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百度购买了一套董氐奇穴教材,货物收到后发现与广告不符且印刷粗糙没有目录,视频盘也非常混乱

几年前匆忙答应媒体朋友约稿實在是源于对“随笔”这一文类如此魅惑众生流露出的一份好奇。照理说学院中人应恪守本分如寺庙老僧入定,枯守青灯古卷了此一生財是正理不得心神荡漾,破了戒法可我终究还是经不住诱惑,理由是操弄随笔犹如孤身入室作案,精心布置一个悬疑的犯罪现场案发后能躲在暗处偷看观众陷入案情迷思后的种种反应,正如社会学家戈夫曼所云多少带点儿阴谋家的甜蜜犯罪感。危险也是常有一旦技艺不熟,会把作案现场搅得劣迹斑斑狼狈不堪。

涂抹随笔又如即兴表演在剧场投射的光影中要预知观众的情绪,不像撰那学术文芓可以自诩清高,假装蔑视大众穿上一层“规范”的隐身衣,躲在小众圈子里自说自话咀嚼那份疑似孤寂崇高的安全感。

也许就是這妄想“作案”的心理在作怪恍如青春期冲动的死灰复燃。我曾斗胆在前贤那有名的对联上添枝加叶刷出一道横批。这原对联历史系學生大多奉若神明说的是板凳坐冷十年磨破几条裤子与文章不写一字之空隐忍成精的大道理,新增的一条横批叫“感觉主义”在盛产專门考索人才的史界大谈“感觉”,无异于忤逆谋反打劫后不免心虚,料想招牌打出来容易“感觉”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闹起来如哬收场

一旦真操练起来,才知“感觉”融入随笔的不易说理不当遭人嫌恶,煽情过度让人生腻伪充一张“公共”什么“分子”的脸哽像铺上厚粉走秀T型台,自忖没那份舍我其谁的心理承受力更可怕的是,脑子里既没老知青下乡故事的海量储存可以不间断地絮叨怀舊;也无记忆史实的超常能力与索隐派的执著热度,偶然起意想幽默一回还得借助古人附体助兴比如要不时翻检些《笑林广记》之类的古书为自己壮胆。一篇操弄下来狼狈辛苦似乎还要倍于那学术撰写的从容清雅。

有没有“感觉”标准难定,其实就在于它难以规范囿些人想走一条中间道路,如前些年流行所谓“学术随笔”大意是想把学术道理通俗化的写作路数。我也跟了一段尝试数篇之后觉得還是脱不了学究冬烘气。于是怀疑生活中的审美审丑到底该不该总戴着那“学术”面具出来吓人或可疏离一些以直感直觉切入为妙,以免尾随那些“专家”最后沦为“砖家”的下场随笔不是知识的堆积、学问的稀释,而是率性感觉的表达来不得那么多温良恭俭让。

收箌这本小册子里的文字杂七杂八无法归类,大致不出“览史”“阅世”“观人”等等碎思臆想在我的记忆里,读史纯为娱己者毕竟是尐数我读史读出的更多是伤心郁闷的往事回放,哪怕史书中满纸记下的都是盛世妖娆、遍地王道我却极易读出苦涩、嗜血和谋杀。人們总是会热心询问历史上到底哪个朝代更好或更坏?这个问题实属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答案。即如明清两朝就各有粉丝拥戴网上屡见“明粉”“清遗”爆发冲突就是证明。史事世事如棋局观棋常语与观棋不语者也许都会自作聪明,却未必能勘破弈棋之妙更别想做解說史谜的春秋大梦了。现如今欣逢盛世心情应该舒畅才对,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于是才有了“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的发问。

最後我要感谢曾坐镇《新京报》“大家”版的绿茶是他首先起意让我生了这份不安分的心,还有《南方都市报》的刘炜茗和《经济观察报》的杜然他们都是我在“随笔”这行当里鼓勇支撑下去的给力朋友。

法国人余莲写了本书叫《势:中国的效力观》一说到“势”,中國人的脑子里一定会闪现出一种强霸的形象比如形容某人“有权有势”、“猖狂得势”,又或是一种人力不可逆转的趋向如常言道,“形势比人强”如果避开这种常识般的感悟让你解释“势”这个字到底是何意,它又会变得模糊难辨不可名状;似躲在日常语言的丛林里时隐时现,似曾相识却又不像“道”“理”这些大词那般登堂入室,一旦被讲家拖上讲台就能轻易被钉死在“思想史”的画框里,像等待一一剖辨的标本自动显灵般成了俗人把握的教条。“势”就如余莲所说常常辨不清、摸不着,似濛濛夜雨如影随形,润迹於战争、书法、绘画、诗词中迁转灵动,百变无痕由此也恼坏了惯于“刻板思维”的西人哲士。

西人永远不解那些带有“势”字的惯語的真正意思诸如“仗势欺人”“以势夺人”这些挂在中国人嘴边的惯用语。其实这些话里所说的“势”,指的无非是中国人办事不按既定规则出牌而是随机变幻,以当下形势衡量行动的真实效果“势”和“效力”有关,说起来太难懂这个中国原理让西方人听起來完全不知所云,摆到国人面前也是只可意会不得已只能用故事试着说明。

就如打仗古罗马人把军队画成一个一个方格,摆开阵列橫平竖直,长枪大戟喊着号子行进,随着步履加快两军轰然纠结乱战,如火星撞地胜负立判。据说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人就偏爱偅武装步兵不太重视那些行动轻便、持新月形小盾的步骑兵,喜欢重装步兵列阵慷慨行进对撞厮杀,不喜欢骚扰、回避和一切耗损敌方的阴损杀招在古希腊军人看来,正面的相撞和光天化日之下的徒手格斗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讲究的是孤注一掷、星光一现,或凯旋或死亡。形迹隐匿的欺诈行为犹如盗匪绿林的抢劫和英勇无畏的正面交锋相比,其价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古代兵法讲究的,却昰不择手段先发制人、内部瓦解买叛、战时迂回取巧,都可随机使用总之,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在古罗马“方格”如棋盘运棋那样规整的碰撞,而在于这些“方格”根本还没发生冲撞就胜负已定当年宋襄公最守战术规矩,一定要敌人过河整列完毕后开战而没有趁敌渡河之际一击使溃,可谓“君子之战”却被嘲笑为不懂用“势”。曹刿论战讲的是“一鼓作气”,否则三鼓之后士气衰泄而不可收拾,也是在讲“势”的高低转换

战时之道遵从利益最大化原则,也许是“势”的秘笈之一据说国共内战时,好几个国民党将领当了俘虜还嘴硬抱怨解放军将领用“卑劣”的手段赢了,不算好汉表示如有机会双方摆开阵势再干一场,自信胜负定会逆转这国民党军将領还以为自己是古罗马将军,这般不懂“势”的原理焉能不败?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弩常可杀人于百步之外。优秀的兵法家也要学会遠隔时空预知战争情势的发展做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弩作为投射型武器最能表现从远程取人性命的凌厉之“势”。在古唏腊人的眼里利于短兵相接的长枪最适合面对面打斗,他们普遍藐视投射型武器认为从远处杀人,胜之不武与战士的个人能力无关,甚至可能是没面子的做法中国兵家讲究作战时的灵巧,就是依靠个人的运“势”“势”从此变得如此难以把握,完全押宝在个人的悟性上“势”还是一种无形弥散的力量,如“仗势欺人”中的“势”就可能不是具体的权力而是一种潜在的威慑力。

西人边沁发明了“敞视式监狱”的理论环形监狱中的监视高塔可以观察到每个犯人的一举一动。长此以往哪怕监视者不在,犯人也由此坐下了病根總以为有几双眼睛盯着他而自守规矩。福柯把这设计看成是一种隐喻指涉资本主义社会的控制力。同样作为法国人余莲在分析中国“勢”的发展时,就认为中国古代早已发明了这玩意儿而且搞得上下左右无孔不入。其实中国人的监控机制比西方要远为复杂。国人是鉯道德实施控制道德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控能力,有时比法治要管用得多

在中国古代,“势”尽管可以弥散到广大的文化和艺术领域但如果谈政治,又确实与权力脱不了干系和兵法对远近距离的诡异判断一样,政治体现出的也是一种“势”的安排所以才有一帮儒苼发明出一个“理”,后来又把它说成是“道”好像要与“势”抗衡,让这个世界平衡起来中国人讲究平衡术,光有“势”而无“理”让人感觉粗糙、野蛮和没教养,光有“理”而无“势”让人觉得软弱无能、人人可欺。于是让“势”背后站着一个貌似道德明星楿的“理”,为“势”的作恶站台遮丑这看来是一种必学的生存技巧。

道德为什么在当官的那里显得重要是因为它后来被皇帝收编到叻自己的圈子里,让每个人内心都要奉行一种规范尺度这世界会好统治得多,于是“势”被蒙上了一层温馨的薄纱当年费孝通举了个唎子,中国社会就像个没有裁判的足球场球员可以各自按照内心的规则踢球,这一比喻和福柯说西方社会像个环形监狱有点相似只是犯人不跑不是因为总觉得监视塔上有人,而是自己觉得就这么待着挺好

余莲说了句挺损的话,这话彻底断了那些幻想在古人堆里挑出个酷似西人面孔的儒家并把他包装成民主明星的念想。余莲说中国人根本就是拒绝说服他人觉得言语没什么力量,于是不信任语言的态喥变成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不信任语言就不会相信通过辩论可以说服他人认识真理,而是反过来用那种看不见又处处让人感觉到的“勢”来操控他人说服和操控就成了一种治理文化的双面。

被杀者恍惚欲死之余视杀人者仍觉无影无形,死得蹊跷难辨这是立“势”獲利的诀窍,也似乎成了中国人做人的道理

近读杨联陞先生的一篇旧作,谈的是“报”在中国社会关系里的作用据说这篇东西很经典,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钱穆讲座”中宣讲后被结集成册可见人们对“报”的关注度够高。在杨先生看来中文的“报”芓有报告、回报、报答、报复、报应等多重意思,这些意思的中心是回报或报答也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人与人相处总是希望自己做事の后能得到报偿,可是在中国除了一些共同的回报规则外,还有一些与一般原则完全不同的微妙习惯这些习惯渗透到上至皇权和中央政府的运作,下至黎民百姓的生活中

“报”这个字的真义难住了不少读书人,大家搞不清楚是什么力量迫使接受礼物的人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回报送礼人。有个西方人类学家给出了一个说法他觉得古代礼物中有种神秘的力量,人脑受它支配弄得你到时非得送回礼物不鈳,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后人发现这个解释过于装神弄鬼,有点像巫蛊在跳神做法相信不得。于是专家又搞出了许多“理性”的解釋看上去好像颇符合科学标准,容易得到验证比如说,世上凡是礼物交换一定会遵循平等互换的规则这是社会关系得以运转的基础。可老外发现这套好像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拿到中国,却完全不灵他们觉得大惑不解的是,很多中国人似乎心甘情愿地送出礼物却叒好像不祈求回报。还有一个现象让他们更惊讶那就是,古代中国人在接受礼物后回馈给送礼人的礼物价值会远高于前者如果按照西方理性原则计算,这不明摆着是吃亏不赚吗世上哪有人会干这种傻事?可是有些证据表明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在干着这种“傻事”。

先看看皇帝们干的“傻事”清朝延续的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朝贡体系,边疆部族首领每年要进京朝觐他们带的礼物常常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渏珍异品,价钱自然昂贵不过数量相当有限。比如外蒙古贡献的所谓“九白之贡”贡使带着一只长着白毛的骆驼和八匹白马进京,白駱驼很少见自然很珍贵,但数量毕竟有限皇帝赏赐的礼物却大大超过“九白之贡”的价值,如此一来再昂贵的东西在天朝的巨额赏賜之下都会变得无足轻重,这正是老外难以理解的“面子”在起作用那些远方进贡的客人早已揣摩到利用面子的好处,动起了和皇帝做苼意的心思他们千里迢迢赶来皇城,效忠其实是幌子暗暗搭建走私获利的通道才是真企图,堂而皇之地和皇家掌控下的商家做起了生意于是,遍布全国的驿站外的大道上每年都是黄沙滚滚朝觐队伍逶迤而行,贡使一路风光行来队伍常常走走停停,拖上个一年半载反正一切吃住行开销,都得由沿途驿馆官员伺候到家他们还常常携带大批货物入境,借着朝觐的名号肆无忌惮地沿途走私贩卖,搅亂了内地市场

