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交换电磁场与电磁波如何交换?求完美易懂的解释。

磁场是如何产生的?磁体是如何产生磁场的?(具体些,形象些)_百度作业帮
磁场是如何产生的?磁体是如何产生磁场的?(具体些,形象些)
磁场magnetic field
电流、运动电荷、磁体或变化电场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由于磁体的磁性来源于电流,电流是电荷的运动,因而概括地说,磁场是由运动电荷或变化电场产生的.磁场的基本特征是能对其中的运动电荷施加作用力,磁场对电流、对磁体的作用力或力矩皆源于此.
与电场相仿,磁场是在一定空间区域内连续分布的矢量场,描述磁场的基本物理量是磁感应强度矢量B ,也可以用磁力线形象地图示.然而,作为一个矢量场,磁场的性质与电场颇为不同.运动电荷或变化电场产生的磁场,或两者之和的总磁场,都是无源有旋的矢量场,磁力线是闭合的曲线族,不中断,不交叉.换言之,在磁场中不存在发出磁力线的源头,也不存在会聚磁力线的尾闾,磁力线闭合表明沿磁力线的环路积分不为零,即磁场是有旋场而不是势场(保守场),不存在类似于电势那样的标量函数.
电磁场是电磁作用的媒递物,是统一的整体,电场和磁场是它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侧面,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磁场以波动形式在空间传播.电磁波以有限的速度传播,具有可交换的能量和动量,电磁波与实物的相互作用,电磁波与粒子的相互转化等等,都证明电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的“特殊”只在于没有静质量.
磁现象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物理现象之一,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一大发明.磁场是广泛存在的,地球,恒星(如太阳),星系(如银河系),行星、卫星,以及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都存在着磁场.为了认识和解释其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和过程,必须考虑磁场这一重要因素.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处处可遇到磁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报、电话、收音机以至加速器、热核聚变装置、电磁测量仪表等无不与磁现象有关.甚至在人体内,伴随着生命活动,一些组织和器官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磁场.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
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和总称 .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 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电磁场可由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引起,也可由强弱变化的电流引起,不论原因如何,电磁场总是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场是电磁作用的媒递物,具有能量和动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电磁场的性质、特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确定.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
从地心至磁层顶的空间范围内的磁场.地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类对于地磁场存在的早期认识,来源于天然磁石和磁针的指极性.磁针的指极性是由于地球的北磁极(磁性为S极)吸引着磁针的N极,地球的南磁极(磁性为N极)吸引着磁针的S极.这个解释最初是英国W.吉伯于1600年提出的.吉伯所作出的地磁场来源于地球本体的假定是正确的.这已为1839年德国数学家C.F.高斯首次运用球谐函数分析法所证实.
地磁场是一个向量场.描述空间某一点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需要3个独立的地磁要素.常用的地磁要素有7个,即地磁场总强度F,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X和Y分别为H的北向和东向分量,D和I分别为磁偏角和磁倾角.其中以磁偏角的观测历史为最早.在现代的地磁场观测中,地磁台一般只记录H,D,Z或X,Y,Z.
近地空间的地磁场,像一个均匀磁化球体的磁场,其强度在地面两极附近还不到1高斯,所以地磁场是非常弱的磁场.地磁场强度的单位过去通常采用伽马(γ),即10高斯.1960年决定采用特斯拉作为国际测磁单位,1高斯=10特斯拉(T),1伽马=10特斯拉=1纳特斯拉(nT),简称纳特.地磁场虽然很弱,但却延伸到很远的空间,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使之免受宇宙辐射的侵害.
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它们在成因上完全不同.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起源于地球内部,比较稳定,变化非常缓慢.变化磁场包括地磁场的各种短期变化,主要起源于地球外部,并且很微弱.
