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探讨语言,现代汉语虚词有哪些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比俄汉语笑话_语言文化_梦幻网络
您的位置:&>>&&>>&&>>&
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比俄汉语笑话
&&& 笑话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它形式短小,有简单的情节,大多通过揭示生活中乖谬的现实达到嘲讽和娱乐的目的。(《辞海》)传统语言学界认为笑话大多语言粗俗,对这一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民间俗文学不予重视。但近10年来俄罗斯语言学界对笑话这一文学体裁给予了普遍关注,不少学者都发表了专着对其进行阐述。我国学者也大多是在近些年才对这一文学体裁给予较多关注,但大多是停留在对单一语言笑话的修辞手段、产生途径、民族文化特点的研究阶段。本文中我们尝试从语言文的角度对俄汉语笑话做一简要对比,并试图揭示两国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在笑话中的体现。&&& 1 俄汉语笑话的产生途径&&& 1.1 俄汉语笑话都可通过上下文的语义破坏和先例文本的变形使用来达到致笑目的&&& 1.1.1 上下文的语义破坏是指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对词的理解发生直义(прямое значение)和转义(переносное значение)的偏差,预料的答案(ожидаемый ответ)和实际得到的答案(получаемый ответ)发生偏离,使正常的上下文语义受到破坏,导致笑话的产生。这类笑话的主人公多是一些天真的、头脑简单的人,如:(1)Мудрая обоснованньсть ответов Комарова явно ставит в тупик воспитательницу.《Тяжёлый мальчик!》—вздыхает она.《Я не тяжёлый,—возразил Комаров,ипохлопал себя по животу.—Я после обеда тяжёлый》(Нагибин ) 很显然,女教师和男孩对тяжёлый一词的理解显然不同。又如:明代潘游龙撰《笑禅录》中有一则笑话:(2)先生教导学生说:“只要细心领会孔夫子说的一言两语,就会一辈子得益不尽。”一学生走上前来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学生细心揣摩孔夫子两句话,领会深切,觉得心也宽了,体也胖了。” 先生忙问是哪两句,回答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1.2 先例文本(прецедентный текст)是指所有对某一语言人格的认知与情感具有特定意义的、为该语言人格的大众(包括其先人及当代人)所熟知的、在该语言人格的话语中被多次复现的文本。(Караулов,)先例文本是上形成的,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具有特殊的感情评价色彩,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被社会语言集团的普通成员所熟知。请看下面的例子:(3) Нет повести печальнее на свете,чем повесть о Центральном Комитете.它来自先例文本:Нет повести печальнее на свете,чем повесть Шекспира《Ромео и Джульетта》, 讽刺官僚主义作风。(4)世人谦称自己的儿女为小犬。某君称子女很独特,叫“小牛、小马”。别人问其故,他答道:“中国衰落了,国人都是牛马,这些孩子还小,不称小牛、小马称什么?”既表达了百姓对自身悲惨处境的无奈,又讽刺了清政府的昏庸无能。&&& 1.2 由于俄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语音,及语法等工具系统都不尽相同。其产生的途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标点的使用非常灵活,通过标点的移动来达到致笑的目的是汉语笑话所特有的。如:(5)“父母双双不能克丧一位”,加上变换句逗的方法来偷换概念,构成笑料。如来者是父母全在, 则为“父母双双,不能克丧一位”;来者是父母丧一,则为“父母双双不能,克丧一位”。俄语属于印欧语系,语法形态发达,标点就不如汉语灵活,就不能产生这种同形多义句,但俄语利用其复杂的语法关系来达到幽默的效果。如:(6)Cидит Петька и что то пишет.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его спрашивает:“Ты что делаешь?”—“Да вот пишу оперу о тебе,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Молодец,Петька!Ты не только обо мне пиши.Пиши обо всех—об Анке,о Фурманове”.—“Да,я обо всех и напишу.Опер мне так и сказал”. опер一词是оперуполномоченный(侦缉官)的缩写形式,писать оперу在这里指向上级告密、揭发之意,而瓦西里却误以为是在创作戏剧。这个笑话实质上是关键词писать оперу两种文化伴随意义褒贬的对立和转换的结果。俄语笑话中一些缩略语的使用也是汉语笑话不具备的。如:(7)Вор спрашивает черную кошку, которая перебежала ему дорогу, когда он шел надело.—Какая сволочь тебя сюда послала?—Мур,—ответила та. 在俄罗斯传统习俗中,黑猫代表着不吉利,是不祥之兆,所以小偷在作案途中碰到黑猫很生气。但这则笑话似乎就是讲小偷骂黑猫,猫儿叫了一声,并无可笑之处。其实不然,мур既是摹拟猫叫声的拟声词,同时又是一个缩略语:Мур(Московский уголовный розыск,莫斯科刑事调查局),正是这对同音异义词创造了幽默效果。&&& 2 俄汉语笑话中体现的不同民族文化特点 &&& 2.1 俄汉语笑话中都有对于愚笨之人的嘲笑,但在这类俄语笑话中主角常是一些少数民族或犹太人&&& 常见的有格鲁尼亚人(грузин)和楚克奇(чукча)人。笑话中前者的典型特征是性格粗鲁、好酒、好色;后者生活在高寒未开化地区,笑话中往往突出其视野的局限、与现代社会的格格不入等特点。例如:(8)Чукча идет вдоль поезда и стучит по каждому вагону. Естественно, звук металла. Его спрашивают: “Ты что делаешь?” Оно твечает: “Да вот, мне сказали садиться в‘мягкий вагон’а они все жесткие”. 