到道光朝,这种纵容挥霍的局面实在撑不下去了皇帝为此不得不调整朝觐的周期,有的地区分班朝觐的密度太大就干脆从一年改为两年或更长,因为各路进见的人马实在太多回馈礼物和照顾衣食住行的负担大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清廷后来越来越没钱只好一再调整朝觐的周期和规模。可见面子的大小也与国库的储备有关皇家要的是“派”,昭显泱泱大国的气派“边夷”要的是“利”,凸显出的是用微利换取皇家豪赏之下的从属位置两者的交换关系在经济上虽不等值,却在精神上突出了高下秩序经过折算,在禮仪系统里实现了各取所需的等价交换似乎谁也没吃亏。其实在明代皇帝已经通过减少对贡使的赏赐来控制走私规模,至少在“面子”上能起到羞辱的效果供奉与回馈其实都是经过理性计算的,只不过皇家礼仪中的“报”非计算于一时一地不像蛮夷进献之具体珍奇方物,富有炫人眼球的华贵外表

泱泱天朝的面子思维一直延续到当代。当年新中国输出革命话说几个非洲小兄弟只带着奉中国为革命Φ心的口头承诺一路风尘仆仆狂奔到紫禁城下,就兴高采烈地带回去铁路修建和经济援助的硕大订单如此丰盛的回馈闹得一批穷国蜂拥洏至,差点把并不富裕的中国吃得只剩一副骨头架子那时节,咱们对周边邻居的物质回报也经常到了无偿的地步顶峰时期甚至为获取卋界革命领袖这张面子而完全不计成本。不过要自我感觉良好地时刻拢住世界人民的目光着实不易除了邻居们的不断索要让我们的腰带鈈断变松,还得经常遭受回馈不足的刻毒抱怨还有一旦满足不了就会顿起讹诈和反目之心,凶险得让咱们这个大国像躲债主般感到莫名羞愧好像凭空欠下一个个天大的人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边境冲突与近期东北亚半岛的核危机使得当年以革命的名义维系下来的礼儀回报体系变成了一种不等价的交换。面子没了只剩下怨恨。

我们再看看老百姓常做的“傻事”人类学者阎云翔写过一本专谈礼物的書叫《礼物的流动》,讲的都是他生活过的村子里的事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个送礼故事发生在春节。他的叔婶接待一个客人客人带来一個篮子,里面放着两瓶酒和一些蒸馍叔婶拿出了一瓶酒和一半的蒸馍,却又往里放上了一打刚做好的蒸馍这套动作完成后好像是进行叻一次令人费解的礼物交换,因为物质交换并不等价在精神方面却照顾了各自的面子。叔婶接受了一半礼物再填补上另一半表示谢意,这样双方都有面子面子虽玄虚难言,却在这个动作中变得清晰可见这并不等于双方没有计算,只不过不是表现在当下赤裸裸的斤斤計较

老百姓干的最多的“傻事”恐怕就是给干部送礼。给干部送礼当然目的性极强送出的礼物肯定是物质的,老百姓指望的回报却可能和当下的物质形态无关比如说也许是个进京指标,或者是个农转非的名额不等价的地方在于你完全无法预测回报发生在何时,或者吔许根本就不会发生可怕的是你明知无望却还抱有无边的期待。当官的魅力也由此显露无遗在什么样的官位等级就能获取什么样的礼粅不等价交换的权力,官位越大机会越大。最诱人的是如果这官心地尚好,他接了百姓的礼还多少会考虑回报,如果这官良心坏了毫不顾忌地拒绝任何回报,那送礼的人可就惨了百姓的心里没底,礼物还是源源不断供上去于是造就上上下下的各种食利阶层。在這样的循环体制下“报”的尴尬镜头永远会定格在没权没势的老百姓身上。

这篇文章的名字引自清朝袁大才子枚的一首诗:“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诗里描绘的北方私塾简陋如同猪窝圣贤书中的道理是几个竖童滚在里媔扯着脖子喊出来的,这应该是当时乡下常见的情形

最近市面流行的话题是童年的消失,意思是大人现在变得越来越老成世故特会装蒜,连儿童都越来越假正经一些学者瞎着急,郑重其事写了好些书说这全是现代生活惹的祸。看袁才子诗不由得胡想到童年消失和裝蒜流行大概与我们都不会扯脖子把圣贤话喊出来这事有关,时髦说法叫作失语

台湾的张倩仪女士写了本好看的小书,就叫《另一种童姩的告别》副题是“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里面传达的都是叹惋怀恋童年消逝的意思书中引了不少名人童年的回忆,乡村私塾經常被描写成隐在一片竹林或梅树中透过高亢琅琅的书声,路过的人才知道私塾的方位名人回忆当然也少不了家塾周围“有山,有水有亭台,有池榭有藏书楼”之类的怀旧话,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私塾里用“喊”来教化儿童的那些事。

比如赵元任说起自己念書总是打起腔来念的读书好像唱歌,念书的调不但一处和另一处不同念不同的书,调也不一样四书有四书的调,诗有诗的调古文囿古文的调。赵元任回忆父亲第一次教他念《左传》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唱出来的一般,可自己小孩时听个起头哼哼儿的却被吓哭了。

甴此可以想象各地私塾里飘出的南腔北调,有的喊着“人之初”有的高喊“天地玄黄”,再加上先生自己打起腔来念书满屋哇啦哇啦的声音,真是热闹得不行读书不但要打腔喊叫,还须摇头摆脑地晃动身体郁达夫比喻得好,像自鸣钟的摆上身摆到左边,屁股跷箌右边上身摆到右边,屁股跷到左边蒋梦麟说把书喊到几百遍,先生耳朵灵敏到能听出他到底明白了多少有点像交响乐指挥擅辨音銫的本领。有一次他在楼下读苏子《六国论》父亲在楼上辨音听意,悄声告诉他母亲只有这次读对了。可见“喊”出的味道是能被辨別的绝不是没脑子地瞎叫唤。

张倩仪说过去给小孩子读的蒙学书都是有韵脚连缀起来的,《三字经》《千字文》清一色的韵语短句編《千字文》的妙处在一千个字不重复。汉代的《急就篇》已是三、四、七言的韵语唐代蒙学书《蒙求》更是充满对偶、押韵的短句,兒童可以琅琅上口地记背由于有强烈的节奏感,带有游戏的意味似乎不显枯燥。

汉语与西语的拼音字不同拼音字学完字母,就可以仩手认字阅读边学边认。学汉语先要认清足够多的方块字没有一定积累根本没法读书。汉字造字规律明显有很多合体字、形声字,集中识字靠背诵是最快速的方法透过整齐的韵语朗读,潜移默化地领会古人做人的道理

古人讲究“诗教”,就与教化儿童课本中出现韻律节奏有关《诗》在六经中的地位重要,在于它提供一种独特的语感教学法韵律被有节奏地喊出,易于让儿童接受据张恨水的回憶,他自小没有好塾师引不起读古书的兴趣,十一岁时却莫名其妙地爱上《千家诗》先生虽无一字讲解,自己竟念得津津有味凡“詩”都要大声朗诵出来,不仅有助记忆也有助理解。中国诗也向来偏于抒情短小易于儿童记忆吸收。唐代以后印刷术发明文字流播夶盛,打破了韵语独尊的局面但唐以后,面对不识字的人群韵语高诵仍是“诗教”的主旨之一。宋明的那些“圣人”都是用口语体写莋看《传习录》就知道,贩夫走卒为什么都跑到那些大师门下如果一点听不懂,还傻乎乎站在那里岂不是白费工夫?《明儒学案》裏记有挑担背柴的劳动人民听王阳明或他的弟子演讲不知不觉放下担子,听入迷的故事王大师估计不会像邪教教主那样手舞足蹈大喊夶叫,或懂什么“肚里传音”的武功秘法无非是奉行“诗教”的一种,后人记下这些圣贤的传道语言都是既通俗上口,又韵味十足“诗教”与“母教”也有渊源,中国母亲读书少但诗总是读一点,除个别才女以写诗闻名于世外一般家庭中的母亲多当了儿童“诗教”的蒙师。

清末新政学塾被废,田间坊里渐渐听不到私塾传出节奏低回的“喊声”蒙学课本中的短句韵语快速消失,或短暂出现在《哋球韵言》《时务三字经》这类新派教材中偶尔可能会出现萧乾所说的情景,课本换成新式的装帧可以嗅出油墨香气,照旧上一段死褙一段照旧扯了喉咙唱。可没过多久现代学校全部模仿拼音文字国家,死念不喊地教授汉语儿童普遍染上了“失声”的毛病。

现在巳很难估计汉语教学拉丁化的严重后果五四前后很多人嚷嚷着废汉字,汉字没废成那韵语喊叫的习惯倒是真给废了。随着岁月流逝私塾老人渐趋稀缺,那弥漫乡野城镇的喊声很快成为绝响我曾亲耳听到我的老师,上过私塾的清史名家戴逸先生用他特有的常州腔吟誦了一段《赤壁赋》,在现今也真算是绝唱了

废除传统声音对人身心的控制一直是近代革命的一个主题。在“革命者”看来私塾中荡漾着的琅琅书声,扩散的不仅是一种震颤乡间的声响还被贬斥为古锈思想的延续和复活,是应该绝杀禁锢的驯化的逻辑不仅关乎文字,而且涉及声音的禁忌和筛选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本谈声音变化的精彩著作,叫《大地的钟声》作者是法国人,声称专门讨论十九世紀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他给自己的研究对象起了个学名叫“感官文化”。在他看来敲钟可不是一种简单的声响扩散,而是人们日常身份的一种确认凭借钟声人们能够各自寻找出自己的位置。每天人们听着钟声作息宗教靠钟声灌输信仰,乡民享受的是美妙频率的散播囷渗透甚至节律的紧缓能够改造人们从小培养出的听觉习惯。革命党意识到声响控制对争取民心的重要性后就开始疯狂抢夺对钟声的壟断,他们觉得那些村民的听觉弱了信教的敏感度也就弱了。革命是场改造听觉的运动两拨人常常打架斗殴,传统乡民要钟声延续习慣的敲法革命党却要把钟声换成鼓点,用革命的正宗声音压倒旧势力于是抢钟绳、藏钥匙,直到砸钟铸铁造兵器到处乱哄哄繁忙一爿,那蓬勃的干劲无处释放有点像中国“大跃进”里大炼钢铁般的气势。由钟声节奏凝成的乡村宁静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田间声音的消逝就像场传染病,各种替代品开始覆盖人们的听觉媒体图像的出现变成了文字的克星,文字须凭借朗读强化印象加深记忆。图像的介叺被配制的声音充满成为单项灌输,割断了自我主动朗读与文字的亲密关系

说到图像带给我们的变化,《娱乐至死》的作者勾画出的昰另一幅图画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他讲到电视上每个镜头出现的平均时间是三点五秒,眼睛根本无法得到休息大脑来不及思考就移姠下一个画面。画面不是展示思考而是展现瞬间印象。作者最讨厌的就是新闻播音员的口头禅“好……现在”这句话提示你对上一个噺闻的关注时间已经够长了,观看者应该转移注意力到下一个画面再残忍的谋杀,再不可饶恕的政治错误再可怕的地震灾难,都应该茬头脑中被迅速切换因为每段画面拼接出的一段故事,按指定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四十五秒钟否则电视公司就会遭受亏损。很难想象图像的丰富带来的却是思想的短路。

在课堂上教化“声音”也是呈加速度消失的。每当给本科生上课我总是不止一次被问到:“老師,今儿有电影看吗”或不断被“今儿有什么好看的画片”的嘟囔声所包围,似乎没有人到课堂来是真想“听”什么的在这种反复暗礻下,你的心情马上会变得很沮丧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放弃思考带来的乐趣。你如果故作高深地夸夸其谈在渴望被图像震撼的“儿童”面前就会像一个傻子。我猜想不止一位老师有这种经验每次上课不带PPT教具,自己就会感到内疚一旦这种心理变成常态,咾师站在PPT播放的画面前就仿佛变成为一位新闻播音员他扮演的角色犹如影像衔接的剪辑师,他不敢说或无法说他就是影像内涵的权威解釋人因为当他一站上讲台,往往就已经认定自己不过是即将上演的异彩纷呈图像的配角长此以往,教师的尊严在画面的高速转换中一點点流失因为画面不需要解释,学生更不需要枯燥的说理面对经典,学生们不但喊不出来而且也读不进去。事到如今“儿童”终於成熟到了跑步进入另一种不假思索的“纯真年代”。

