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交通大学qq群交通学院11级新生群

关于就业与考研
就业指导:让职场人受益终生的50句箴言
1.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
  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用处。许多人之所以屡遭失败,就是因为一直在寻找麻醉自己的借口。
  2.不要放过零碎时间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珍惜每一分钟。
  3.不要到处抱怨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
  4.不要轻易许诺
  诚信是实现你的许诺,智慧则是不随便许诺。
  5.要相信事情还会有转机
  只要你相信事情还会有专机,只要你在乐观的心态下继续奋斗下去,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6.分段实现大目标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因为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的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7.遇事多考虑3分钟
  &有许多我自认为对的事,一经实地试验,就会发现错误百出。因此我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感过早做十分肯定的决定,而是要在权衡后才去做&。
  8.不要轻易责备别人
  很多时候,求全责备会适得其反,而宽容却能达到目的。
  9.不谈论隐私
  了解别人的隐私是一件危险的事,再别说去谈论、传播了。
  10.提醒别人错误时要讲究艺术
  假如你想引起一场另人终生难忘的怨恨,只要发表一点刻薄的批评即可。
  11.记住他人的名字
  一般人对自己的名字比对地球上所有的名字之和还要赶兴趣。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的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
  12.把花环戴在对方头上
  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
  13.主动工作
  那些被认为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成名以前已经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了很长时间。
  14.学会说&对不起&
  &对不起&这三个字看起来简单,可是它的效用,不是别的字所能比拟的。这三个字,能使顽固者点头,能使怒气消减,甚至能化敌为友。
  15.不要为小事而忧虑
  人生不如意事很多,忧虑在所难免。但人们切不可沉溺于忧虑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应尽快调整心态,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自己遭到改变的生活。
  16.应景穿衣
  穿衣服不能只求漂亮,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衣规则。
  17.过去的事不要全让人知道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埋藏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
  18.允许别人比你好
  嫉妒是心灵的毒瘤。
  19.不要轻易损伤别人的&自我意识&
  如果你总是维护了别人的&自我意识&,他就会觉得在你那里获得了尊严,他就会乐于与你交往,顺从你的意愿。
  20.微笑后面的巨大财富
  所有人都希望别人用微笑去迎接他,而不是横眉竖眼,否则会阻碍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
  21.不要打越级报告
  通常打越级报告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产生众多不良后果,往往容易伤害到自己。
  22.学会感恩
  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国家给了我们和平,别人给了我们帮助。这些你都在心理感激过吗?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你才能体味到人生的幸福。
  23.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上帝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给人一张嘴,却给人两个耳朵呢?&&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24.发脾气时一定要考虑到后果
  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伤最大的是自己。
  25.切忌喋喋不休
  在所有阻碍家庭幸福与毁灭爱情的因素中,喋喋不休是最致命的。
  26.主动与老板沟通
  主动与老板沟通,一方面会促进上司对你的了解,另一方面会让上司感到你对他的尊重。当机会来临时,上司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你了。
  27.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代的事
  在现代职场里,有两种人永远无法取得成功:一种人是只做老板交代的事情,另一种人是做不好老板交代的事情。
  28.不要和上司争功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另人恼恨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往往会有不利影响。
  29.别抢老板的&风头&
  避免抢主子的风头。所有的优势都另人嫌恶;臣子凌驾君王的优越不仅愚蠢,还会致命。天空中的繁星给我们上了一课:他们或许和太阳相关,而且和太阳一样闪耀,但是绝对不会和太阳一起出现。
  30.适时替老板打圆场
