家发明2等奖绝对不是今年要评教授才发的,也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许作为第三完成人&&&&
这个事实已经有至少一年了,其他人要有异议肯定早就提出,为什么第一完成人没说?后面的也&&&&
没说? 偶的答案还是他确实是,只是没有写文章而已.&&&&
2.不是涉密项目,不写文章也正常,许既做教研室主任,有管理和教学任务,可能在海外还有分神&&&&
的事,在1994年博士毕业后到1998年10月,发论文多很正常,没有牵挂自然多.这种情况是很常见&&&&
的现象,人的精力有限,让排在后面的人写也就行了.&&&&
3.你说第一完成人才有意义,偶显然不能同意. 对获奖的工科项目而言,通常是很多人协作完成,&&&&
有的甚至要分好几个子课题,和单纯的小规模理科研究还是有很大不同.工科的项目通常比较大,&&&&
获得国家重大项目奖励的,规模不会小.第六,七完成人一般就会承担子项目.第三完成人已经很厉&&&&
害了.可能都是负责人之一.&&&&
以上我说的是有这种可能性,只要这种可能性存在,证据就是不足的.不写论文不代表没做项目,&&&&
这是偶经常见到的,不奇怪.&&&&
说了这么多,偶丝毫没有为许本人辩护的意思,但偶必须在没有确证许有问题之前,维护学校的声&&&&
誉. 你说的就是:从直觉上推断,许有问题.我需要看到确实的证据,即使许有问题,华中的处理&&&&
意见没出来之前,也不能随便就针对学校,毕竟学校也是反对这样做的,楼主以点代面,散发破坏&&&&
学校声誉的贴子,作为校友肯定会站出来反驳的.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看了这几个帖子,觉得楼上真无赖。明明这位姓许的道德上有问题,为了职称,弄虚作假,还硬要为其粉饰,难道华中科技大学的都是这种德性?可悲!鄙视之!谴责!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看了这几个帖子,觉得楼上真无赖。明明这位姓许的道德上有问题,为了职称,弄虚作假,还硬要为其粉饰,难道华中科技大学的都是这种德性?可悲!鄙视之!谴责! &&&&
---------------------------------------------------------------------------------&&&&
恰恰是你这种人无赖!你为什么不拿出证据? &&&&
你就是这样“明明“的吗? 许某人直到现在为止还是堂堂正正的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得者,&&&&
你找到证据把这个先给他去掉,再来说!这就是做事情的方式,想当然地认为别人都是&&&&
“坏人“,何以服众?楼上的这位的思维方式就是先入为主,因为你有罪,所以你有罪.荒唐!&&&&
倒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最关心不是真相,如果你认为许有问题,好办,反映到更高层,&&&&
派调查组来调查呀,是否真正做了得奖项目,很好查.&&&&
如果确实是许的问题,不仅他的发明奖没有,教研室主任也保不住,如果某人有心的话,&&&&
可以去找确实的证据,对害群之马,没有人会同情.&&&&
我早就说了,查出真相,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在结论没有之前想当然,恶意诋毁一个&&&&
学校的声誉,不是小人是什么?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呵呵,楼上着急了?我看楼主和几篇批评这位姓许的帖子(包括偶在内),均无意批评华中科技大学(请注意,欧也是华工校友),只是针对这位姓许的个人行为。楼上的动则以诋毁学校的声誉来威胁偶们,将姓许的个人行为与学校的声誉紧密挂钩,不知是何居心?难道批评、揭露学校的一个人,就是诋毁学校的声誉?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答复楼上的这位校友:&&&&
偶的帖子反复说,对许个人偶没一点了解,如果这件事确实是他的问题,偶绝对不会为他&&&&
说一句话,这种害群之马越少越好.&&&&
咱们就事论事,偶的观点是在没有证据前,所有的推理都是假设,许是“无罪“的,实际上&&&&
现代文明国家的法律都是这样,不轻易冤枉一个好人.更何况他得的奖是经过认证的,&&&&
到今天为止还高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网页上.&&&&
这难道不是实实在在吗?既然还没有证据推翻这个结论,他就是“无罪“的.&&&&
偶用的是无罪推理.&&&&
注意:主贴只说没有相关论文,但没有查到论文不能证明没有得奖,也不能证明他没有&&&&