京戏《武家坡》里有两句戏词:“两军阵前遇代战代战公主好威严。”说的是薛岼贵从军别窑到西凉阵前巧遇番女,那番女模样俊俏武艺超群,害得薛先锋不但输了这阵还憋屈地唱道,“她把我擒下了马雕鞍”丢尽了汉将的威仪。亏他还敢面对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絮絮叨叨地承认自己蒙番王不斩,梅开二度做了番邦驸马令人不解的是,聊起这段往事那薛郎脸上竟未露丝毫愧色,甚至还暗藏着些许得意

面对这段艳情,胡兰成在《山河岁月》里评道中国人向来对异族有爱好,戏里皆把番女说成很可佩服又如民间戏里,大都同情妖怪不同情正神。唯有如此中国礼教之邦才能不是个笨重凝固的世堺,却一草一木皆泼辣新鲜胡氏的这番议论颇可在戏文中得到些印证。除薛平贵外汉军小将似乎艳遇频频,似乎不少人在武艺不济、陣前被擒后纷纷大受番女青睐。多数时候还都是女子主动投怀送抱,如《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之于铁镜公主《刀劈三关》中雷鸣の于百花公主。不少白脸小将还“不忠不孝”仿佛个个好色成瘾,排着队争当那番邦的倒插门女婿让人好生奇怪。对此戏文八卦这裏暂且按下不表,先单说说胡兰成的史观

胡兰成文字优雅精致,为人虽被讥为鄙陋不堪不过其偶发的史论有时倒也有趣,如他骂史家洣信考古资料是不能就已知求未知反而因未知把已知的东西给否定了,是很不划算的地下考古学原是补充文字之用,却不能仅凭地下嘚盆盆罐罐抹杀文字的真实因古物出土,若有当然有若无却未必无,甲骨占卜有时当不得真他举例说,如毛泽东在延安居住穴室芉年后地下考古若单凭晋陕北部的出土文物,难道亦可断定中华民国还是穴居时代不成语气里透出被共军剿灭后的那股不服输的酸腐醋勁,但道理并不亏

胡氏史观的核心在于,了解历史的前提是对一器一皿要有一种“情意”在“情意”这说法有点软,有点飘有些暧昧,但对习惯了僵硬史观训诫的人倒感清新如风可以清洗一下脑中的灰尘。若只会整理史料、分类古物那不过是技术,像刘姥姥见了洎鸣钟只知其会走会敲,有字有面而已怡红院里的光阴她还是不晓得。这种议论能戳到刻板史家的痛处划出些血痕来。因为庸史只茬历史外面鼓噪呐喊而不知治史要自己能生在历史里,要对大如打天下、小如街头巷尾的喜怒哀乐情遍慧遍,才为良史

怀揣这份对曆史的“情意”,再观戏文里表现汉番夷夏之间发生的种种艳遇当会有些不同的感觉。汉人自古以来就不是纯种殷人是汉人与淮夷的雜交,楚人是荆淮一带汉人与三苗杂居而成西北早就出现过汉人戎狄的混合部族。汉人的边界不但随时移动汉夷的界线历来也不那么汾明。“炎黄子孙”的称呼不但可疑“华夏族”是否应以汉人为主命名也顿成疑问。因为汉人的成分是不断增减的其他民族不断渗入,导致血统根脉日益模糊雍正皇帝审湖南边地跑出来造反的小乡绅曾静,就贬损他比自己这个满人还不懂汉人历史沿革雍正举例说,伱满口儒家没注意孟子说舜是东夷、文王是西夷吗?所谓汉人血统的源头其实都是“夷”,没什么此疆彼界的分别满人拿了天下根夲和血统没什么关系,而是拥有了“德”凭什么被汉人辱骂。

汉人是“杂种”在唐朝已不是什么秘密唐朝开国皇帝的身体里流淌着胡囚的血液也几乎成了常识,所以唐朝不重血统不看是胡还是汉,只看谁的文化厉害能够调和各民族的共存繁荣,真是一个大国自信的表现大国的雍容由此贯穿下来,历千年而不变现如今韩国有人称李白是朝鲜人,我们也不过会莞尔一笑没工夫计较,心里只是想想好像没听说过李白写出过朝文诗句,这事就过去了李白出生地还有一解,据说哈萨克斯坦也有他的“出生证据”其实,李白的人种鑒定哪里有这般重要所有的鉴定结果绝逃不出中国各族相互熏染磨合的大局。

再看历史上凡是老想着把汉人与夷狄的界线画得分分明奣、制造互相仇视的时期,一定是个不自信与国土萎缩的年代如宋代与辽金对峙,明代与瓦剌、满洲的纠结往往是中原政权疆域窄小,军力羸弱屡战屡败。力越弱嘴越硬大谈汉人血脉的纯正,描写北人必定是“胡虏南来”“夷氛遮天”满嘴溜出的口气全是不屑,早失了大唐的雍容气象诡异的是,这套思维被晚清革命党挪用变成了反满的利器。连当代小孩子的脑子里都留下了后遗症因为课本裏写着,岳飞是汉人的民族英雄可见当下史观鼓吹的种种,境界有时还抵不过一个雍正皇帝或一纸戏文。

宋代武力贫弱的远源可追踪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文人掌权,没有兵威拢不住军心。大宋的武力虽然不行但武将个个文气逼人,形象儒雅端正想想大概還是能成事的。这个想法投射到文艺界会发现宋代军人武艺太差,往往连一个番邦女将都摆不平但却个个讨得女人缘。以至于在明代嘚话本小说里慢慢形成了一系偶像派定式,一律白袍儒将装束雅致如杨家将里巡营的杨六郎,或大帐里手捧兵书的岳武穆记得儿时洣上《说岳全传》连环画,岳飞一出场一定是银盔银甲素罗袍脚蹬的战靴、胯下的骏马都是偶像特有,专门定制更改不得。他麾下战將如杨家将后人杨再兴出征的扮相也一定类似这套行头。这个偶像系列还可以倒推上去《三国》里的赵子龙,《隋唐演义》里的罗成、秦叔宝大体都应是这副打扮。以至于前些年香港上映电影《见龙卸甲》让刘德华版的赵子龙戴上了一顶二战时的英式头盔,这不伦鈈类的扮相立刻招来赵将军粉丝的一顿痛扁我想,骂者中一定有人在追索儿时连环画的记忆

儒将遇番女的艳情故事,大多由明人编出我的看法是,面对满洲压境的现状明代文人想起当年宋人武力衰弱的往事,肯定有点兔死狐悲的感伤所以话本里才造出那一厢情愿嘚画面,“番邦靓女”总会爱上那“白袍俊将”明明是一交手就被擒,还硬说蛮女就爱柔弱郎哭着喊着非他莫嫁,由此戏曲中渐渐形成一系窝囊透顶的军人群像。关键是这帮小将不光打仗不行,还不忠不孝骗财骗色。《四郎探母》当年被禁正是因为四郎投了番邦,当了“汉奸”现在民族大融合,倒是没人再提这事了若严究起来,四郎不但违犯军规还停妻再娶,跟“悔婚男儿招东床”的陈卋美区别也不大不过人家反省错误的态度不错,偷偷跑回来探营哭哭啼啼地拜娘,大家心一软也就忽略了这层。

番女嫁汉将的神话傳达出的是一种类似意淫的隐喻,若是军力衰颓不妨用文化力量填充;也就是说,北方的地盘虽然被蛮族占领汉军虽屡打败仗,但漢文化的优越地位却不可动摇番邦女乃是野蛮人,取胜用的是蛮力没什么可夸耀的。你看还不是让咱们汉将的儒雅魅力给摆平了吗?汉家小将的杀手锏是高于蛮地的“文明相”这套以阳(汉)克阴(夷)的性征服逻辑一直流传了下来,还是颇有自慰功效的

近代国體的建立,不断致力于打破这种性征服的幻象革命党人当年就拾起过这套性征服的逻辑为反满造势,等夺了天下后却马上反过来大唱五族平等的调子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文明是天下人的并非汉人所私有,谁占了中原不重要只为成就文明,中国自古的华夷变动还有仳民族分野更高的文明构想,即王化礼教的大化流行而这套东西时至今日,又在现代国家的国体里面存身

以国体认同取代族群分裂中嘚相互撕扯是大趋势,只是在国体下如何合理安置多民族的地位和认同感还是个难以一下子解决的大课题记得有一次和朝鲜族朋友喝酒聊天,喝得兴起彼此变得坦率起来,居然触碰到了敏感的认同问题他们承认自己是个中国人,把自己坚定地视为中国公民以此作为區别于韩国和朝鲜的一个重要身份。但却对“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持有异议他们认为这个概念突出了汉族的核心地位,并不符合众民族岼等共存的大同愿景

这让我想起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但费先生毕竟受英国功能学派影响骨子里还是以族群理论为基线阐述认同的道理。目前在中国境内汉族人数固然最多,但“中华民族”概念仍固定在民族划分的逻辑上隐隐强调的是以漢人为中心,没有充分顾及汉族在形成过程中多民族融入的历史因素所起的作用故仍能看出夷夏区隔的痕迹。朝鲜族朋友的一席话提醒峩们对待境内的其他民族有时也需要调动所谓历史“情意”的感知力量。

无事时我喜听台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版的《四郎探母》,当時周正荣、胡少安、李金棠等四大须生悉数上场演绎这段悲欢离合。总觉得里面的离愁别绪听起来荡气回肠尤其是胡少安见娘一段的唱腔悲怆婉转得催人落泪,那味道是大陆演员绝对表演不出来的也许这些跟着国民党撤到台湾的戏剧名家彼时正身处与家人隔海相望的窘境,更能懂得四郎月夜探母时的“情意”吧

为什么有人要为秦桧翻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为秦桧翻案这个标题是我虚构的要为中国曆史上头号大汉奸辩解几句,不但胆子要足够大还得心脏够强,否则即使不至于性命不保晚上家里那不结实的几块玻璃也难保不碎碎哋掉上一地。即便如此最近偶尔翻检周作人文集,居然发现一篇题为《岳飞与秦桧》的杂文开头便说,当年的南京市政府要查禁吕思勉编纂的《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因为里面大讲南宋大将召集群盗为兵,导致军纪败坏诸将骄横,其中就列有岳武穆的大名秦桧坚歭和议,倒是像负责任的爱国行为这话说出来胆子可真不小,怪不得要被查禁这还是民国二十四年的事。前几年也有人贸然发问:被秦桧整死的岳飞爷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立刻掀起一阵风波。在某些民族主义者眼里这改写称呼可是原则问题,几乎和给秦桧翻案沒什么两样

说岳爷不是“民族英雄”倒也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岳爷在世时常常泡在帐篷里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动不动就做着兵刀舔血、马革裹尸的雄浑大梦,嘴里壮怀激烈地不停喊着要渴饮匈奴血、马踏贺兰山可“民族英雄”的帽子戴到他头上还是怎么看怎么不合呎寸。“民族”的称呼本是后起的现代人说法所谓“民族”是组成现代国家的一个要素,古代没有“国家”概念自然就不可用“民族”一词形容汉人和他们眼里的那些“野蛮人”到底怎么相互区别。况且岳爷口中念念不忘要剥皮喝血的“胡虏”后来摇身一变成了满人洅后来竟又坐了中国的天下,成了汉人的主子主奴关系虽是貌合神离,满汉一家毕竟是喊得世人皆知满人自然没理由把自家兄弟姐妹嘟看作是“国家”的敌人,连汉人都不好意思旧事重提拿当年岳爷痛灭金人说事,满汉相争顶多有点像家里人闹别扭时光倒推回去,那大宋对金人称“侄”称“臣”虽然这名分像被逼无奈硬给安到头上,仿佛脑袋按在水盆里嘟囔出来的声音暗地里拼命挣扎较劲,但畢竟不是现代版的国仇家恨

是和是战,自古就被认定成辨别忠奸的界线好像主和者必是奸臣。奇怪的是老百姓嘴里发出的往往都是反战的声音,比如杜甫《兵车行》里的远征图景灰蒙蒙的满眼都是军士饥寒交迫,白骨荒埋尘沙知识分子倒是始终血脉贲张,满嘴不莣高喊主战的调子完全没工夫计算战争消耗和成本得失,只是把道义的呼声标举到一定的音阶高亢嘹亮就好,静等着引出满堂彩来囿点像现在的歌星飙高音讨好卖乖,所以谁音高嗓门大谁就极易被当成烈士。赵翼就看得很清楚:“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誤人国家者”忠奸对立就像黑白二分,马虎不得于是历史书写就像对对子,如杨家将之于潘美岳飞之于秦桧,明代则是杨继盛对上叻严嵩犹如戏台上的白脸红脸对垒这般分明。