  适时替老板打圆场,使他得到心灵上的安慰,会另他把你看作知心人。
  31.不要和朋友斤斤计较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所以交朋友时不应该斤斤计较彼此之间的差距,要以诚相待,取长补短。
  32.给朋友一个面子
  放下自己的面子,给朋友一个面子,你会受益匪浅。
  33.拒绝别人要讲求艺术
   拒绝他人,是一种应变的艺术。
  34.开玩笑要注意分寸
  玩笑是生活的调味品,但开玩笑要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掘。
  35.不为自己的错误做任何的辩解
  一个人作错了一件事,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而不是去为自己辩护。这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事的最高深的学问。
  36.每天反省五分钟
  那个名叫&失败&的妈妈,其实不一定生的出名叫&成功&的孩子&&除非她能先找到那位名为&反省&的爸爸。
  37.及时原谅别人的错误
  包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种方式。
  38.谈论对方赶兴趣的话题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39.赞美要具体而有新意
  只评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两个月。
  40.不要和朋友争口边的胜利
  少了面红耳赤的争论,只会使对方互相尊重,从而增进友谊。
  41.多用&我们这个词&
  用&我们&代替&我&,可以缩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42.把握和领导谈话的细节
  领导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你的命运、前途,和领导讲话若出了错,无疑会影响今后的发展。所以和上级讲话时应注意细节,不能口无遮拦。
  43.去看事情的另一面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里有许许多多的美好事物,许许多多的快乐,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而要发现它们,关键在自己。
  44.对别人的意见要尊重
  当你的意见与他人产生分歧时,你是自以为是,还是考虑一下他人的想法?答案显而易见。
  45.把握和领导谈话的细节
  一个人的成功15%靠能力,85%靠人际关系。
  46.守时
  守时是最大的礼貌。
  47.在任何时候都留有余地
  给他人留有余地,给缺憾留有余地,实际上都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48.低调做人
  低调做人是你一生的财富,它可以让你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他人的敌意,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创造良好的环境。
  49.不要让&非能力&因素打败你
  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输在他能力不够,而是输在能力之外的事情上。如果你是上班一族,注意别让能力之外的因素影响你的前程。
    50.永远学习新东西
  流水不腐,户户枢不蠹。这句古话也可以用在人的智力增长上。你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东西,才能保持思维的灵动,也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创业指导:
大学生创业网讯&创业者提问:创业中,对于初次创业者一般面临哪个问题最为严重?
  解答:我的看法是这样的,现在互联网资讯非常发达,创业者可以接触到的信息非常之多,很少有初次创业者会懵懵懂懂地就创业了,他们大多都会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对盈利模式、市场前景、竞争对手等问题仔细考虑,很多人甚至会像模像样地做财务预测,总而言之,这些初次创业者在大家都能想得到的问题上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非常严重。  对初次创业者来说,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是独立运营的经验严重缺乏,对一个公司的运作没有很深的认识。初次创业者们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取得过比较辉煌的成绩,在技术/管理/销售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才能,所以他们有着非常高的自信心,对创业也充满了信心和激情。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取得的辉煌成绩,是在原来公司的平台支持下完成的,这个平台上有众多的支持力量,很多时候这些创业者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支持力量的存在,特别是行政/人事/财务这些。
  但等到他们自己开始创业的时候,才发现&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的真谛,连申请个电话/买台电脑/制定一个制度这些小事可能都要创业者亲自安排过问,他们当年叱咤风云,挥斥方遒的气势已经在琐碎的小事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以前他们自己最厌烦的开会现在变成了他们天天都要干的事。创业者们会变得很疲惫,激情会慢慢磨灭,如果业绩再没有进展,信心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他们在公司独立运营方面的经验非常缺乏,而且事先根本没有在这上面做过认真的思考。但如果不是初次创业的创业者,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困难,在这方面就会驾轻就熟,他们会知道如何去管理这些事情,让什么人去办理,下放什么样的权限,自己在哪一步把握,他们会变得轻松很多,有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方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也不难解决,但它的困难在于,很多初次创业者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个问题,到了手忙脚乱,心力憔悴的时候想来解决已经迟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对初次创业者最严重的问题。