做项目.这个逻辑关系偶想应该清楚.&&&&
下面几位都是推断:“他做了项目必然要写论文,因为他以前都写.他并不傻“云云,&&&&
偶看来看去,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更没有一个实在的证据证明他的奖是以权谋私来的,&&&&
仅仅凭他的想象“他是得奖人的父母官呀“就得出了剽窃的结论,这和文革中某些人怀疑&&&&
别人是特务,单凭几条疑点就定罪何其相似?人家就不能忙?人家就不能定不下心?人家就&&&&
不能生病?人家就不能不想写?总之,在没有了解事实之前,想当然是要不得的.&&&&
这里很多孩子对很多道理并不明白,过去我们吃过的亏还不够吗?世间多少冤魂野鬼呀,&&&&
看别人象罪犯,会越看越象,这是有罪推理.不珍惜别人的荣誉和价值,轻易下结论,这是落&&&&
后的思维方式..偶为什么一直强调证据,道理就在于此.&&&&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评教授是看水平够不够,主贴也是说“如此水平“,对他的为人我们无法作&&&&
出更深入的评价,因为对我们这些外人来说,了解程度连皮毛都算不上.&&&&
只要有这个奖是真的,他评上教授的水平是可以肯定的,为人问题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得大奖可以破格,水平问题就有了答案.&&&&
“这位许国良,在任副教授六年时间里,竟然未指导过一届研究生,这就间接说明此人的能力低下“,看这句话偶会笑,一个讲师都够水平带研究生,只是好坏而已.他好歹也是副教授,海外博士后嘛,何况还做了那么多项目.到底带没带,偶无法回答,看简历许本人应该是在日本编写教材,不能分&&&&
身的情况下,即使没带也不会是水平问题,这一条就算没满足学校的规定,但破格(得奖)还是可以的.&&&&
所以要否定许国良,只有找到他不该得奖的证据就行了.没有证据凭什么就断定他“人品“不行?&&&&
如果仍不明白偶说的这些,建议去看看一部美国老片子<<十二怒汉>>,网上到处找得到,很多学校&&&&
都拿来做教材.无罪推理的经典范例.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看了以上这些帖子,有谴责,有维护。谴责者以主贴为依据,言之凿凿。维护者则责之以无罪推理。不过,从本好事者来看,谴责者的论据更加充分。主贴作者似乎是知情人,证据充分客观,都是公众信息,人皆可查。至于维护者责之的得奖问题,主贴的推理也是说得过去的。从维护者的急迫来看,本好事者也有受其责备了。&&&&
不过,维护者不要急于责备,因为主贴谴责的是那位许国良弄虚作假、骗取职称的行为,如这种行为在国外发生,此人将会被永远驱逐出学术界,因此这是一种严重的行为不道德行为。从两个维护者 221.137.72.168 和63.145.26.34 的言论来看均是华中科技的校友,如果你们真为学校争气(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件事实在是对华中科技影响不大),或者为这位被谴责为骗子的许国良抱不平,应该将主贴通过你们的校友关系直接转发他,告诉他网上的这件事。如果主贴有误,哪怕一点点,我相信这位许先生也一定会暴跳如雷,对于涉及到其声誉(在国外声誉重过生命)的问题,一定会亲自撰文,加以回击,又何劳二位如此卖命呢!或者直接发给他的单位就是你们的母校华中科大的校长或者他所在学院的院长,相信他们也会加以澄清,这样也无需二位牵强的辩护呀。&&&&
希望你我以及所有看到过这个争论的网友都能早日看到这样的澄清,以还许的清白,或避免华中科大(你们母校)的声誉伤害(其实与此无关)。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219.166.70.138 说的有道理,该把这帖子发到学校的BBS上,给大家看.&&&&
不过偶是毕业的校友,没有帐户,无法发过去.&&&&
但对这件事情,偶的感觉或者说偏向性:许没什么问题.所以偶来根据上面&&&&
几点来辩护.&&&&
偶的偏向性主要来自偶的工作经历和接触过的人,及以下几个原因:&&&&
1.他许国良什么成绩都没有,能坐到教研室主任的位置吗?&&&&
从主贴看,该教研室人才济济,教授也不会少,怎么就能轮到他当头?&&&&
想必有几把刷子.&&&&
2.再看许所涉足的项目,有国家级奖励,也有省部级奖励,也在海外做博士后研究&&&&
和编写教材的经历,这样水平的人偶接触过,再差也差不到哪里.&&&&
3.做了头,没时间写论文,或者说拿了奖评个教授不是什么难事,不高兴写论文.&&&&
这都是常事.目前在高校,有不少人做了领导工作,不高兴再搞学术,有意向行政转移,&&&&
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都是人嘛,搞学术很累很苦,待遇上也要差些.人的精力有限,&&&&