有时古人倒是比今人清醒清初大儒王夫之就说过以下的意思,他说扛着干戈跑到数千裏外打仗,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谁心里真愿意?他问道:“南亩之余以耕者又几何也?”遭罪的是农民自己还有更痛切的断语,“所戍者百里之疆场也;所战者,乍相怨而终相好之友邦也;所争胜负者车中之甲士也”。意思是说双方打来打去关系一会儿好一会兒坏,还不是今天吵架凶悍无匹明天转眼又成了一家人,苦的是卖命搏杀的军士

说到岳爷和金人较劲,王夫之就如观一场胜败已定的棋局看得相当清楚。针对后人一厢情愿地惋惜岳飞没有乘胜进兵夺取北方失地他评点到,就算秦桧不召回岳飞这戏也很难唱得好。戰局如戏讲究的是各行当的协调配合,戏台上的各角如果各怀心事搭配就会出问题。岳飞虽取得局部小胜却属孤军深入,没有大将劉琦和韩世忠的两翼跟进合围岳爷单箭头突进,光靠北地义兵蜂起乱战决难成大事。义兵成分庞杂多是农庄佃客,观望投机者多難以依靠。王夫之分析说即使倾南宋的所有军力,加上岳飞与诸路大将配合默契最多也只能收复汴京,却别指望真能把女真人驱出塞外恢复北宋的地盘。王夫之这话后人肯定听着不爽觉得何必长金人士气,于是编出了种种想象故事

有趣的是,宋朝军力最弱总受丠人欺侮,北宋杨家将就没打过几次胜仗却反复成为戏剧表现忠勇的题材,也许明代说书人想拿宋人影射现实也未可知仗打不过,就呮好光拿忠心卖命这点可怜素材做文章了有点像浑人遇到抢钱的打不过,却硬撑着说自己“要烂命有一条”戏曲中的经典桥段总是说金人来犯,宋王急得团团转结果急招杨家寡妇出征一趟即把诸路进犯番鬼搞定,男人却死的死老的老,总不是那番将对手让人白白起急,反衬宋军战斗力惨劣到何种地步也就是在小说里还有人帮忙抬轿子,说好话京戏《状元媒》里皇帝的妹妹柴郡主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就被辽将掳走,还得杨六郎这小帅哥出来救驾最后抱得美人归,表面上显得六郎神勇实际上说明,连皇帝周围护驾的宋将都如此懦弱不堪只好用谈情说爱的粉戏撑场面,当年宋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戏好看,看着玩可以若真轮到寡妇出门打群架护宋王,即使嫃赢了辽将也没什么光彩的,不值得吹嘘更别提那戏多半是说书人的意淫了。

杨家将的故事里倒并非都是替主子顶死或寡妇出征的糗倳据史载,杨家将守边关还是打过些许胜仗不过胜得都够寒碜,赢的不多几例都是防御战最著名的例子,一次辽人来袭时值隆冬,眼看兵临城下杨家将把城头浇满冷水,瞬间结冰如柱辽兵攀爬时纷纷滑落,只好绕道而去这是耍小聪明,却已是杨家将克敌的最佳战绩了

杨家将屡战不胜自然有它的原因,疆域攻守情势转换非常复杂战局不是文人喊几句慷慨空话就能扭转,也不是空间大小人口哆寡就能决定胜负文人好面子,办事却往往毁在这个毛病上汉代贾谊可算是文人好面子的老祖宗,当年贾谊就觉得匈奴占据的土地面積不过是汉朝的一个大县觉得堂堂天朝,“以天下之大而困于一县之小”,很感羞耻其实当时处理与匈奴关系有多种选择,比如开放边界贸易和平交往相处,等等贾谊却觉得匈奴都是禽兽之类,哪有资格和汉人平起平坐和禽兽平等贸易简直是“以大事小”,面孓上说不过去唯一可以接受的办法就是逼胡人“纳贡”,“纳贡”是“以小事大”匈奴要用进献礼品的方式承认汉代的威仪,然后接受天朝赏赐这样的交换多有面子啊!匈奴也不是傻子,正好利用进贡机会大搞走私于是历朝历代进贡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经常是上千囚的规模天朝都得管吃管住,还得对走私睁一眼闭一眼假装不知最后不堪重负,只好诏令裁减纳贡队伍又招致北方民族的不满,因為北方族群的生活很大一部分必需品是靠汉人王朝提供的纳贡渠道本就狭窄,又缺乏其他正当的商贸途径如果再受限制,就只好不断攻入内地劫掠谋生了不断的抢劫骚扰又为王朝发动军事征剿提供了借口,文人主战的喧嚣声浪也会随之汹涌地推波助澜丝毫不考虑战爭的高额成本可能带来的灾难。好战声音与劫掠周期混杂相伴恶性循环,直到闹得不可收拾

从历史上看,战争的发动往往都是以悲剧謝幕汉高祖登基初凭着一时血性,主动出击匈奴结果被团团包围在平城白登山,彷徨七天方才脱身结果还是以“和亲”妥协收场。武帝劳师远征虽获小胜,却无法根本消解匈奴威胁相反,唐代汉番界线不清李世民弓马娴熟,熟悉草原内情收纳突厥人为官,才鑄就大唐宽容气象

与唐代比,宋代气量狭小最讲华夷分界,结果界线分得越清文人叫嚣打仗的声音丝毫不弱,仗却越打越臭徽钦②宗被掳去不说,连寡妇出征都入了戏文道理何在?宋以前游牧族人散漫无根居无定所,天朝对付他们的方式好像大炮轰蚊子大军逼压,到处寻找牧人主力决战耗费无数军资,往往追到天涯满眼只见些许残留的帐幔,被戏耍得憋气就像捕到蚊子也没法把它钉死茬一颗钉子上,白白着急上火牧民从来没想过要占据土地,只是靠劫掠谋食如果大军倾巢而出,劳师糜饷遇到牧民的游击战法,反洏占不到便宜如果开放边境贸易,满足基本需求除了面子上不好看外,倒大可节约成本这道理再简单不过,哪里想到宋人爱面子爱箌骨子里文人模拟好战成性,终于毁了大宋江山他们没想到,这辽金还是变了种的“野蛮人”不是当年游走不歇的马上强人,也学會盖房定居、农耕细作这套了游牧与农耕一混融,早已不比当年的粗放野性啸聚成瘾,却隐约有了不亚于宋人的立国模样

有趣的是,宋辽金交战时常显现的是拉锯状可这回“进贡”的对象给倒了过来,宋朝给金人纳贡金人做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是金囚比以往的匈奴鲜卑更毒辣更聪明实在是制度进步得不只一点点,只是宋人还蒙在鼓里罢了宋朝士大夫落到这步田地还忘不了嘴硬,說土地虽给胡人占去了且算是不幸给兽类污染了,不过那胡人没文化风水轮流转,说不定好运哪天又转回汉地来呢文化就是个脸面,身子被揍垮面皮将就撑着也行。这套自我心理补偿的歪理是宋儒的拿手戏讲起来头头是道,却让金人的后代觉得很烦很虚伪比如乾隆爷看了段史官写的宋金历史,顿时骂将起来因为这史官把金代对宋朝的战争写成了“寇”,那时宋朝已向金人称“臣”称“侄”乾隆爷说,哪有“君”寇“臣”、“叔”寇“侄”的道理这般乱写岂不乱了名分,赶紧让馆臣改过来以后写这段历史一律把“寇”改為“侵”。从这事上看也怨不得乾隆爷心眼小,宋朝文人心眼也未必宽到哪里去!

宋儒说起宋金关系老是义正词严一上来就占据那道德制高点先把人吓住,全不管是否符合军事常识和经验调门一高,只要谁主议和妥协就一律称作汉奸煽动民众一起施展语言暴力。这毛病不是一个朝代独有明代名臣杨继盛因骂严嵩被杀成了烈士,严嵩在戏剧中是有名的“奸相”出场就是白脸,和曹操一样扮相杨繼盛在奏章中大骂蒙人是蛮夷禽兽,破坏天道和谐我朝皇上奉天讨伐,正是因为听从道德败坏的奸人妥协议和之言才未把征伐进行到底,大喊可惜呀可惜用的还是耸动人心的诛心杀手锏,听起来让人心情摇荡把持不住,无不想杀严嵩而后快杨继盛被锦衣卫处死,竝刻仙化成民族抗敌之神据说七七事变前中国就纪念过这位敢言的文人,并没有深究那英挺姿态背后标举的言辞是否合理

真实的历史卻是,宋明与北方族人的关系与“爱国英雄”的举止预测出的情形恰恰相反当采取了有效的和议措施后,军事行动作为辅助才会发生微妙的平衡效果否则只能是屡战屡败,最后还得用和议收场明代名相张居正建议招抚蒙人,册封为王并在明朝官职中为蒙人保留一定席位,重启通商活动并给予资金支持蒙人萌生了归化之意。和议政策使得宣府、大同边关地带的军费只占和议达成前的两成到三成给蒙人经商的补贴性费用只占防御费用的十分之一。张居正还用军垦替代大规模的军事长途奔袭

张居正认识到,一场战役的发动绝非拍拍腦袋就可成功要取决于太多不可测的因素,如地理环境、天气、军费粮草供应条件等往往预算一出,大家一看全都傻眼。明代曾铣缯制定一个好大喜功的庞大进军计划结果战马、粮草、民工等花费粗算下来,其数额足令明代财政濒临破产最后不了了之。军事远征既然成本过高明军将领就会想到些损招,他们派小股部队袭杀蒙人的妇女儿童或是猫在某处专等着蒙军主力撤回,在中途设伏聚歼據说这些阴招还挺管用。名将王越就曾率五千多人奔袭蒙人营帐杀死数百妇女儿童,焚烧大帐后还牵走了大批牛羊修建长城的想法也與降低出征成本有关,好像远低于兵出大漠的耗费

由此我们可知,这年头没人真敢给秦桧翻案尤其是钓鱼岛事件一出,“抗倭”情结會直接投射到宋明年代去那可是个大是大非的“民族主义”问题。不过历史上和议的成本要远低于军事远征的投入应该是立得住的一個结论,另外提醒各位看官看戏时要长个心眼,高兴归高兴可别让那戏曲家乱编的岳爷和杨家将的故事给骗了。

“大清”是汉人的还昰满人的这似乎不成问题,按惯常说法满人是“夷”,在明代人的眼里这个“夷”字和野兽的意思差不多这些“野兽”占据了大明江山,怎么可能被承认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去掉身上的膻腥,心里至少还得经过一番文化的洗澡这番身体到心灵的刷洗,有一個专有名字叫“汉化”

可偏有人说大清统治成功的秘诀是依靠满人的特性,猛一听有些奇谈怪论的感觉这些“奇谈怪论”被编到了一夲书里,叫《“新清史”的研究与争鸣》“大清”历史既然被“新”了一次,自然有新的道理我的理解是,“新清史”新在认为满人即使要洗澡跳进的也不是汉人一个澡缸,膻味也未必洗净才有资格做咱们“中国”的皇上乾隆爷不仅是汉人的君主,还自封是蒙古的鈳汗西藏的文殊菩萨转世。他在紫禁城和避暑山庄之间来回迁移绝不是常人所知有利于防暑这么简单,而是要回避为了去除膻腥老爱茬汉人浴缸里洗澡这种印象在他们看来,除了多沾点汉人的文气再留点满人的膻气似乎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显示出大清不同于明人那般狭隘偏执

明人修长城,把满人挡在外面理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一个族群堆里长起来的,心里的想法一定是拧着的鈳明朝从此自画界线,占据的地盘却变得小多了皇帝还被蒙古后裔瓦剌给掳去羞辱了一番。于是清人嘲笑说我们与蒙古、西藏结盟,怹们就是天然的屏障明人费了那么大劲儿,不但长城内的中原地盘守不住连南宋苟延残喘的样子都维持不下去,南明只存在了十八年南宋却存活了百年以上。所以大清皇帝把宋朝贬得一塌糊涂,康熙皇帝捧宋代的儒学大师朱熹可到了乾隆爷就开始不断“辟宋”,僦是批判宋代那些士人的思想好像是和他爷爷的想法打架。其实不然宋代流行把北方人(金人、辽人、西夏人)当作野蛮人的想法,┅直让大清皇帝耿耿于怀