有关考研的信息:
1、&考研到底难不难?&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我觉得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大学期末考试时要求就较高,只要同学认真复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2、平时成绩好才有希望考取研究生?&
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是考5门课,与复习的认真程度、复习的时间长短以及方法正确与否有关,与平时的学习成绩关系不大。我就认识一个浙大的毕业生标兵(全校一年才有30个),因为太自信了,以为自己平时成绩好,没有认真复习,结果没有考上研究生,而且考得很差(不过后来去了美国一个前20的学校读书去了)。而我听系里的老师说以前有好几个同学因为没有学位,不好找工作,没有其他退路,只有考研,反而都考得很好。所以考不考得上的关键还是复习得如何,不要因为平时成绩不好就不敢考研。你平时不可能像考研那么认真学习的,所以平时的成绩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你可能不太喜欢学,所以无所用心,因此,平时的成绩常常不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和潜能,是不作数的。
3、何时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
虽然我认为早点确定要什么学校和考什么专业比较好,但是像有些大学的同学从入大学起就开始准备,或从大二就开始准备,也未免过头了一点。这样一来,整个大学生活完全围着考研转,在以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来,难免觉得自己为了考研,放弃了太多的东西,别人有美好的大学生活,而自己的大学生活却黯淡无光。因此,我觉得,如果你已经决定考研,那么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将来要考到的课,就非常认真的学好,学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比如说在上课时、特别是期末考试前就抱着考研的数学复习指导书来看),就是在为将来顺利考上研究生做准备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数学课都尽量学好,尽早把英语提高到六级水平或六级优秀的水平,就是为考研做了很好的准备。
如果考本专业,那么我觉得大三下开始看数学以及一些专业课就可以了。如果是跨专业,则最好是大三上就开始学一些该专业的课程或直接读该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然后在大三下开始看与指定参考书的书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样、内容也有些差异的教材,这样可以增加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试时出现没见过的内容的危险。最近,可能由于考研竞争激烈,我已经听到过很多学校的专业课大面积超出指定教材,有时甚至超过一半的考试内容都在指定的参考书上找不到(主要是经济类和纯文科的专业),所以早点读些其他教材非常重要,如果指定的教材明显不够权威、内容太浅或内容不够全面,更应该仔细研读与该书同名的权威教材。
4、正式开始准备考研前该做些什么?&
首先应该尽量向刚考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些老生请教,无论他们考上与否,都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你吸取,可以尽量减少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同时,还可以请他们给你开列参考书单,免去你盲目找书的麻烦。参考书的好坏极其重要,否则不仅浪费时间,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效果。尽管你可能早就了解了你要报考的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并买到了以前的指定参考书,还是要关注新的招生简章的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应该在开始埋头复习前,浏览该校的主页,看新的招生简章,确认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和你想读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联系上,通过电话,email或是在暑假直接去一趟,向他们请教一些考试的经验,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你大致可以避免方向性的大错!不要怕打搅别人,大部分研究生都不错,都比较热情的。
5、考研与找工作、上课、期末考试的冲突&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意味着在考研结束前,你没有多少时间去找工作,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找工作,否则到头来落个两头空。以我的经验看,浙大每年一次的秋季大型校内招聘会,对考研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这时许多人都感到考研颇为辛苦,日子比较枯燥,对考研能否考上开始有些动摇,对自己的决定正确与否开始犹豫不决。此时,一旦在招聘会上找到一个还可以的工作,或是看到同学找到了还可以的工作,就心思动摇,也开始想找工作、无心学习或干脆宣布不考研了的人,相当的多。他们前功尽弃,到头来实际上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工作,至少与考上研究生后能找到的工作和发展机遇来说,没几个人找到了那么好的工作,但是他们还是早早地放弃了,真是可惜。许多类似这种情形的人后来都有些后悔,因为工作了之后再要考研,决没有一些在校生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付出远比应届时更多数倍的努力(如那些在职考研者,在工作之余还要天天学习到深夜,仍然时间不够用)以及承担更大的压力(如辞职考研,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很高,不太希望你失败,因为失败的后面还有个人生活以及家里人的经济负担)。