对犹太人的嘲讽则集中在他们的发音。犹太人说俄语中颤音“р”往往发成“г”。 如:(9)В отделе кадров:—Здгавствуйте.—До свидания. (Озорные частушки и крутые анекдоты,) 当事人的口音暴露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干部处工作人员立即中止了谈话,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态赫然在目。上沙俄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就始终处于各种矛盾与斗争的首位。苏联斯大林时期,他采取民族歧视、民族清洗政策,严重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使俄罗斯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不断恶化。从总体上看,中国境内各民族间的融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在漫长的变迁中,经过多次民族大迁徙、大交织,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这同沙俄上对少数民族采取血腥镇压、残暴统治的政策截然不同。&&& 2.2 在汉语讽喻型笑话中更多的是对中国官场腐败及古代科举制度的讽刺和揭露&&& 如:(10)《五大天地》:一官好酒怠政,贪财酷民,百姓怨恨。临御篆,公送德政碑,上书“五大天地”。官问:“此四字是何用意,令人不解。”众绅民齐声答曰:“官一到任时,金天银地;官在内署时,花天酒地;坐堂听断时,昏天黑地;百姓含冤的,恨天怨地;如今交卸了,谢天谢地。(清小石道人辑《嘻谈续录》)这则笑话通过对县官“德政”的准确性概括,入木三分地讽刺了一个荒淫昏愦的贪官形象,也影射了清代官场的黑暗腐朽。又如(11)《谒孔庙》说:有以财入泮者,拜谒孔庙。孔子下席答之。士曰:“今日是夫子弟子,礼应坐受。”孔子曰:“你是我孔方兄的弟子,不敢受拜。(明冯梦龙辑《笑府》)不学无术之徒利用金钱进入官学入仕,步入上层社会,是封建社会的通病。笑话假托孔子的回答,旗帜鲜明地讽刺了科举制度造成的丑恶,出现在科举制度已极端腐朽的晚明,尤有极强的针对性。&&& 3 结语&&& 上述实例分析足以证明,笑话不是纯否定性或纯消遣性的讽刺诙谐,它不乏世界观、价值观层面的深度和力度;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社会心态的指示器和晴雨表。通过对俄汉语笑话的对比阐释,我们可以挖掘出两个民族迥异的民族文化特点、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许多俄语笑话积极地使用俄语语言,展示着俄语的魅力。应该对现代俄语笑话给予应有的重视,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它。对我国的俄语学习者来说, 理解和讲述俄语笑话是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适时插入笑话能活跃交际气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关信息:
摘要:作为网民使用最多的两大语言——英语和汉语,其网络交际语言在构词上有相似之处,同时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比英汉网络交际语言在造词方法上的异同,探讨了它们的构词理据。关键词:网络交际词语理据词语的...()
导言:文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总和。它包括抽象的语言、思维等等。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文字符号系统。它的基本成份是词汇和语法结构。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它的内涵。英语和汉...()
论文摘要:语言,同时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自然会存在与文化对应的差异性。从词汇、句法、篇章等方面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表征差异加以分析。对隐藏于两种语言表征差异背后的中西文化的不同做了尝试性探究。指...()
一、前言18世纪晚期,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法出现。这种方法提倡用母语教外语,在教学中以翻译和机械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学习语法为入门途径,强调语法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后来这种教学法受到了批判,而近年来,在国内的英语教学...()
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出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
关键字含有“汉语”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对比”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角度”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语言”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俄语”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民族”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不同”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文本”的论文: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语言与文化的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以“手”类词语为例.pdf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其理论空间还有待继续构建。本文从
跨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学也是跨文化
交际学的重要课题。研究跨文化交际必定不能跨越语言这一层面。如何解释和
揭示语言的实体――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是本研究讨论的关键点。