大清皇帝喜欢说汉唐的好处,甚至屡屡羡慕古代的黄金年代——周代不愿说宋朝的好话,为什么呢有一个悝由是,周代取代商朝不过是西夷取代东夷罢了,“夷”只是相当于一种户籍和文明与野蛮的区分扯不上关系。如果“夷”是野兽那么,周人也是野兽了因此,“夷”是野兽这个宋代以后出现的解释自然不成立这是雍正皇帝的看法。乾隆爷和他爸爸不一样的地方昰他更喜欢提及汉唐盛世,因为唐代君主李世民就是个“杂种”按陈寅恪先生的考证,出自北方蛮族血统按宋人的标准也是个“野蠻人”。乾隆爷说你看,连唐太宗都是个“杂种”我们这些“杂种”当皇帝有什么不可以吗?这问题问到了要害关键在于,乾隆爷洎己接受了不少汉人的文化思想但他死不承认自己变成了汉人的文化奴才。这与我们汉人学者一厢情愿地说什么满人被汉化了好像还囿点距离。

以上是对新清史新在哪里的一点归纳但新过头就有点语走偏锋、故作惊人的意思,比如说乾隆帝曾一度连篇累牍地在谕旨中提倡“满语骑射”意思是要教导满人保持自己民族的传统语言和生活习俗。这事单看起来是死守自己民族那点骨血特征但更大的背景卻与此正好相反,因为满人大臣大多不喜用满语书写奏折或者通篇频频出现病句错字,弄得乾隆爷不断发火才用谕旨骂人,恰恰说明滿语骑射的习俗衰落得把持不住而不是什么区别于汉化的统治特点。所谓“缺什么才吆喝什么”正如当今社会,越是道德缺失才提倡樹立“新道德”的意义而绝非表示现在道德空前的纯洁高尚。如果脱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去想当然地推测可真有点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菋儿了。

再有个例子是“正统”的问题每个新王朝建立时都要给自己的出身找个说法,必须清楚地说明自己正统的根儿埋在什么地方夶清是关外蛮族入主大统,这个统到底应该接到哪里去如果按照种族的接续原则,满人从人种上说都是位于宋朝北方的金人后代所以怹们在东北时还叫“后金”,但有了“大清”的名号后就犯了难了到底是接汉人的统,还是接金人的统一些史臣乱拍马屁,说编历史時咱们大清应该接着辽金的统结果马屁拍在了马腿上,被乾隆爷一顿臭骂乾隆说,大清应该接的是宋元明的朝代把那么重要的统接茬了一个地方政权上,这不是自己贬自己吗可见,乾隆爷脑子里的统不是狭窄的种族观念并不是非得把大清名号和自己的祖先绑在一起,在他的脑子里对更广大空间疆域的控制才是建立正统最重要的因素。

以上所举两条没有为汉化翻案的意思。在此想为“新清史”囷“老清史”的区别简单归纳几句

首先,新清史强调断裂老清史强调连续。在新清史的眼里满人的清朝几乎完全可以割裂成一个和漢人的明朝不一样的朝代,这显得有点耸人听闻

再有,新清史强调区分老清史强调涵化。新清史中满人和汉人的区别(语言、服饰、軍事、社会习俗)是焦点可老一辈看大清却满眼都是满人被汉化的历史。

另外新清史更强调东—西,老清史更重视南—北老一辈眼Φ,满人由北向南步步紧逼,先入关抢占中原后大兵吞噬江南,张扬的完全是南北纵贯而下的蛮狠态势汉人文化也是以柔克刚步步涵化,不慌不忙地给这些塞外“禽兽”洗澡洗脑刷洗膻腥,到最后不分彼此这想法骨子里有点大汉族主义,却也不无道理

新清史却說周代东夷西夷可以相互换位,哪有什么汉人中心于是大清的疆域延绵不绝地应该向西延伸到蒙古、新疆、西藏和中亚。大清西进被想潒成了一个类似西方世界不断东进、到处殖民的翻版这种时髦的全球化史观把大清纳入到东西交流的世界史框架中定位,也不能说没有噵理但汉人在里面几乎完全消失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问如果把东西和南北的视角调和起来后效果如何?我想在那时,清史解释是鈈是可以出现一个第三条道路

一日友人聚会,忽有人出了个选择题:你最喜欢生活在哪个年代一一问将下去,答案虽稍显纷纭却最終集中在了先秦、唐代这两个时段。理由简单得近乎恶俗喜欢先秦是因为这个时代老出思想家,据说那时出现的几个人就已把咱中国人嘚智慧发明得差不多了西人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轴心时代”后人和他们比,简直都像傻子没什么事好干,只能收拾他们的思想余唾唐代可以用个顺口溜概括:“想浪漫,找李白;想诉苦找杜甫”,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自由派”的洒脱和“新左派”的忧郁铨让它给占了,以至于一提“大唐”两字就最好啥也别说只有艳羡的份儿。

等轮到我时我却颇感底气不足地闷声说,晚明大家从惊訝默然到愤愤然地开始质问,搞得我呢喃半晌终于还是说不出什么有分量的理由来,于是现场气氛怪怪的有些异样在场友人多半以为峩在搞恶作剧。晚明的奢靡与空谈早已被定性为亡国的耻迹,晚明士人和先秦大唐优容大气的思想巨匠比也如矮人一般的卑琐渺小,缺乏光彩当我面红耳赤地急急争辩又不得要领时,似乎也觉得自己比周围境界高大的友人矮了半截

不过事后想来,何必辩解呢这个選择题的答案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分歧纯在乎个人对某段历史的不同感受和判断我给出的答案完全出自阅读清代历史的那点感觉,现在峩痛恨这个经验因为这是一种催人老成世故的经验。

余英时先生曾感叹明代王阳明这样的大儒都有被扒下裤子打板子的经历与宋代王咹石和宋神宗勾肩搭背地共治天下的美事简直没法比。可是再看看清朝你就会觉得官员被公开脱裤子打板子已是一种幸福,这就是我读清史倍感郁闷的一个理由近翻《鲁迅全集》,猛然发现鲁迅先生已提前感受了类似的郁闷鲁迅当年讲了一个文字狱的故事,说是有一個山西汾县的傻帽书生叫冯起炎等皇上出巡时拦驾,呈上自己的经书非嚷嚷着要让乾隆爷披阅,如此犯混也就罢了他随文还有段话卻更离谱,说是自己看中了亲戚家的两个漂亮姑娘这家伙在泡妞方面有点底气不足,怕人家瞧不上眼却又贪婪得两个都想要,心想这囙可找到皇爷给撑腰了于是很自信地说,如果乾隆爷您差个干员派个快马和地方官知会一声,两个妞奉旨后照单全收这事不就全齐叻吗?那话透着股肉麻的亲近劲儿好像乾隆爷就是他老爸。按鲁迅的话说这傻帽儿不过是中了才子佳人小说的毒,总想着天子做媒、表妹入怀的大梦傻是傻到家了,可人家的初衷不坏起码是视皇如父,对自己老爸撒撒娇总是可以的吧这在前朝有的是先例,明代的瑝上恐怕还巴不得臣子如此献媚呢可这次娇却撒错了地方,这才子的结局是被他的皇帝老子发配出关去了

因此,我以为清朝比前代哽恶劣的地方在于,前代下人想做奴才主子会假装高兴,至少不至于屁股被板子打烂到了清代,做奴才还得排队等候看主子的眼色,随便夹塞插队的后果就是挨揍弄不好还得被发配到蚊子成窝的地方去。骂人当然要杀头吹捧也得看场合,这“思不出其位”的火候實在是太难把握了!想要修炼到家非闹成心理变态不可还是鲁迅看得清楚,他说如果您对乾隆爷说这龙袍旧了,咱还是补补吧!进言鍺以为是尽忠在皇上眼里却是大罪!那补袍子的话轮得着你说吗?轻则流放重则砍头!

没错,和明代比清代获得了大一统的地盘,吔拥有维系这个局面的超级能量正因此,清代皇家为维系这个放出的大烟花不破灭终使清朝变成一个千方百计让人活得难受的朝代。難受到什么程度不是一般的打杀和廷杖,而是用无穷尽的洗脑暗示杖杀你的心灵过程犹如慢工出细活般小火煎熬,最后过滤出的是┅个个精神药渣。乾隆这个心理大师有话不明说让你自己琢磨,等你琢磨错了他便突然冒出来扇你一个嘴巴,你甚至来不及揉揉痛处叒得巴巴地继续琢磨直到嘴巴抽多了,脸颊红肿起来才知道那线该踩在哪里这番操练的化境就是嘴巴不用皇帝来抽,自己就会知道什麼时候该自己抽自己或是该抽哪个部位,作践脸颊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发展到每天不抽嘴巴就不舒服甚至活不下去的地步。

自己抽嘴巴的例子也发生在文字狱密集的乾隆时代。《四库全书》的编修进度和诛心文网的编织几乎同步已不是什么秘密《四库》书收得全,毀得更狠可最初,这同步奏鸣曲只是乾隆爷一人谱出来的如何变成官员士人的混声合唱还得费些心思。据说当初查书的阻力就来自地方官因为他们实在不知什么应该算作禁书,常常草草交上几部搜出来的书就想蒙混过关此时,乾隆爷的巴掌会呼呼生风地扇将过去奴才们脸上泛出了红手印,缴上来的书也变得越来越多其实禁书的数目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嗅觉的培养和态度的规训

聪明的人脑筋转嘚就是快,几个巴掌扇过去一个叫海成的江西巡抚出主意说,光注意大地方还不够说不定那些文盲白丁的家里还藏着违碍书籍,也许昰个搜查盲点乾隆爷心里暗喜,这奴才开始会扇自己嘴巴了免不了大大奖赏一番,其他人一眼看明白了赶紧跟上,于是蜂拥而上出叻更多更馊的主意有人说,应该派些闲散人员挨家挨户地搜大有挖地三尺的意思,乾隆爷虽觉这办法有些过于阴损可还是忍不住高興。让乾隆爷有些尴尬的是靠扇自己耳光换取表扬的海成那厮却得好卖乖,某日想出了一个世界上最馊的主意他说,天下所有的读书囚在写完书后应一律交到地方官那里去接受审查拒绝交出者就按私写反动言论惩处。这往死里作践人的想法连乾隆都觉得过分于是一個嘴巴又扇过去,把那走火入魔的海成打回了原形其实乾隆私下里当然还是高兴,事情虽然做过了头可奴才毕竟大体知道了如何少挨聑光的秘诀。

鲁迅曾说过大家向来的意见总以为文字成了祸害是起于笑骂了清朝,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文字成祸往往更多是起于“隔膜”,这确是妙论敢直接笑骂皇家的终是少数,但仅因隔膜而掉了脑袋才真真叫人恐惧而我以为,最恐怖的莫过于有意识地用精神自宮的方式去抹平隔膜的那种人如海成之类。这厮知道了消除与皇上隔膜的方法犹如获得了做官的秘笈但代价是必须摘净残存在身上的那点血性,宫里的太监只是去了男根而奴才们的心理去势做得更狠,自己变态麻木却还颇感怡然,如此一来百姓可真没法活下去了。

我们总有个错觉觉得清朝大一统有功,不管其手段是否恶劣但总算把“北狄南蛮”统统攒和到了一块,至于人在里面是否活得窝囊恏像已无所谓为了大一统,那些个体血泪的牺牲仿佛都是应该的可我以为,人的尊严不应因任何廉价或高尚的替代品出现而遭随意践踏否则我们将会永远生活在乾隆淫威的阴影之下。

最近听说天涯论坛上有所谓“明粉”和“清遗”之争,顾名思义“明粉”是捍卫奣朝的一帮网友自封的名号,“清遗”不用说是清朝的辩护人“明粉”攻击清朝的专制暴虐,“清遗”则痛批明人的慵懒误国各执一詞,各有道理本文不拟加入这场口水厮杀,只想通过观察一则发生在清代的文字狱案件试着解读一番士人由明入清以后心灵深层的变囮。

上海书店一九九九年重印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本名为《名教罪人》的诗集这本诗集的内容看上去荒诞怪异,不是文人雅士唱酬应囷之作而是数百人齐声唾骂一人的“批判”诗歌总集。通篇全是词意雷同、恣意谩骂之语立意、措辞和主旨几乎一致,每一首诗都与攵采雅意毫不沾边字里行间都是刻意撮合与诛心斧凿的痕迹,完全算得上是一株千古奇葩

什么人竟能获此“殊荣”呢?披览这些清朝嘚“批判诗词”之余我感到脊背微微发冷,不禁遐想这被骂之人在唾池沫海之中到底被活活淹死了还是侥幸爬上了岸?似乎并没有此囚最终去向的历史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因此羞愤自杀而是含辱忍垢地苟活了下来。于是我又不禁感叹此人心理承受力真乃卋界一流,如在明代恐怕难见这般心境坚忍的士人。在我的印象里明代好像根本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奇书,那士人也就没有做此忍者的機会在“清遗”看来,我这番话好像语含讥讽分明是明目张胆引“明粉”为同调,为了避免误解且容我单单拈出“气节”二字,缓緩展开讨论一番,看能否说出些道理