地球的基本磁场可分为偶极子磁场、非偶极子磁场和地磁异常几个组成部分.偶极子磁场是地磁场的基本成分,其强度约占地磁场总强度的90%,产生于地球液态外核内的电磁流体力学过程,即自激发电机效应.非偶极子磁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非洲西部、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等几个地域,平均强度约占地磁场的10%.地磁异常又分为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与岩石和矿体的分布有关.
地球变化磁场可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型.平静变化主要是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的太阳静日变化,其场源分布在电离层中.干扰变化包括磁暴、地磁亚暴、太阳扰日变化和地磁脉动等,场源是太阳粒子辐射同地磁场相互作用在磁层和电离层中产生的各种短暂的电流体系.磁暴是全球同时发生的强烈磁扰,持续时间约为1~3天,幅度可达10纳特.其他几种干扰变化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极光区内.除外源场外,变化磁场还有内源场.内源场是由外源场在地球内部感应出来的电流所产生的.将高斯球谐分析用于变化磁场,可将这种内、外场区分开.根据变化磁场的内、外场相互关系,可以得出地球内部电导率的分布.这已成为地磁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叫做地球电磁感应.
地球变化磁场既和磁层、电离层的电磁过程相联系,又和地壳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有关,所以在空间物理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引力场和电磁场传递的微观原理是什么?希望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个问题应该还没有定论,但我想知道更多不同的可以解释它的猜想或假设的模型_百度作业帮
引力场和电磁场传递的微观原理是什么?希望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个问题应该还没有定论,但我想知道更多不同的可以解释它的猜想或假设的模型
在量子场论中,粒子是场的激发,相互作用是靠中间媒介粒子传递的电磁相互作用是靠光子传递的,引力相互作用是靠引力子传递的简单的模型是两个物体发生电磁相互作用,通过交换光子进行电磁场的量子场论和强,弱相互作用的量子场论原理是一样的,构成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目前大多数物理学家都承认的模型,经受住了实验的精细检验从更基本的角度来说,还有超弦理论,超弦摒弃了传统量子场论的点粒子模型,被认为是一种"终极理论",但目前还无法用实验验证其在极高能时是否是一个正确的理论其他的模型大多被实验否定查看: 782|回复: 1
深圳高周波熔接机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
熔接机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
为了了解熔接机在近区场内所形成的感应情况和场强分布,确定高周波熔接机主要泄漏场源,进而了解高周波电磁场抑制技术,确保高周波熔接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避免污染环境和干扰电子通讯设备的正常工作,开展了高周波熔接机的电磁屏蔽研究。
& & 某厂半导体锗材料区熔提纯工艺,使用了甲厂生产的出功率为60千瓦的高周波设备,该设备的实际工作频率为220赫。& & 正确地研究高周波熔接作业现场泄漏场强的分布状况,是采取防护与抑制技术措施的前提。我们必须首先进行作业现场的电磁场强度测试。& & 通过实测与分析,可知操作现场在近区场范围内,按六分之一波长划分,近区场大致以280米为半径的区域里。在近区场内,电磁能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区域内,而只有一小部分被辐射电磁波从场源带走。由于作用方式为电磁感应,所以又称作感应场。感应场受场源距离的限制,比波长小得多,在感应场内,电磁能量将随着离开场源距离的增大而比较快地衰减,有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的近似变化规律。虽然如此,操作部位的场强在53伏/米以上,特别是身体的主要部位处于170~240伏米的较高强度辐射下,超过安全卫生标准约七、八倍。在这样大强度的长期作用下,人体处于相互周期更换的电场与磁场之中,会出现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 & 通过场强测试,可以明确高周波熔接机的主要漏场场源:感应器、馈电线、高频变压器。一般来说,设备的屏蔽程度、功率以及现场布局等因素不同,其场强分布亦不一样。欢迎访问本公司官网:本文章来源于:资讯网
飘过的呢!!!!!!
Powered by电磁场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电磁场理论
电​磁​场​理​论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高速光分组交换网络的结构和协议的研究[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电磁场与..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速光分组交换网络的结构和协议的研究[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磁场与电磁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