所以我再次强调,既然要考研,就不要在考研结束前花太多的心思找工作,但是校内那次招聘会我认为还是可以去一下,但是如果从此就开始纠缠于找工作的事情,那就犯不着。如果在考试结束后你发现自己真的考得很糟糕,那么你也完全可以在考研结束后的寒假和第二学期找(在春节后各地有很多招聘会,不要错过)。如果你早早地想着如果考不上就去工作,早早地老想着为自己的失败留好退路,你通常是考不上的。
考研复习紧张,所以复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时间似乎不够,想逃课复习的人也不在少数吧?说老实话,我考研那个学期逃了1/3左右的课,因为我觉得时间实在不够,而老师上的那些专业课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是任课老师看到学生逃课肯定不高兴,所以要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多跟老师谈自己的客观情况。但是,总的说来,如果准备得早,也未必就需要逃课才能考上研究生。
6、复习的安排
首先要了解你考的数学的具体要求,数学分数学1~数学4,要求的内容和难度都递减。总的说来,数学包括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但是不同的专业要求很不一样,请一定要在复习数学教材前先了解考研的数学包含的内容,不要浪费时间看那些考研根本不要求的内容。英语是文理都相同,但是政治是分文理的,虽然文理科的政治大部分内容都相同,文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内容,要注意。
以上三门公共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考的。数学只是理工农医类和经济管理类这两大类的专业才要考,其他专业都不要考。如果你要考三门公共课,则只有两门专业课,除了北大的考研要求的课程内容特别多之外,其他学校的专业课内容都不多,指定参考书5本上下浮动。如果你只要考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则你有三门专业课,则指定参考书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请参阅各校的报考指南)。
要了解各校的专业课考试的特点,各校的专业课出题思路经常差别很大。有的学校专业课绝对按照指定参考书出,而且很容易买到专业课的试卷,可以供你复习参考。有些学校的专业课没有指定参考书,或经常超出指定参考书的范围,喜欢出一些与近期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或学术界最近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关的题目(比如法律,通常都要阅读近几年的法学期刊,你所考单位的法学教授们最近发表的大作以及其他重要的文章经常是要看的),所以如果以前考过论文方面的内容,要安排好时间看这些论文。
前面已经提到过数学应该尽量在大三下看完,我认为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完一遍数学并做完配套辅导书的习题,然后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去参加一些暑期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辅导班(看各人情况自定)。
当年我也没怎么听说北京上海有什么辅导班,就在11月末参加了浙大研究生院自己办的公共课辅导班,感觉浙大辅导班的数学老师教学水平都很不错,非常有帮助,其他英语和政治感觉提高不大。所以,我看如果要参加英语和政治辅导班,最好还是参加北京或上海水平高一点的班为好。参加辅导班前一定要先复习完一遍,否则基本上白花钱,一点效果也没有。
政治我感觉从暑假开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组织编写,余学本等人编的书即可,不用太费力气看,只要先看顺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从9月份开始背也足够来得及。&
我前面提到考六级就是在为考研做准备,但是我要强调考研的题目比六级难不少,特别是阅读理解要难一些,考试的风格和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不要因为六级好就对考研的英语麻痹大意、不认真复习。不认真复习,即使基础很好也经常会考得很惨!&英语考研有大纲词汇表,不要干巴巴的拿着只有中文意思没有例句的词汇表猛背,应该找到有例句的书,把那些你不熟悉的单词挑出来,抄到笔记本上来背。不要熟悉和不熟悉的单词都一锅煮,增加自己的记忆负担。记单词的基本方法,还是要抄写和尝试回忆。对此要谈的太多,不多讲。&7、推荐书目
第一遍复习时高等数学(微积分)教材用浙大自己的即可,对其他不是用浙大的教材也不是用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高教版)的同学,则应该用同济大学编的这本高数书(要注意同济大学的这本书是为理工科专业的人写的,许多内容对学经济管理的人是不需要学的,不要什么内容都看),配套辅导书可以用盛祥耀、葛严麟、胡金德。张元德编的《高等数学辅导》(上下册),共3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对那些高数基础不好的同学特别有用。
线性代数的教材用浙大的即可,如果觉得不好理解,也可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一本线性代数(居余马等5人编,15元)据说考研的人一致推荐这本线性代数书。配套辅导用书可用胡金德、王飞燕编的《线性代数辅导》(第二版),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极好!