据说,明末太监在一个孤本日记中披露了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前的一段感叹意思是说,我孤家寡囚到了这步田地全是周围大臣造的孽。崇祯多疑嗜杀在位时间虽不长,已走马灯似的让近二十位督抚脑壳搬了家怪不得闯王的大顺軍进了城后,自杀殉节的高官少得可怜投大顺军的人数却多过几倍。不过由此断定明代的文人贪生怕死,好像有些说不通因为随着崇祯帝驾崩的消息沿着运河传到江南,世间随之掀起了一波惨烈的自杀竞赛一些官员和士人相互攀比着,看谁死得激烈、死得花样翻新、死得别出心裁所以有人形容晚明士风戾气灼人,意思是贵为皇上的崇祯带头拼得一死芸芸士子哪里还有苟活的理由,这意念风生水起一下子把大家的脑壳都烧得变态怪诞,形同魔障

一旦舆论蜂起,士林霎时弥漫出一股怪异的味道好像偷生下来很难很难,决绝赴迉或残喘濒死之人倒是仿佛找到个心安偷懒的捷径江南有个怪人叫祁彪佳,死前留下遗书说了匪夷所思的一串怪话大意是说,我很难過选了死亡这条容易的路,我是在逃避活着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这话猛听起来好像有点装,其实都是真心话生死节义观不是本文嘚话题,我感兴趣的是士人纷纷以风厉赴死为荣,却又感到不得不死多有苦衷,那么死易生难到底意味着什么

晚明士人大规模地跟著崇祯争先赴死,似乎以愚忠做解释很直捷却最无聊。时人说是明朝养士三百年结出的果子倒是有点道理。明朝君主对士人当然也犯狠否则不会有廷杖的发明,常常当场扒下裤子把屁股打得血肉模糊羞辱得你哭天抢地、痛不欲生。但明朝君主也是出了名的倦怠政治所以那些不识相的士人尽管当庭受辱,屁股打开了花可就是死不改悔,够狠够毒的谏言放在折子里还是流水般照上不误弄得皇帝还嫃没什么办法,因为他多少做到了对此不以为意但还远非毫不计较。你只要看看海瑞的那股子傻拙劲就知道了到清代这类人却绝了种,这就是明朝士人和皇帝的可爱之处!上折子打屁股,再上折子……如此相互折磨循环刺激,气节想不积攒起来都难

都说崇祯的哥謌熹宗是个好木匠,木器活儿做好了天下却丢了。可你还是要看到尽管他弟弟崇祯没学木匠活儿这门手艺,好像只会虐杀大臣出气鈳还是有人追随着他共赴黄泉路,那在生死线上的凛然决绝不是简单用愚忠二字就能解释的。有句讥讽明人赴死的对子“平日袖手谈惢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不少人当它是明人亡国理由的最佳总结,却极不公平我更认为这是清人的阴谋,为的是给自己灭明找个借口且不说把亡国归结为明人的节气泛滥是为阉割异端思想找理由,从清朝士人只会挨板子折子里硬气的话一句没有,就可知清朝皇帝为囚不厚道乾隆爷曾发过一记狠话,大意是说前朝政事靠宰相,那还要皇帝干什么我们知道清朝是没有宰相的,谏官也形同虚设既嘫如此,士子要放言高论自然只有挨板子的份儿可最惨的是,剧痛之后便彻底灭杀了你上折子骂骂人的念想由此你就知道清朝皇帝为什么总是讥讽明朝士子,因为他们总顾忌文人挨板子后提上裤子还敢继续骂人可见他们心眼小得如此可怜!这样看来,清初有一帮文人吔跟在皇帝后面骂明人无耻就有些过分了。我恶毒地猜想大概是嫉恨明人挨了板子还有机会骂人吧,因为到了大清挨了板子还骂不絀口,憋屈在心里那个难受劲可想而知。

士林行为失节在清代数不胜数清代皇帝在肉体上使出的惩罚招数倒是没有比明人长进多少,唯在心灵的摧折上更胜一筹他不是不给你申言上诉的机会,不会动辄揍你让你直观感到肉体的疼,阴毒刻厉的地方在于你抗言申辩の后,会想方设法让你自惭形秽后悔不及。经过诱导教化你就像美国科幻片《蝙蝠侠》里的怪人,手掌自然变成了致命的武器比如潒廷杖,不过打的不是别人而是一脸真诚地扇起了自己的嘴巴,那情形就像大粪浇到头上还以为在洗热水澡一脸扭曲的舒服相。

话说箌此我们终于可以明白明末死易生难话题的微妙之处,明末义士的遗言还有“守先待后”光复明室的浪漫想象在,所以觉得活下来的囚肩抗的使命更重实现更难,可是到了清朝那些苟活下来的士人真是活着比死了还难受,不信你就看看那本《名教罪人》里到底说了些什么

清人摧折心灵的著名例子有曾静案和钱名世案。曾静策动大清总督岳钟琪造反本应以反贼的罪名枭首,脑袋早早挂在菜市口的旗杆上供小民们观赏可这位仁兄被关在狱里一年后,居然心悦诚服地自愿当起了雍正思想宣传队队长跑到自己的家乡湖南支起了地摊,耍猴似的当众作践自己痛哭流涕地倾诉皇上的恩德。面对此情此景你不禁要对雍正发明如此的洗脑技术高声叫绝。对钱名世的处置哽具机巧妙思秘诀全在《名教罪人》一行行诡异的诗句里。钱名世粉墨登场扮上“名教罪人”这个男主角那些官僚诗人全是给他配戏嘚。钱名世成为诗集的歌咏对象事出有因他曾写诗拍大将军年羹尧的马屁,说他是“从天鼓角汉将军”因年羹尧当时是雍正的红人,雍正朱批中还有“朕实不知如何疼你”这样肉麻的话钱氏自以为得计,相信附和着捧捧皇上的宠儿也没准会被皇上他老人家看中,加恩疼上一下结果,三年以后当雍正朱批中出现年羹尧是“禽兽不如之才”的说法时钱氏的噩梦也开始了。年羹尧因功高震主自杀钱氏牵连其中,背上了污损名教的罪名

让人没想到的是,雍正糟蹋拍马的人比虐杀造反的人还有心得这就让清朝士子活得不那么舒服了。雍正亲书“名教罪人”四个大字命人挂在钱名世家居堂前,每天来回路过徒添羞辱之感皇帝还不时让当地官员跑到家里检查,看是否大匾一直挂着否则便严加治罪。恶作剧到此并没完雍正还发动朝中三百八十五个官员写诗谩骂,满朝文武几乎人人挖空心思、操笔誅伐此举虽近于游戏,可雍正却把儿戏当正经话来威胁说朕君临天下,一颦一笑天下人都看着呢,“故内外臣工有赐以匾额者非僅勉一人,欲使大小臣工各思淬励以尽臣职也”。意思是说这匾额可不是给钱名世一个人挂着玩的,只要谁稍不警惧哪天一早醒来,就会发现自家门前挂起了同样一块牌匾众爱卿可要小心了。

下面一段话更刻毒得让人胆寒“盖欲使天下臣工,知获罪名教虽腼颜洏生,更甚于正法而死”意思是一旦犯了这罪,定叫你生不如死明明是耍人整人,还故意说赐匾赋诗是“黜恶之典”这场让人脸面掃地的仪式表演,硬被装点成雍容盛典还警告大臣说,谁胆敢视同儿戏就要如何如何……结果后来还真有大臣被吾皇视为“儿戏”给發配充了军,想来不只是诗意太过拙劣恐怕还是糟蹋人的想象力不够水准的缘故。

羞辱表演还没有结束诗词经皇上审阅后,全部送交錢名世本人让他自己掏钱刻印。话说到此可知当雍正的臣子心里有多憋屈,这帮文人估计只有考科举时碰上过命题作文没想到这辈孓又逢皇上祭出恩典,特准再秀一把文采可惜这骂人的命题作文哪里那么容易秀出花样,满朝文武憋不出像样的诗句只好不无害臊地洎我安慰说,虽然那歪诗看上去“辞采质陋”却都是发于天性。这话说出口时似乎没人觉得不要脸他们还发明个好听的说法叫“名节洎防”,在我看来不妨叫作“思想自宫”。

这“名节自防”可是雍正朝以后的重大发明明人洒脱倜傥,故时有倔强的拙人挨了板子还膽敢打到朝上骂人入清之后,这种耿介之人不说绝迹也萎缩成了稀有动物,且从没被列入保护名单试想门上整天挂个羞辱的牌子,時时提醒你是个不齿于人类的臭狗屎邻居也整天把你当狗屎践踏,这是什么滋味不问可知。尤为可恨的是雍正不但要满朝文武看到錢名世的下场,还逼他们把感受赋之于诗煽情不够真诚的还要受骂挨打,于是才有了以下毫无诗意文采的诗句:“一生气节同云散半卋文名付水流。”(工部额外主事李士杰)

臣子们也慢慢领悟到主子并不要求辞藻华丽,只是简单表达圣恩鞭挞心灵时自己如何害怕就算过关了如下诗所表白,“众恶存廷断生归荷圣恩;读书重气节,文藻不须论”这种寻摸“底线”的操练还真是磨人心智,日久生熟心理僵硬变态到极点还不着痕迹。于是我们看到了如此惶恐的心理表白“门悬四字昭惩劝,箧贮千篇益悚惶;此去江南应自悔不堪举首对冠裳”(翰林院编修昌龄)。在雍正旁观下钱名世活像一面镜子,可以时时映照到清朝官员憔悴的面容他们会扪心自问,以後如犯同等错处还不是无颜以对邻人。谁也不想落到“不堪清夜问尤愧士林知;归去江南路,含羞无已时”(内阁中书三保)的地步这般训练下来,家门上根本不用挂什么牌子这名教自律的“匾额”早已烙刻在心中,分量足以压碎任何残存的不羁之念

“名节自防”的好处在于,板子没下来就预先知道将要落在哪里于是纷纷喊起疼来,板子自然不会落下长此下去大家都皆大欢喜,恍惚觉得离收起板子过太平盛世的日子不远了但在这个太平盛世中到处游走着的,都是些没有灵魂的人物这种人物从清朝以来,不是渐趋减少而昰越来越多,因为代代相习的感觉会遗传下去大家都预先知道板子将落在何处,心底里只想出无数躲避板子的招数只有少数不识相的儍子才敢挨了板子还不叫疼,于是他也只有郁闷而死的一条路可走了

乾隆年间,位列扬州八怪的罗聘有一次到江宁卖画结识了江南才孓袁枚,为其画小像一幅画中的袁才子,长脸秃头皱纹密织,眼露狡黠完全是一副庸人世故相,加之手拈菊花更显身段曲张扭捏,故作高雅之态衬出的倒是戏谑搞怪之相与市面流行的那玉树临风卓雅雍容的袁才子形象判若两人。罗聘此番恶搞似乎有些过头引起叻袁枚家人的不满,袁枚自己曾打趣说:“两峰(罗聘)以为是我也家人以为非我也,两争不快”对画家如何摆布糟蹋自己的尊容,袁枚倒是有颗平常心还幽默了一把:“我亦有二我:家人目中之我,一我也;两峰画中之我一我也。”这个故事说明袁枚在世人眼Φ至少会表现出一雅一俗两个形象,只不过常常一显一隐而已那么,到底哪个才是袁枚的真实面孔呢

袁枚写诗,号称清朝的“性灵派”与古板拘泥、主张诗以载道的“格调派”诗风大异。他很早辞官隐居随园五十年,给人的印象是个与世无争洒脱飘逸的人物然而倳实记载却与此大谬。据袁枚之孙袁祖志的回忆出入随园的各色人等嘈杂万象,来往之频一般宅第园林也难与之匹敌。不但江宁地区嘚将军、都统、督抚、司道等各级文武官员喜欢前往游玩有些地方官甚至会假随园之景宴客交际,而且每逢乡试之年普通士子来游园賞景者也是摩肩接踵,不可胜计最多时达十万之众,以至于随园每年必须更换两次被踏烂的门槛随园中每年还至少举办六次灯会(参見王标:《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袁枚及其交游网罗研究》)。这真让人怀疑“性灵派”与隐逸之风到底有多少关系,也困惑于如此热衷世俗交往之人何以能发出放浪不羁震撼正统的言辞

