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港澳台繁体,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是通过繁体汉字的

> :汉字游戏是由173资源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汉字游戏的正文:

汉字游戏篇1:汉 字 游 戏


  常见错别字辨析游戏分别收集了常见容易写错(别)的成语和字词各100条,让玩家在娱乐的过程中了解哪些是容易写错(别)的成语和字词,对学生以及成年人减少错别字,提高写作质量有较大的帮助。 4、
玩家在简繁体汉字对照过程中学习500余繁体汉字,对于港澳台地区和广大华人来讲,也可以与此同时学习了简体汉字(可继续开发容纳所有繁体汉字)。 5、
成语错别字辨析游戏收集了常见容易写错(别)的成语100条,让玩家在娱乐的过程中了解哪些是容易写错(别)的成语,对学生以及成年人减少错别字,提高写作质量有较大的帮助。 6、

汉字游戏篇2:史上最全、最好玩的汉字游戏大集合!


挑战繁简字 这是水滴小组开发的第一款文字产品。国庆节期间,迅速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热门文字游戏,7天时间有760万世界各地的网友参与,目前这款经典产品已经累计使用上亿人次!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挑战拼音 带给你儿时回忆的一款文字游戏,挑战你的拼音水平,比记忆、比脑力,证明你水平的时候到了!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我爱猜灯谜 这个文字产品是根据中国元宵节猜灯谜的传统而开发出来的,忽明忽暗的灯笼光、左右摆动的灯笼穗、生动有趣的字谜迅速抓住了网友的眼球,在新年这个喜庆祥和的气氛里,上线仅仅10天累计用户量就超过577万人!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巧猜成语 通过图文故事的游戏形式猜成语,强化了用户对成语的形象化认知,好玩有趣涨知识。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汉字打假 汉字打假的目的是矫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写错用错的词语,通过对比来纠错,产品的实用价值较高。网友对我们开发的产品的喜爱达到了新高,上线54天累计用户量超过2434万人!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汉字打假2 汉字打假的目的是矫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写错用错的词语,通过对比来纠错,产品的实用价值较高。网友对我们开发的产品的喜爱达到了新高,上线54天累计用户量超过2434万人!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汉字打假3 汉字打假的目的是矫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写错用错的词语,通过对比来纠错,产品的实用价值较高。网友对我们开发的产品的喜爱达到了新高,上线54天累计用户量超过2434万人!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真假读音 这是一款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习惯和认识的局限性,经常会错读一些字词,这个产品的目的就是提醒我们正确的读音,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汉字找茬 这是一款结合字形结构做出了一款子母字游戏。因为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汉字被我们写错,究其原因就是记错了汉字的某一局部细节,这个小产品的目的也是提醒人们注意汉字结构,避免出现写错的情况。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我爱猜字谜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声调辨字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每日一谜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IQ测试 本测试是一例国际通用的智商测试题,严肃不胡闹的那种!快测测看你的智商在什么级别吧?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脑力达人 判断字的颜色和字是否相同,左右脑协调程度大挑战!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三叠字 三叠字,即由三个相同的字构成的品字形结构的字。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姓氏起源 姓氏是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用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EQ测试 你是受欢迎的人吗?一般人平均分为100左右,测测你情商的级别吧。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FQ测试 财商是处理金钱的综合能力,决定着你是否能快速致富,测测你是不是赚钱小能手!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CQ测试 职商越高的人,越容易获得职业成功!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疯狂笔画 速算汉字笔画,看你到底是不是脑力达人。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烧脑大挑战!测试一下你的头脑是否还依旧灵活~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心理年龄 你的内心年龄是几岁?有太多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符哦,看你是老了还是更年轻! 游戏截屏抢先看开始玩
我们将不断发布更多好玩有趣的新产品,敬请期待... 好
趣味APP 汉字游戏 关于我们

汉字游戏篇3:史上最全好玩有趣的汉字游戏

    汉字游戏由173资源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简体字,与繁体字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汉字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形体,这几个形体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笔画少的叫简体字。早期的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起来的,描绘事物的形象的精细和粗略就产生了简体与繁体的区别。在甲骨文中,一些字就同时存在繁体和简体。