清华本科生还发一本高数辅导书,韩云瑞、刘庆华、王燕来、吴洁华编的《微积分学习指导》,18元,应该也很不错,比较薄,很容易看完(我没用过,不过在清华用的很普遍,所以照理该不错)。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经典教材应该是浙大盛骤等人编的那一本(高教版),许多人都用这本教材准备考研。我当初上课和复习都是用的这本,在第一次复习时把书后面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觉得那些题目都还不错。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清华大学教学参考书及考研辅导班教学用书&,俞正光、王飞燕、叶俊、赵衡秀编《大学数学:概念。方法与技巧》(上册为微积分部分,下册为线性代数与概率论部分),上册29元,下册24元,可分开买。
我以前用的是王长喜的《复习指南》,不过北京考研的人几乎都用朱泰祺的复习书,应该是有其道理。其他就是历年考题分析(95-2002即可)、六级全真题(只做阅读理解即可)、英语写作我推荐考试虫出的《考研万能作文》,18元,很不错。其他就是张锦芯的阅读理解和模拟题。有人推荐毕金献(99年前命题组组长)的阅读理解。石春桢的模拟题除了了改错还可以,其他不值一做,浪费时间,特别是阅读理解。
高教司组织余学本等人编的复习书(航空工业出版社)是必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纲分析,95年以来历年考题(注意考试内容发生过很大变化)。其他如任汝芬的考前串讲据说不错。别的我不知道了。多请教其他刚考过的为好。
人大版考验辅导书系列有各名校的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电子医科等专业的历年考题,将各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按内容分章节排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出版社还有历年考研公共课的全真题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复印到所考学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变化,复印到的专业课试卷越多越好。8、复习时的基本技巧
(1)一定要把数学、英语政治的全真题做很多遍,最起码两遍。全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甚至连草都不如,特别是大部分英语模拟题。&
(2)专业课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的变化,能复印多少年就复印多少年,即使比较贵也要复印。如果你认真复习的话,考研的风险可能更多来自于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不确定性。得到更多的专业课试卷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3)如果能复印到你要报考的该校该专业的同学的专业课笔记,请想办法复印,特别是文科性质的专业,考题经常与笔记密切相关,书上只提到一句话,也许笔记里老师论述了一大段,完全可以出个大题,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要以为老师只考那些条条框框很清楚的东西。考那些东西如何区分非本专业的非本校的学生?如何区分学生基础扎实还是不扎实?所以专业课经常会出那种看起来有点偏的、但是的确有理解和发挥余地的题目,或是跨章节的题目,要多总结、多相互联系。要将文科的内容(如政治或其他文科的专业课)总结成一张或几张大表,把所有的核心内容都总结进去,形成条理无比之清楚的一张或几张大纸,所有该书的内容全在其中,你就复习得差不多了。把这几张大纸记下来,考试的大题也不会漏掉任何要点。
(4)如果该系有办专业课的考研辅导班,那么必然经常会漏题,即使无法参加也尽量复印到辅导班的课堂笔记(很少好学校会办专业辅导班,因为办专业辅导班对外校考生是很不公平的)。如果该系在考研的该学期有开要考的那门课,那么经常是开那门课的老师出考研试题(请先向在读研究生们了解情况),该老师授课的课堂笔记颇有价值,该门课的期末考试题也经常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设法打听(不过,不可太在乎这种技巧,全面复习才是最有用的)。&
(5)英语的阅读理解不要乱做模拟题,毫无用处,首先是要把全真题搞得很熟,仔细分析,找出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技巧。可以先找一本分析比较出色的历年考研全真题分析的书来看,但是也要自己多琢磨。如果历年的阅读理解都搞得很明白了,没有题目可做,就做六级全真题里的阅读理解,然后仔细分析。