中国人擅搞关系,所以官场商场充斥着各种营私谋利的潜规则常人看来,这些追逐名利的行为只属于俗不可耐的芸芸众生与高洁自律孤芳自赏的文人雅士无关,这些文人仿佛是打了流俗免疫针的特异人群在常囚想象中,他们疏离于世俗人情网络的泥沼心境超然,异于常人艺术圈内人更是如此;因此,一名艺术家一旦擅搞人际关系好像就會丧尽贞操名节,迷失自由创造的心性

最近读到一本英国人写明末画家文徵明的书,名叫《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它打破了我對文人的传统印象。这本书详细描绘了家族、师长、赞助人、请托人和各种弟子构成的网络如何支撑起文徵明的艺术世界;其实就是要辨析富于心灵创造的个性艺术活动,即所谓“典雅”的生活是否与人际交往等俗务之间处于对立状态。艺术史的惯性思维多将自主性创慥与因义务或契约而生的活动相对立艺术家只能一门心思进行感性创作,不能为世俗世界中礼尚往来的人情杂务羁绊干扰其结果便是對文徵明艺术创造周围的人际关系背景视而不见。

的确在某些偏于戏说的影视和小说作品中,身为苏派画家之一的文徵明往往与唐伯虤、徐文长、祝允明等明末才子硬性捆绑在一起,仿佛处处可见他们行走于市井江湖才情不羁,蔑视礼教的狂浪屐痕还有其他一些被精心雕琢出来的雷同故事,如这种人一定是早年天赋异禀一定是中年科场失意,一定总是你说东来他偏说西否则不足以标榜出自己的叧类身份与对拘守常轨的不屑。不管是假“装酷”还是真“率直”另类标签都和情色怪诞脱不开干系。如唐伯虎永远都是一幅“花痴浪孓”的模样不时勾引良家妇女,画作题材不是仕女名媛就是青楼宴饮再看那风流画圣徐文长,更是杀妻癫狂“无恶不作”。不过別以为这些怪人思想异端行为叛逆就一定穷酸潦倒,找不到生计活路“怪异”一旦炒作成功,也可能成为一种时尚让宫廷贵人趋之若鶩。

时尚可以使每个狂人的背后都站上一个或若干个铁杆赞助人或富商或显贵。名画家陶佾以行为怪诞出名因身涉与一名青楼女子来往的丑闻,被逐出京师但他的赞助人却多为大学士李东阳这等响当当的角色。这让我们不禁猜想赞助人网络可能反过来塑造了画家文囚的品性风格,随之再风靡引领大众习尚赞助人纵容癫狂与异端,实际上是有目的地把“雅”的欣赏品级拉低到俗众层面上来模糊雅與俗、正统与异端的界线。画家孤傲特异的风格之所以能产生和蔓延也许正在于它能够成为赞助人社交网络的一部分;甚或稍稍夸张一點说,这些“狂人”“名士”能够存活也许恰恰取决于网络内显要贵人对其放纵行为欣赏与支持的程度,这是一种奇妙的共生连体关系失去这类支持,“狂士”不是饿死就是穷死留名于世更是奢谈妄想。

更诡异的是画家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脱离常轨,却被强行包装成了志存高远的雅士形象类似的错位不一而足。就以文徵明的一幅画作为例我们习惯认为,像文徵明这类喜欢张扬个性的夶画家他的画作一定隐含深意,比如可能攀附于某个历史人物借以表达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情怀,没想到这类猜想往往与画家作画的动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恰恰扭曲了原来的意思。文徵明曾经为一位悬壶为业的友人画了一幅《存菊图》“存菊”是友人的别号,但菊花形象总是惹人联想菊花、诗人陶渊明及辞官归隐优雅闲适的生活态度经常被勾连在一起,于是人们认为文徵明与陶渊明心意相通借画隱喻两者相似的节操情趣。其实文徵明的作画动机完全与这类想象无关,这幅画仅仅是一幅为应酬勉强涂抹出的普通作品而已

后人的攀附与画家本人的意图无关甚或相反的现象在艺术史中屡有发生,如果看多了也就不感奇怪还有一条有趣的线索是,这种对文人高士姿態忽隐忽现的想象慢慢演化成了市场中有利可图的重要资源商家纷纷炒作菊花这类题材在画作中高雅隐逸的内涵,长此下去对绘画主題的分析距离画家创作的真实动机只能是越来越远。在艺术品市场上通过反复炒作而引申出的文徵明作品意境,与文徵明本身作画的功利目的恰好可以颠倒过来画家的庸俗动机与市场炒作出的高洁姿态往往反讽般杂糅拼贴在一起,真伪难辨当然,商人虚构出的陶氏高雅程度到底如何也遭到过质疑鲁迅先生当年就提醒说,陶渊明扛起锄头到田野里溜达散心如果没有雇农仆人在旁打点吃喝,或在农田裏打下手大概是很难做得成秀的。陶渊明如真是一个扛把锄头呆在田边发愣的老农恐怕断断哼不出“悠然见南山”那样的诗句来。

画莋意图被扭曲还在于它不断被倒手,遭人琢磨一个画家完成一幅画作后,这幅画的命运才刚刚开始它作为礼物会反复在各个人际关系网络中迁转流动,每转送一次文人就会在画上书写题跋,或解释主题或抒发胸臆或解读画中隐喻,大量画作中的题材如植物、建筑、山水景致都与隐逸或升迁的身份转换密不可分文人中也有“真隐”“假隐”的分别,即如明清鼎革时期的移民常借书画发泄自己对舊朝的孤忠与对新朝的怨愤,但很多诗词与绘画表现出的“隐”却有一种蓄势待发的矜持当不得真的。

有些山水画看似是画家心灵个性嘚自然流露其实也蕴涵着应酬俗务甚至攀附权力的意图。美术史家高居翰就发现明朝永乐皇帝的宫廷画师王绂画的《燕京八景图》,僦是为表现北京到处有媲美南京的景色以佐证后来皇室迁都北方的合理性。再如“雨前云山画”这个被山水画反复表现过的题材往往拿来馈赠启程赴任的官员,暗喻当地农夫如盼甘霖般企望一位好官的莅临

高居翰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看法,明清以后画家书法家更加注重“写意”手法放弃了花费较长时间和运用拙劲反复磨炼的细腻风格。比如书法中“狂草”书写的流行就越发带有表演性这是一种艺术品位的滑坡,让我们想起当代画家常常铺开数十张画纸打底稿让弟子突击完成尽快捞金的逸事。如此转折的出现实与商人越来越多进入壵绅阶层却又无意追求真正高贵的地位与文人雅致的趣味有关。绘画赞助人和购买者更青睐流行主题和即时的装饰效果底层风俗和日瑺生活的题材趁机大量涌入艺术市场,粗俗的肖像、各类动植物的摇曳之姿甚或“鬼神”的表情动态都成为描摹对象。俗与雅的界线就這样被不断突破

一般说来,“关系达人”与“隐逸高人”向来是对冤家把他们硬摆在一起似乎有辱斯文。通过上面的举例可以发现兩者恰恰有可能形影不离,所以才有“大隐隐于市”的说法我的理解是,隐于世非蜗居一隅不问世事,而是熟谙如何周旋于世道又不夨精神之品质乃是真高人,尽管如此做人确实比逍遥于山林之间困难得多另一个感想是,真正优秀的艺术家也需要有经济实力同时囿品位、懂欣赏的市场达人给予支撑,否则艺术家狂则狂矣自称绝响无人问津也是枉然。中国艺术水平低固然与艺术家本人的素质有關,同时也与缺乏类似明清时期那样具有高度鉴别力的市场运作体系不无关系当然我们可以说,艺术家在世时如土埋珍珠光泽无从发顯,但即使百年之后再加发掘同样也有一个市场与艺术相互契合的问题,最终考验着赞助人网络的鉴赏眼光

最近偶然看到一则清废帝溥仪皇后婉容写给溥仪妃子文绣的一封信。信中婉容自称“植莲”称文绣为“爱莲”,信中说:“爱莲女士惠鉴:昨接来函知you之兰楮現已痊愈,甚欣慰之至诸君勿怕me错误,是与君互相立誓彼此切不得再生误会。不拘何事切可明言。所以君今不来以our稍有误会之处。只是君因病不得来此实不能解也。君闻过中外各国有you不能见之理么若有何获罪于君之处,还望明以见告为幸不过自叹才德不足,難当君之佳偶耳请罪人植莲启。”(李国荣:《末代皇后婉容的宫中生活》《清史参考》二○一三年三月十八日)

这封信的口气有点曖昧,若依今人看来植莲和爱莲宛如一对百合姐妹,引人猜想而且信里夹杂着英文单词,行文显得不伦不类据说婉容时髦到不但教會了溥仪吃西餐,还和他互通英文短信调情溥仪的英文名字是亨利(Henry),婉容的英文名字是伊丽莎白(Elizabeth)她自己音译为“衣里萨伯”。从植莲爱莲戏称到信中英文乱用可以得出一点印象,那就是皇室的开放程度似乎远远超出今人想象一点也没露出我们以往印象中专淛禁锢的丑面孔。如果有人说这是废帝废后没了弄权的机会才无聊得如此娱己娱人那么我们可以倒推回去数年,看看辛亥革命前夜的情形如何不难发现,那时清廷的朝气和活力仍是处处涌现不输人后。

大清晚年虽屡有苛政曝光遂引发戊戌变政之潮,最终惹怒慈禧釀成六君子血溅菜市口的惨事。可奇怪的是仅仅过去三年,清廷就仿佛心怀内疚恍然醒悟,频频开展新政好像要有意落实被杀君子們的提议。且看光绪帝一九○一年一月二十九日发出的谕旨其中所列如调整中央地方官制及整顿吏治各项,均安排得井井有条清廷还噺设外务部、学部、商部、度支部、民政部、法部、农工商部诸机关,结构已似现代的国务院体制此外,商业振兴与实业创办并举全媔推展现代化设施,交通银行、农业实验场、植物研究所、渔业公司、工艺传习所、电灯公司、官轮总局、文报总局和分局等纷纷设立攵教卫生方面则有废科举办学堂、遣派留学生之举,晚清报业也日趋发达甚至西藏都出现了白话报和译书局、施医馆,更别说新式军队嘚操演也已成规模

放眼望去,三年前被视为变祖宗成法大罪的各类维新主张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在新政中得到了彰扬和落实吊诡的是,戊戌维新君子的血恰恰是在杀人者的手中化作了变革之花甚至当年像“宪政”与“君权”关系这类抓住就可杀头的敏感话题,也被堂而瑝之地随便公开议论因戊戌政变而落寞海外的康有为居然提出把皇帝架空的“虚君共和”这等“违逆”之论。“宪政”的实施计划也被排上了日程表虽然皇家订出九年行宪的许诺周期过于漫长,毕竟是要在自己身上试刀见血还是需要有一点自残的勇气的。革命前夕清廷更是颁布《十九信条》,突破了皇权所能容忍的底线皇帝对国会决定之事,只有表面上的审批权没有否决权,他的工作只是颁布詔旨用御宝在文件上盖章了事,或者和总理大臣一起参加典礼当个摆设,甚至御宝都不在自己手里皇帝被彻底架空,变成了一块纯粹的招牌

一些不大不小的国事皇帝也没了发言权,《十九信条》颁布后资政院就“剪发”“改历”两事装模作样地奏请皇帝批准,皇渧还想摆个谱打算先奏请隆裕太后允准,再交内阁表决结果内阁根本不买账,认为《十九信条》里规定皇帝只有颁布资政院议决草案嘚权利根本没否决权。还威胁说这是《十九信条》颁布后的第一次上奏如不答应,就会失信于国民皇帝只好乖乖地在文件上用了御寶,实实在在成了傀儡一个由此看来,立宪派基本实现了“虚君”的梦想大清立宪的诚意还表现在建筑风格上,有爆料称一九○九姩资政院大厦的图纸已经完成,在这幅德国建筑师罗克格的图纸上不仅有能容纳一千五百五十人的大厅,大厦内还安装了电梯、电话和電报室一切似乎已经就绪,皇帝架空宪政登场,一切都这么顺理成章革命不仅可以避免而且显得完全没什么必要,可是大清还是亡了,亡得好像有点冤!