  由于隶变之后仍有不少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南北朝以来,在常用的楷体汉字中,有一部分出现了较简便的俗字,笔画比正字少的俗字,一般被叫做简体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就已经出现了“刘”的简化字“刘”字的写法。

  简体字是流行的形体较简易的俗字,例如“台”写作“台”、“锈、绣”写作“锈、绣”等,而简化字是在简体字的基础上整理改进由公布的法定简体字,具有唯一性。

  已经被简体字(jiantizi)代替的在中国普遍使用的文字。

  北京中国应用语言学会会长、原中国国家语委副主任陈章太向北京晨报表示,联合国已决定自二○○八年以后,原在联合国同时使用的中文繁体、简体字,一律使用简体字。

  中国一九七一年进入联合国后,全面推动中文简体字,排除繁体字。联合国有关一个国家使用的语言文字相关条例也规定,所有社区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来源国所使用的现代语言,应保持一致。

  中华民国未退出联合国前,联合国所有的中文文件,都是使用繁体字。由于中国当年推动简体字有许多阻力和障碍,长久以来,联合国一直是繁、简字并行。但近年因中国政经实力大增,联合国与其他国际组织有关中文版几乎都朝简体字的趋势走。

  大陆着名语言学家、现已百岁高龄的周有光指出,联合国正准备把所有的中文文件都改用简体字,因为用两种字体没有必要。他说,如果用了简体字,就证明简体字的方向是对的,是得到全世界多数人同意;同时证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学中文的人逐步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简体字慢慢会变成中文唯一标准。

  目前繁体字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使用人数约为三千多万。简体字用于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使用人数超过十三亿。另外,像日本、南韩原也有一些汉字,近年已陆续出现简体字。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的民族,有着她过去光辉灿烂的一页,而她过去的辉煌又主要是靠汉字——确切地说,应该是繁体字一一流传下来的,繁体字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这种牢不可破的结合又赋予繁体字某种特殊的意义,使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象征着五千年的古国文明,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民族的团结,象征着悠久灿烂的文化。

  同时,汉字又是美学的对象,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相继创造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多种字体,发展了书法艺术、篆刻艺术、解字游戏,促进了国画艺术,使人们获得很大的美学享受和精神享受,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高大的美学形象,形成了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审美心理。

  汉语社团的成员由于长期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在审美心理上逐渐达成以汉字尤其是繁体字为亲、为美、为不怪,而以其他文字为疏、为怪、为不美。一个象征心理,一个审美心理,结合起来便成为一种巨大的引力,人们是很难摆脱繁体字的诱惑的。拿最初用惯了繁体字而后来改用简化字的前辈们来说,他们见到繁体字自有一种老朋友久别重逢时似的喜悦,他们自然不会拒绝繁体字的使用,犹如筷子刀叉之于我们,我们倒更宁愿使用筷子一样,除了习惯,其中还有情感的因素,情人眼里出西施,更何况繁体字本身就很美呢!

  对于年青的一代来说,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度的现代文明中,也正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度的现代文明中,繁体字本身所散发出的古典美就更具魅力,这种魅力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抗拒的,出于对美的追求,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也会接受繁体字。当然,现在使用繁体字并非都源于对美的追求,那种极力附会风雅,但又苦于无法像古人那样吟诗填词作赋,于是只好借助一二繁体字来显示自己学问的,也不乏其人,但这毕竟只是极少数。

  其次,跟书法艺术有关。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在诉诸人类理智的同时,她又具有美感,诉诸人类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有“熏陶后一代手眼胸怀”之谓的汉字书法就是如此,是写出来的艺术,浓缩着千姿百态的美,人们从中可以领略到无穷无尽的享受与乐趣。她所造成的影响,波及四海,经久未衰。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成为一种地位很高的艺术对象,可以这么说,只要汉字存在一天,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她的影响就绝不会消失。汉字书法艺术的这种影响,又主要是通过历代名士大家的法帖来完成的,于是人们纷纷摹仿之,效法之。