(6)不要仅仅依据一两年的专业课试卷猜测那些会考不会考,专业课可能经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经常会有一些你考前觉得有点偏甚至很偏的题目,所以要尽量多搜集到很多年的专业课试卷。但是即使这样,也要全面复习,多做题目,特别是理工科专业,专业课不多做题目也是绝对不行的。
(7)数学不多做题,那就别考算了,肯定考不上的,不用浪费时间了。
(8)如果数学基础不好,请在复习第一遍时读那种用于大一学生入门的单科配套辅导书,而不是专门为考研写的复习书,因为那些书会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解问题,对基础不好的人真正理解有关内容很有帮助。
9、几个常见的方向性错误&
(1)只根据前一年或前两年的专业课试卷,胡乱认为一些东西不会考,不全面复习,结果经常是你认为不会考的,它偏出了个超级大题。
(2)到开始正式报考的时候才决定考不考研,匆匆忙忙做决定,很少有考上的。
(3)自以为基础好的科目不认真复习,以为凭基础好应该能过,经常会考得很烂。
(4)考文科类的研究生,却没有多打听清楚该专业的历年考试题的出题范围,比如说有许多文科类的专业课的题目是指定教材里面没有的,而是在最近几年的学术杂志或学术专著才有的,你却一点也不知道,一点也没有读。
(5)高数和英语不做题目或很少做题目,英语作文和翻译也很少训练,光看答案,考试时才发现速度不快、时间不够。
(6)全真题在考前看都没看过,或是看得很少,整天都在做模拟题,浪费时间。
10、考研感受、考研的日常生活与自我激励
以个人经验看,在第一轮复习时会颇觉枯燥,复习的积极性不高,但是第二轮复习,开始全面复习、做题的时候,慢慢会觉得考研的生活其实是蛮有意思的,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认为考研要花半年以上的时间来复习已经学过的东西,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你经常能体会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彷佛又回到了不思不想、一心只想搞好学习的高中时代。由于在考研期间,我只需要一心一意读书,不用再为其他事情烦恼,我感觉在考研的那段时光里的生活很幸福,在复习过程中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东西,觉得从考研复习中受益多多。在一开始复习的时候,许多人都认为前面时间多多,所以不太用心,可是非常多人在快要考试时才发现自己开始复习还是太迟了,早就该开始认真复习的,为此颇感懊悔的人,实在是大有人在。我在考研前还一直觉得如果再给我一个月,我才可以做到几乎有绝对的把握能考上,现在回头去看,我也认为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该多花点时间复习,就不至于到了考前还那么担心了。如果你想报考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学校和专业,那么更应该早点开始认真复习。真希望自己几乎能确保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的确相当的大,比那些想碰碰运气看自己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要大得多,但是,你付出的努力绝对是值得的。可以说,能不能经受看起来有点枯燥的考研复习生活,正是对考生最大的考验。许多人都在开始时兴致高涨,可是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玩心大动,不想静下心来读书了,结果功亏一篑。动摇不定、犹豫不决、&三天打鱼,四天晒网&是考研的最大忌讳,也是许多在考前你就可以断定他根本考不上研究生的那类人的基本特征。考研需要韧性和毅力,需要你能在某段时间里不受外界干扰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在考研期间在这些方面得到的锻炼,会让你受益终生。当有一天你考上了研究生,你就会发现考研的过程本身就是很难得的人生体验。考研期间得到的意志力训练,会成为你自信的重要源泉,会有助于你以后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绝对是你一生极其宝贵的财富。
虽然每年总是有那么多人报考,可是真正完全用心复习,专心致志复习的人数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不要看着报名总数吓人,其实真正有竞争力的考生人数还是有限的。&在考研复习的之余,也要注意锻炼,晚上或下午可以去操场跑跑,考研不仅要毅力,也要体力的。