这上面花的时间多,那上面时间就少,这种情况实际上比较常见,官本位还比较盛行.&&&&
4.公开透明的竞争,许作假的可能性比较小.偶的感觉:主贴作者是知情人,或者说是竞争这个&&&&
职位落选的当事人,不过或许是后辈人物,并不清楚人家过去做过什么,检索的范围主要是看他&&&&
的文章.&&&&
5.打蛇要打七寸.如果主贴作者真是竞选者,要攻击他的要害,比如许是否通过关系当上“官“,&&&&
或者许的国家奖和教育部奖都是骗来的,找到证据直接反映给上级单位,事情就会马上解决.&&&&
那样许的官还保不住.&&&&
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并到处散发捕风捉影的推断,偶更相信这是证据不足,想通过网络影响&&&&
造成既成事实.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楼上的实在是有点.....,偶看了这些帖子实在忍不住了。既然你也说219.166.70.138网友说的有道理,那219.166.70.138网友说要你这华中的网友将主贴直接转发那位姓许的,或直接发给他的单位就是你的母校华中科大的校长或者他所在学院的院长,在或者相你说的发到学校的BBS上也可以,让大家听听他本人、他的单位、领导的意见。你在前面喋喋不休地说的够多了,又再一次连篇累牍的为他辩解,我看你不是那位姓许的亲朋,就是他的死党,说不定就是许本人冒充别人来为自己辩护也说不准。真是......!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楼上的实在是有点厚颜无耻,偶看了这些帖子实在忍不住了。既然你也说219.166.70.138网友说的有道理,那219.166.70.138网友说要你这华中的网友将主贴直接转发那位姓许的,或直接发给他的单位就是你的母校华中科大的校长或者他所在学院的院长,在或者相你说的发到学校的BBS上也可以,让大家听听他本人、他的单位、领导的意见。你在前面喋喋不休地说的够多了,又再一次连篇累牍的为他辩解,我看你不是那位姓许的亲朋,就是他的死党,说不定就是许本人冒充别人来为自己辩护也说不准。真是厚颜无耻!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168.160.229.2偶发现你根本不看贴的,或者说看不懂人话的.&&&&
219.166.70.138 说的有道理,该把这帖子发到学校的BBS上,给大家看.&&&&
不过偶是毕业的校友,没有帐户,无法发过去.&&&&
----------------------------------------------------------&&&&
偶发不过去,你这么有意见,代为转发如何?&&&&
又再一次连篇累牍的为他辩解&&&&
----------------------------------------------------------&&&&
看清楚,不要让人说你白痴.偶最后一篇陈述的是偶的倾向性的的原因.&&&&
难道就允许你有倾向性吗? 一个事物不同的人看了得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
完全不同的,你认为人家有罪,拿证据向上面反映,OK? &&&&
说不定就是许本人冒充别人来为自己辩护也说不准。真是厚颜无耻!&&&&
----------------------------------------------------------&&&&
攻击辩护的人,偶说你还没有开化.身上的毒素太多,喜欢拿以前那套斗争哲学&&&&
思考问题.再说一遍:要否定许,拿出实在的证据,有实在的证据随你怎么反映,&&&&
和偶浑身不搭界.&&&&
一个连IP都不会查的白痴,只会咬人.看清楚,偶这个一直是上海的IP,你可以再开动&&&&
你那善于想象的脑袋“思考“一下,只要辩护就是亲朋,死党.&&&&
某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不喜欢讲道理,感觉你有问题就有问题.&&&&
在这个大学论坛上,某些人心怀叵测,在没有核实之前,散发一个对别人母校不利的攻击&&&&
言论,作为校友当然要站出来反驳.&&&&
网上见多了这类人,他们根本关心的不是事情本身.&&&&
对白痴们再讲一句,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在目前中国任何高校评上教授都是够水平的,&&&&
你要否定许的水平,就只有拿证据证明这个是剽窃来的.行了吗?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龙江省考生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