  目前,在经济上大陆远不如港澳台地区及很多西方国家发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大量洋时髦的东西涌入中国,以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某些国家为背景的繁体字也重新进入到大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雄厚经济实力等因素的促成下,繁体字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心理上的优势,以致在某些人的心目中,仿佛她己不再是大陆土生土长的,而是通体散发着洋味的舶来品,就像汉语拼音在某些人心目中己变成了洋文一样,同样令人肃然起敬。爱戴若斯,加上其他种种原因,致使简化字腹背受敌,在内外夹击下,简化字也就不得不放弃部分阵地了。在导致当前社会用字繁化的诸多因素中,这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一个。

  诚然,过去,在我们充分考虑到在汉字尚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输入的字盘、无法使其与西文竞争进入技术时代这个弊病时,使用简化字的确使得初学者节约了书写的时间,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起到了一定的扫盲的作用。不过时代在变化,近年来,在我们的文字学家与电脑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汉字已经克服了重重难关,达到了可以“信息化“、”电脑化“的水平。所以简化字“好写”、“ 能节约时间” 的长处已经降低到最低的限度。现在的学生,尤其在大城市中,用电脑进行中文打字已经成为无可逆转的趋势,而中国的农村也将步这个现代化的进程。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繁体与简化的汉字在速度方面实在无从比较优劣了,因此。反使简化字的缺欠突兀了出来。

  再者,申请繁体字为世遗的根本原因是:繁体汉字是我们和所有汉字社会共同的文明遗产,而简化字只是近百年的“时尚”的结果,更何况它的归宿是拉丁化--这是每一个热爱中国文化人都不能容忍的。

  不过除了申遗的事是当务之急以外,必须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要繁简并行,不要强制一方,双轨最后的结果是恢复传统的中国汉字。

  5.繁体字使用规范

  各个使用繁体字的地区都有相应的规范∶

  台湾∶标准为《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和《罕用字体表》。标准写法和中国大陆的繁体写法有些地方不同,「黄(田字出头)」,台湾为「黄(田不出头)」;香港为「骨,下为两横」,台湾为「骨,下为“点提”」,中国大陆为「骨」;香港为「衞」,台湾为「卫」等等。

  香港∶以《常用字字形表》为准。香港和台湾的差异整体来说并不算多,像「携」等字,都显得一致。但也有些字的分别则较明显,如「充」与「充」、「读」与「读」、「裏」与「里」、「着」与「著」等,前者为香港标准写法,后者为台湾标准写法。

  中国大陆∶以《简化字总表》和《新华字典》(繁体字版)上的为准。部份写法有类似简体字的整理,使中国大陆的繁体字与台湾、香港的繁体字有些差异,没有那麽符合字源。如台湾、香港均以「冲」、「吕」、「猫」为正体字,但大陆的繁体字,则仍要写作俗写的「冲」、「吕」、「猫」。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来推行「规范汉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表明当前推行的规范汉字为简化字和传承字。繁体字只在特别情况——如编写文字学的书籍、练习书法、出版古籍等时候使用。在一般情况下,繁体字被视为不规范、不可使用的汉字。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

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

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一、简化符合汉字历史发展的规律

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这个结论是以汉字发展史上的无数事实为依据的。汉字形体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小篆,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小篆又简化成隶书,隶书又简化成楷书。这不断简化的过程反映了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汉字的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字的结构和写法上。结构上归并或省减某些成分,写法上图画性消失,符号性增强,笔形也由绘画式的线条变成由点和直线构成的笔画。汉字的简化趋势在同一字体内也表现出来。早在甲骨文、金文里,就有许多简体与繁体同时通行的现象,最后常常是繁体被逐渐淘汰,简体则流传下来。楷书的简化更为突出,在通行的两千年内,字形不断简化。今天的汉字简化工作是对这种简化趋势进行因势利导的推动,是完全符合汉字形体演变的客观规律的。当然,汉字字体也有繁化的现象。有时为了区别同音异义字而添加形旁,使形体结构趋于繁化。但是繁化毕竟不是字形演变的主流,这已经被大量的文字资料所证明。

二、简化符合汉字现代化的方向

汉字现代化就是要寻求提高汉字应用效率的途径,而简化汉字正是为了使汉字成为一套比较好学便用的书写工具,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简化字跟繁体字相比,它的显著优点是:笔画少,结构简,字形清晰,分辨明快,比繁体字好学便用。推行简化字对于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有好处。当代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更证明了简化汉字是完全符合现代化方向的。因此,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既是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简化符合今天汉字使用的趋势