如果读烦了最好休息休息,去外面或西湖边走走。放松了之后再读,不要过分强迫自己读书,效果不好。周六下午或晚上可以休息一下。心情要愉快,要每天想象考上了之后如何如何,而不是万一考不上会多么没有面子之类的问题。可以经常设想考完之后如何大爽一把、大睡一把、去哪里大玩一把,以此激励自己。失败者老想着失败了会怎么样,整天在担心,结果的确经常失败。成功者经常想着成功了要如何如何,整天在描绘未来的理想蓝图,结果的确经常事随人愿。老是失败的人通常是那些总是在担心失败的人。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希望成功就会得到成功,所以内心对自己的鼓励,非常重要,经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11、参加考试和复试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考前一天,无论如何应该去看一下考场,特别是考外校的同学,由于是杭州市高招办负责安排考场,这些考场通常都是杭州的各所中学,应该先去看一下大致位置,以免第一次匆匆赶时间,找不到考场,影响第一门的英语考试。考前应该准备好钢笔、圆珠笔或签字水笔、铅笔,相同的笔请全部都要多准备几支。以前考研的试卷纸质很差,不能写钢笔,所以请习惯了写钢笔的同学要先练习一下写圆珠笔,并事先买好考研时要用的笔,先用顺手,不要到了考试前才开始用圆珠笔,可能会在第一天下午考政治时因为写字太慢也时间来不及。如果观察到纸质不好,请不要用钢笔答题,会影响卷面印象,严重失分。请带够圆珠笔或签字笔!除非你根本没有认真复习,否则在考试过程中即使觉得英语、政治数学中的一些科目没有考好,也千万不要中途退出考试,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反正你无论做什么事情也不差那两天嘛。坚持到底,最终还是考不上,那也可以问心无愧。一些课程你以为自己考得很差,其实从最终结果来看可能还是能上上线的,所以不可轻易放弃!每年的考研都有大量的考生只参加前面一门或两门的考试,中途就不考了,所以你会看到每个考场的人都原来越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管别人如何,你要坚持到最后。绝大部分都觉得3小时的考试时间非常紧张,请在考试前一个月或两周内开始训练做题速度!请先安排好各部分各花多少时间,控制做题速度。
如果你估计自己能够上线,或是已经顺利拿到了复试通知,那么你应该打听是否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如果是等额复试,其实基本上就录取了,如果是差额复习,还要用心准备一下。即使是等额复试,也要注意在面试时要尊敬老师,不要表现狂妄,令面试的老师反感,但也要表现出自信,要注意面带笑容。也有听说在等额复试时有的考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特别狂妄,觉得专业课太简单了,得意洋洋,而被刷掉,颇为可惜。如果是差额复试,更要小心,不要以为自己总分高,就高枕无忧了。虽然总的来说名次靠前的考生在面试时一般都不太会刷掉,如果你仅仅处于中流,即使不是最末,也要多花心思准备。特别是要注意很好地回答问题。主要的问题通常是先自我介绍,其次问为什么要考我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在面试前要先想清楚。其他就是问几个跟专业稍微有关的问题,一般都不太难(不同学校情况难度不一样)。&
应该对该系该专业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回答为什么考该校该专业时可以讲因为它多么有名,多么有实力,自己多么有兴趣的角度来介绍,当然也不用太夸张,客观介绍即可。如果担心自己会被刷掉,尽量在面试前给系主任盒负责研究生招生的副系主任写信,介绍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的兴趣和对该系的向往等等,要用心撰写,会有所帮助。应该提前1~2天到该校,然后找在读研究生了解往年面试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面试最好提前30分钟到1小时到该系,这样你也许有机会帮他们做点杂务,或者跟副主任等聊聊天,让他们先就了解你,会大大降低面试时被刷掉的风险。
12、考研应该是一进大学就该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浙大学生通常在刚入学时,就经常听到老师和学长们提到竺可桢校长的两个问题,即&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说实话,当年我听到的回答大多空泛而不确定。如果今天要我来讲这个问题,那么我认为在浙大本科期间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至于将来,每个浙大学生在毕业时的选择其实都是很有限的,要么考研,要么出国,要么直接参加工作,所以,最好早一点确定自己的目标,早一点开始努力,因为要出国、考研或直接去工作,在学校时要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还是有差异的!