文章通过汉英“手”类词语的不同构词方式、语义构成、文化内涵、隐喻、
转喻、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语言的实体――词汇与跨文化交际
的关系。同时总结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还有文化、
政治、历史、思维、心理、环境及不同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诸多
因素。本文运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语言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理论构建
本文一共五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课题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意义、背景及
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文化的定义,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第一节主要讨论汉英“手”类词语的构词及 “手”
类词语构词反映的汉英交际者双方的思维模式。第二节分析了汉英“手”类词
语的语义成分及隐含在语义中的文化内涵。第三节讨论了汉英两民族不同的认
知模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从认知角度讨论了汉英词汇的隐喻和转喻的同
质和异质问题。第四部分探讨的是在语言与文化关系中,由于认知方式和思维
模式的不同,影响交际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各自的价值观、世
界观和人生观等。第五部分总结全文。文章运用汉英人体词汇中的“手”类词
语的对比分析等方法,从词汇系统这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从文化角度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8:21:3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从文化角度看汉语习语的英译.PDF
官方公共微信[语言/文化]汉语公示语论文:从美学的角度透视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汉语公示语论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语言/文化]汉语公示语论文:从美学的角度透视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您的位置是& :&>&&>&
语法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班”的探讨与实践
&&&来源:中原网资讯频道& &
简述:语法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班&的探讨与实践
  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着辉煌的成绩,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
  然而,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写作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机制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武昌理工学院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独立承担&创新民办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任务,于2010年创办了我国高校首例本科阶段的&文学创作特色班&,迄今为止,经过二年半的培养,该特色班的学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目前该班学生已出版二部专着,发表作品的人次比例达80%以上,在各种国家级、省级文学大赛中获奖人次比例达70%以上。基于此事实,文章以该校特色班为例,探讨该校文学创作特色班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培养模式详解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萎缩的问题所在,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模式创新、培养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机制创新。
  (一)&优招优培淘汰制&的招生模式
  文学创作特色班实行&优招优培&淘汰选拔制。面向全国招收&文学创作&方向的学生,入学后在全校范围内再次进行征集选拔。一年后实行淘汰制,不适应特色班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回原专业或其他专业方向就读。这种招生模式不拘一格,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生源质量,并且将具有写作天赋和写作能力的人才筛选出来,集中资源,提供平台去培养那些热爱写作并且有能力去写作的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成才。
  (二)一对一&导师制和&工作室模式&的培养模式
  文学创作特色班在教学上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易导致课堂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一对一导师制下,学生阅读和思考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导师的指点,并有机会对本身的论点和导师公开进行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对于文学创作特色班,一对一导师制确保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在写作上教师全程跟进,有利于学生在文学写作上的深入发展。
&&&&&2&&&&&
责任编辑:二马路
地址:郑州市花园路107号
备案号:豫ICP备号-6
运营:青企传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汉语虚词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