从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开始,简化字在祖国内地广泛推行,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特别受到初学文化的儿童和成人的欢迎。40多年来,简化字作为国家法定的现行通用文字的重要部分得到全面普及,而且已成为联合国使用中文的规范。

简化字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在使用着。香港知识界对简化字采取了“繁简由之”的态度。台湾不仅民间已大量使用简化字,政府和文化界也曾多次公开讨论汉字简化问题。台湾教育部颁布的作为手写行书标准的《标准行书范本》中,也已大量采用了简化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在华文教学中早已学用我国公布的简化字。其他许多国家在汉语教学中也都学用简化字。可见,使用简化字已是大势所趋,恢复繁体字的路是行不通的。

综上所述,汉字简化既符合汉字历史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汉字现代化的方向,更符合今天汉字使用的趋势,因此,汉字简化的方向万万不能改变。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努力推进全社会用字规范化,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九五”期间的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之一。

为了使全世界使用汉字汉语的中华民族的力量更加坚强, 象国家需要统一一样, 汉字也需要统一, 这个问题已经广泛渗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它也是两岸统一中的一项很实际的内容,并且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如何对待祖宗遗产的大事,现写出此文呼吁, 并不敢奢望" 一唱雄鸡天下白" , 但愿能够"一石激起千重浪", 引起社会上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解放后, 我国政府已经公布过多次汉字简化方案, 执行以来, 确实大大方便了学生、作家和全国人民,节省了他们无法数计的精力和时间。因此,简化汉字方案已得到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国际活动空间迅猛扩大,几乎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往来,为了便于交流各种经济和学术信息,我国的文字--汉字,也成为各国人民学习和追求的热门学科,而且,随着我国实力的迅速壮大,汉字也象英语、法语……一样,存在着发展为世界通用语的势头。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使用汉字汉语的国家和地区,除我国大陆本土外,其他还有以台湾、美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遍布全世界广大地区的华裔人民,而由于我们过去的闭关锁国政策,根本没有对这些人宣传我国早已实行了汉字的简化,所以,迄今为止,他们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未简化前的汉字。

不错,我国大陆本土有十二亿人民,是使用汉字汉语的主体,但大陆以外的华裔人民, 在使用汉字汉语的问题上,也有他们的优势,那就是地域辽阔,他们所使用的传统汉字在全球都得到公认。在这种两者都各有其优势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交流阻碍,为了表示友好,我们在对外交往中,便不得不采用了一套并非必要的作法,即:对大陆内仍然使用我们的简化字,对大陆外的许多地域则使用传统的繁体字。不知当局是否注意到, 这样作法至少存在四大不利之处:

1. 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多设置了一道屏障,例如,据说最近台湾当局就作出了规定,把使用“正体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繁体字,作为大陆出版物进入台湾的必须条件之一;

2. 与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境外华人的相互交往都不方便,削弱了他们对大陆中国的认同感;

3. 降低了想学汉字汉语的外国人的积极性, 因为他们不知汉字是以大陆的简化字为准?还是以海外普遍使用的传统汉字为准?从而影响了汉字的世界化趋势。

4. 最需提及的一点是:对于大陆上年轻一代不了解繁体字来源的人来说,在使用繁体字时,往往将不应繁体化的汉字也机械地写成繁体字,结果造成了文字语意的混乱,或者令人不知所云, 例如姓“范”的范,本来就应该是"范"字, 可是在机械化的繁体化处理时, 竟无例外地改写成了“变三点水为车字旁的'范'”,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此外,头发的“发”和发达的“发”,干部的“干”和乾燥的“干”、里程的“里”和里外的“里”,虽然各自都是使用相同的简体字,但在繁体字上则各有各的专门用字,其他如“系”、“谷”、“制”、“准”……都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在繁体化时将它们转变,反而是“画蛇添足”了;试问,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转变, 才能不闹出“大别字”的笑话?