在我看来,不管你应届时考不考研,你都应该先对考研这个问题有较多的了解,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你应该一进大学就考虑将来是否要考研,如果要考研,想考哪个学校以及什么专业(特别是专业!)的研究生!请早一点决定,不要匆忙上阵,没有几个匆忙考研的人能考上的。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请未雨绸缪,想想你的未来!&
那么,读研究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读研究生有意思吗?&由于本科特别是浙大的理工科,通常都课程繁重,经常要做作业,写实验报告什么的,期末的考试压力也比较大,令部分同学觉得有些疲惫,很希望早点结束大学生活,不太想在大学里呆下去了。但是,如果你读过研究生,你就会发现,研究生的生活和本科时的生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自由宽松得多,你可以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自己想看的书,考试通常也不难通过,主要是写几篇论文而已。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那么,有机会读研究生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在研究生阶段看很多你本科期间一直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一大堆书,也经常可以有空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再也不用担心逃课听讲座时老师会点名,因为研究生的课很少,大部分第一年就上完全部课程了。除了可以自由自在的读一些自己想读的一些书,我觉得读研究生的好处是你还有2~3年的时间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适当的准备,特别是,你可以通过换专业考研,学习自己希望进入的理想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在毕业后转到该行业去。&
13、该读什么专业的研究生?
如果要读研究生,该读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呢,好象大多数人都选择读自己原来本科读的专业的研究生。可是,我觉得这样的选择未必是正确的。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当年可以保送读本专业的研究生,那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读的,因为我虽然不讨厌自己本科的专业,可是也一点都谈不上喜欢,而且分配的前景也不太好。我一定要读自己喜欢而且前景比较光明的专业,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仍然对前程一筹莫展,那不过是给自己推迟了面对难找工作的局面的时间而已,最终,你不可能逃过这一劫,你必然要面对现实。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我看来,无论是对男同胞还是对*胞来说,婚姻和职业是否理想,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而总的说来,职业理想与否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工作不理想也会影响到婚姻的状况。在一个早就过时落伍的行业里,你累死累活也远没有在新兴行业里的普通人的工资高。不要听信那些辅导员之类的爱系教育的胡吹海侃,说自己的专业前景多么好,要听听那些已经大四或是已经毕业了的同专业的大师兄师姐们的看法,他们的观点才有真正的参考价值。现实是残酷的,会让许多人清醒,早一点清醒对你绝对有好处,所以请你早一点打听自己的专业去向和分配状况为好。
由于各个人的情况不同,我无法说你一定要读哪个专业,不过如果你对一个东西特别感兴趣,那就应该去学,那个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很浓的兴趣,那么我认为你最好选一个分配还不错,自己也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的性格特点,再选择那些可以发挥自己长处而不是短处的专业。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聊天聚会,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呆在房间里,那么你也许适合去做律师、。管理类或是销售类的工作,不该去做技术性或研发性的工作。当然,如果你只喜欢而且适合搞技术,那你还是搞技术好了。由于...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交通大学招生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