由此看来, 做为国家统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份, 大陆本土上使用多年的简体字和台湾以及全球都还在沿用的传统繁体字, 也有必要通过适当协商, 使其一致起来。这个问题看起来牵扯面大,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原则问题。

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原始人是用“结纯记事,楔木以文”。后来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把象形文字写在龟壳上,称之为”甲骨文”,到了殷商时期,有了青铜器,人们又把文字写在青铜器上,称之为“金文”。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也统一了全国的文字,用的是李斯发明的“小篆”。到汉代出现了“隶书”。书法的高峰时期是东晋时期,王羲之开创了“行书”的先河,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已是流芳千古,到目前为止也只存有一些后人的临摹作品。到了唐宋时期,一些书法家更是人才辈出,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正楷,张旭的狂草,还有苏轼、黄庭坚等堪称书绝。宋代的权奸秦桧还发明了“宋体”字,因为他害死了岳飞,故后人不称秦体而叫宋体,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后,国家专门成立了汉语文字委员会,从事汉字的研究和改革工作,将一些笔划繁多,书写难度较大的文字进行了简化,故而有简化字,由于港台地区还是沿用解放前的汉字,是没有经过简化的,还是繁体字。

}

  前段时间,香港艺人黄秋生发了一条微博,在中国成了引发热议的话题――“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

  当然中国人对此提出了反驳。反驳说辞各种各样,我就不具体介绍了。这里想说的是,作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字的日本人,如何看待繁体字和简体字这个问题呢。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台湾人、香港人以及生活在世界各地使用汉语的华人们都是当事人,这毫无疑问。

  然而,日本人多少也有一些发言权。因为,日本人也是一个长期使用汉字的民族。日本也是中华圈以外唯一一个至今仍在日常语言中直接使用汉字的国家。尽管朝鲜语和越南语中多少也残留一些汉字表现方式,但在表记方面汉字却被表音文字所代替了。不管怎么说汉字都属于表意文字。原封不动地使用汉字,那才算得上真正的汉字。

  同时,关于这个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已经持续思考了20多年。我从高中时代开始学习中文。我老家在横滨,那里有非常著名的中华街。当年我在中华街的一家中餐馆打工,工作是刷盘子。那时开始对中文感兴趣,我跟店里老板讲了以后,老板女儿就在我每周开始打工前教我学中文。当时老板的女儿是名大学生。

  这家中餐馆是台湾人开的店,所以老板女儿教给我的是台湾使用的繁体字。当我学到了一些基础中文后,就进入了大学。虽然专业是新闻学,但第二外语我选了中文。日本大学里的中文课教的是简体字。

  后来,20岁时我在大学里得到了交换留学的机会。来到香港中文大学留学,继续学中文。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大陆而选择到香港留学,只想说我对香港这个纷繁复杂之地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在那里,学到的是繁体字。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报社工作,30岁时再次来到中国留学。这次我选择了厦门大学,所以每天使用简体字。

  然后,我作为报社的特派员被派往新加坡和台湾工作。在新加坡用简体字,去台湾用繁体字,就这样我交错生活在不同的汉字世界里。现在我担任朝日新闻中文网的主编,基本上一直负责面向中国的简体字报道。

  读到这里,大家多少应该了解我是如何在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世界里交织穿梭的了吧。像这样频繁往来于简体字与繁体字这两个世界的日本人恐怕为数不多。

  作为这样一个日本人,我想说的是简体字与繁体字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甚至有些文字完全接近其他文字的形状。但这两者毕竟都是汉字,我觉得中国人、台湾人、香港人对同一个汉字的繁体和简体字所感受到的差异,在外国人看来并不能感受到。也就是说,黄秋生所主张的“中国人不理解繁体字,因此华夏文化已死”的说法并不准确。

  然而,在黄秋生所指摘的部分中,汉字与文化紧密相关这一点确实有道理。在中国,汉字形成至少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文化性创造都是通过汉字来完成,并运用汉字逐渐积累起来的。没有其他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热爱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中国人为汉字之国而骄傲。托汉字之福,日本从公元5世纪以来将很多政治思想、制度以及宗教方面的知识等通过汉字传入吸收,促进日本文化的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汉字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必须要认真对待汉字问题。

  过去毛泽东曾经想推进汉字罗马字化,但最终放弃了。也受此影响,关于简体字有些人觉得它看起来过于简化。日本人看来,有些简体字已经失去了作为汉字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中国的识字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文字有必要做出修正了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澳台繁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