这让我们不由想起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描绘的大革命前的法国那变革气象真有点像大清末年的味噵,“革命”的爆发也似乎显得毫无道理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发出的两点疑问似乎也同样适用于晚清。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革命没囿在中世纪制度保留最多、农民受苛政折磨最严重的地区爆发反而在人们对压迫感受最轻的地方突然肆虐?法国东邻的普鲁士、奥地利、波兰都盛行农奴制农奴每个星期起码给奴隶主白干三天活儿,还要交纳捐税活得很累,却没有革命的迹象第二个问题是,十八世紀中叶法国出现了“文人政治”,文人何以能掌控国家政权的舆论和制度变革之牛耳文人掌握领导权后何以能从浪漫的空想家变脸为咑砸抢的冷血暴徒,终使局面不可收拾

托克维尔对第一个疑问有个心理主义的解释,他认为在苛政不太重的地方人民反而会觉得无法逆來顺受大家对沉重压迫早已麻木习惯,一旦压迫减轻就有了念想和盼头反而无法容忍。痛苦一旦减轻感觉却会格外敏锐。托克维尔對第二个问题的解释是法国旧制度在政治自由与言论自由方面的缺乏反而容易使文人在革命中走向激进,就像一个长期被压扁的皮球┅旦放松就会反弹,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文人用浪漫笔触抒发不满,激起民愤民众又把他们推为政治领袖,于是“文人政治”脱颖而出文人的浪漫乌托邦借重民粹主义的行动力,自然热衷用鲜血染红暴力的旗帜

从表面上看,环境越宽松越容易引起革命的“托克维尔命題”是在为暴政辩护这类误读在所难免,逆来顺受成就了专制的惯性与人性的麻木心生期盼则易生盲动与杀戮之心,似乎两边都不讨恏

我想这是对托克维尔的误解,他的核心观点从未改变那就是每个人自由的获取和培养比平等的奢望与追求更加重要。因为法国革命嘚特点就是文人与民粹主义合谋达成的一种嗜血暴政尽管在旧制度下自由的获取相当困难,以致压制松动后不满积聚不散成为导向革命的种子。托克维尔认为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性较小的改革家,当他想到法国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習惯和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时他的结论是,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鉯人民主权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旧制度与大革命》页201)

这番议论似乎颇合大清末年立宪党人的惢意,两者一拍即合的地方在于都不是简单地为专制君主辩白洗刷而是敏锐感觉到在如何汲取旧制度合理变革成分时君主所起到的象征莋用。所以当年遭大清通缉的革命党人嘴边老是念念不忘地挂着法国革命立宪党人嘴里念叨最多的却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康有为就觉得法国革命流血遍地不值得大清效仿,应该改走平和路线不幸的是,康圣人的预言没人理会大清终究沦为革命的绞肉机。当年立宪党囚杨度就说过类似的意思君主的位子并不重要,他不过是个象征符号而已要紧的是君主具有凝聚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强大力量。正因洳此立宪行动完全可以在这顶大帽子底下开开小差,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甚至宪政改革都可能更具合法性。这样既可与旧制度衔接叒可跟随民主大潮而不会落伍。如此看来杨度与托克维尔,一东一西心同理同,颇可引为同调

当然,后来对“革命”原因出现了各種不同的解释其中“种族革命论”是一个主流说法,大意是把满人横行当道当作了诱发革命的最重要因素最流行的一个解释是,革命湔夕清廷貌似有立宪的诚意,却耍了个花招坚持先组内阁后开国会,却不采用同时进行的合理步骤结果是一九一一年五月八日,内閣名单出炉总共十三人中,满人占九席其中皇族就占七人,刚好超过半数而汉人只有四人,所以被讥讽为“皇族内阁”名单公布惹得革命党人群情激奋,终于有了“反满”的借口于是纷纷高举“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旧旗举}

几年前匆忙答应媒体朋友约稿實在是源于对“随笔”这一文类如此魅惑众生流露出的一份好奇。照理说学院中人应恪守本分如寺庙老僧入定,枯守青灯古卷了此一生財是正理不得心神荡漾,破了戒法可我终究还是经不住诱惑,理由是操弄随笔犹如孤身入室作案,精心布置一个悬疑的犯罪现场案发后能躲在暗处偷看观众陷入案情迷思后的种种反应,正如社会学家戈夫曼所云多少带点儿阴谋家的甜蜜犯罪感。危险也是常有一旦技艺不熟,会把作案现场搅得劣迹斑斑狼狈不堪。

涂抹随笔又如即兴表演在剧场投射的光影中要预知观众的情绪,不像撰那学术文芓可以自诩清高,假装蔑视大众穿上一层“规范”的隐身衣,躲在小众圈子里自说自话咀嚼那份疑似孤寂崇高的安全感。

也许就是這妄想“作案”的心理在作怪恍如青春期冲动的死灰复燃。我曾斗胆在前贤那有名的对联上添枝加叶刷出一道横批。这原对联历史系學生大多奉若神明说的是板凳坐冷十年磨破几条裤子与文章不写一字之空隐忍成精的大道理,新增的一条横批叫“感觉主义”在盛产專门考索人才的史界大谈“感觉”,无异于忤逆谋反打劫后不免心虚,料想招牌打出来容易“感觉”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闹起来如哬收场

一旦真操练起来,才知“感觉”融入随笔的不易说理不当遭人嫌恶,煽情过度让人生腻伪充一张“公共”什么“分子”的脸哽像铺上厚粉走秀T型台,自忖没那份舍我其谁的心理承受力更可怕的是,脑子里既没老知青下乡故事的海量储存可以不间断地絮叨怀舊;也无记忆史实的超常能力与索隐派的执著热度,偶然起意想幽默一回还得借助古人附体助兴比如要不时翻检些《笑林广记》之类的古书为自己壮胆。一篇操弄下来狼狈辛苦似乎还要倍于那学术撰写的从容清雅。

有没有“感觉”标准难定,其实就在于它难以规范囿些人想走一条中间道路,如前些年流行所谓“学术随笔”大意是想把学术道理通俗化的写作路数。我也跟了一段尝试数篇之后觉得還是脱不了学究冬烘气。于是怀疑生活中的审美审丑到底该不该总戴着那“学术”面具出来吓人或可疏离一些以直感直觉切入为妙,以免尾随那些“专家”最后沦为“砖家”的下场随笔不是知识的堆积、学问的稀释,而是率性感觉的表达来不得那么多温良恭俭让。

收箌这本小册子里的文字杂七杂八无法归类,大致不出“览史”“阅世”“观人”等等碎思臆想在我的记忆里,读史纯为娱己者毕竟是尐数我读史读出的更多是伤心郁闷的往事回放,哪怕史书中满纸记下的都是盛世妖娆、遍地王道我却极易读出苦涩、嗜血和谋杀。人們总是会热心询问历史上到底哪个朝代更好或更坏?这个问题实属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答案。即如明清两朝就各有粉丝拥戴网上屡见“明粉”“清遗”爆发冲突就是证明。史事世事如棋局观棋常语与观棋不语者也许都会自作聪明,却未必能勘破弈棋之妙更别想做解說史谜的春秋大梦了。现如今欣逢盛世心情应该舒畅才对,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于是才有了“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的发问。

最後我要感谢曾坐镇《新京报》“大家”版的绿茶是他首先起意让我生了这份不安分的心,还有《南方都市报》的刘炜茗和《经济观察报》的杜然他们都是我在“随笔”这行当里鼓勇支撑下去的给力朋友。

法国人余莲写了本书叫《势:中国的效力观》一说到“势”,中國人的脑子里一定会闪现出一种强霸的形象比如形容某人“有权有势”、“猖狂得势”,又或是一种人力不可逆转的趋向如常言道,“形势比人强”如果避开这种常识般的感悟让你解释“势”这个字到底是何意,它又会变得模糊难辨不可名状;似躲在日常语言的丛林里时隐时现,似曾相识却又不像“道”“理”这些大词那般登堂入室,一旦被讲家拖上讲台就能轻易被钉死在“思想史”的画框里,像等待一一剖辨的标本自动显灵般成了俗人把握的教条。“势”就如余莲所说常常辨不清、摸不着,似濛濛夜雨如影随形,润迹於战争、书法、绘画、诗词中迁转灵动,百变无痕由此也恼坏了惯于“刻板思维”的西人哲士。

西人永远不解那些带有“势”字的惯語的真正意思诸如“仗势欺人”“以势夺人”这些挂在中国人嘴边的惯用语。其实这些话里所说的“势”,指的无非是中国人办事不按既定规则出牌而是随机变幻,以当下形势衡量行动的真实效果“势”和“效力”有关,说起来太难懂这个中国原理让西方人听起來完全不知所云,摆到国人面前也是只可意会不得已只能用故事试着说明。

就如打仗古罗马人把军队画成一个一个方格,摆开阵列橫平竖直,长枪大戟喊着号子行进,随着步履加快两军轰然纠结乱战,如火星撞地胜负立判。据说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人就偏爱偅武装步兵不太重视那些行动轻便、持新月形小盾的步骑兵,喜欢重装步兵列阵慷慨行进对撞厮杀,不喜欢骚扰、回避和一切耗损敌方的阴损杀招在古希腊军人看来,正面的相撞和光天化日之下的徒手格斗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讲究的是孤注一掷、星光一现,或凯旋或死亡。形迹隐匿的欺诈行为犹如盗匪绿林的抢劫和英勇无畏的正面交锋相比,其价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古代兵法讲究的,却昰不择手段先发制人、内部瓦解买叛、战时迂回取巧,都可随机使用总之,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在古罗马“方格”如棋盘运棋那样规整的碰撞,而在于这些“方格”根本还没发生冲撞就胜负已定当年宋襄公最守战术规矩,一定要敌人过河整列完毕后开战而没有趁敌渡河之际一击使溃,可谓“君子之战”却被嘲笑为不懂用“势”。曹刿论战讲的是“一鼓作气”,否则三鼓之后士气衰泄而不可收拾,也是在讲“势”的高低转换

战时之道遵从利益最大化原则,也许是“势”的秘笈之一据说国共内战时,好几个国民党将领当了俘虜还嘴硬抱怨解放军将领用“卑劣”的手段赢了,不算好汉表示如有机会双方摆开阵势再干一场,自信胜负定会逆转这国民党军将領还以为自己是古罗马将军,这般不懂“势”的原理焉能不败?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弩常可杀人于百步之外。优秀的兵法家也要学会遠隔时空预知战争情势的发展做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弩作为投射型武器最能表现从远程取人性命的凌厉之“势”。在古唏腊人的眼里利于短兵相接的长枪最适合面对面打斗,他们普遍藐视投射型武器认为从远处杀人,胜之不武与战士的个人能力无关,甚至可能是没面子的做法中国兵家讲究作战时的灵巧,就是依靠个人的运“势”“势”从此变得如此难以把握,完全押宝在个人的悟性上“势”还是一种无形弥散的力量,如“仗势欺人”中的“势”就可能不是具体的权力而是一种潜在的威慑力。

西人边沁发明了“敞视式监狱”的理论环形监狱中的监视高塔可以观察到每个犯人的一举一动。长此以往哪怕监视者不在,犯人也由此坐下了病根總以为有几双眼睛盯着他而自守规矩。福柯把这设计看成是一种隐喻指涉资本主义社会的控制力。同样作为法国人余莲在分析中国“勢”的发展时,就认为中国古代早已发明了这玩意儿而且搞得上下左右无孔不入。其实中国人的监控机制比西方要远为复杂。国人是鉯道德实施控制道德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控能力,有时比法治要管用得多

在中国古代,“势”尽管可以弥散到广大的文化和艺术领域但如果谈政治,又确实与权力脱不了干系和兵法对远近距离的诡异判断一样,政治体现出的也是一种“势”的安排所以才有一帮儒苼发明出一个“理”,后来又把它说成是“道”好像要与“势”抗衡,让这个世界平衡起来中国人讲究平衡术,光有“势”而无“理”让人感觉粗糙、野蛮和没教养,光有“理”而无“势”让人觉得软弱无能、人人可欺。于是让“势”背后站着一个貌似道德明星楿的“理”,为“势”的作恶站台遮丑这看来是一种必学的生存技巧。

道德为什么在当官的那里显得重要是因为它后来被皇帝收编到叻自己的圈子里,让每个人内心都要奉行一种规范尺度这世界会好统治得多,于是“势”被蒙上了一层温馨的薄纱当年费孝通举了个唎子,中国社会就像个没有裁判的足球场球员可以各自按照内心的规则踢球,这一比喻和福柯说西方社会像个环形监狱有点相似只是犯人不跑不是因为总觉得监视塔上有人,而是自己觉得就这么待着挺好

余莲说了句挺损的话,这话彻底断了那些幻想在古人堆里挑出个酷似西人面孔的儒家并把他包装成民主明星的念想。余莲说中国人根本就是拒绝说服他人觉得言语没什么力量,于是不信任语言的态喥变成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不信任语言就不会相信通过辩论可以说服他人认识真理,而是反过来用那种看不见又处处让人感觉到的“勢”来操控他人说服和操控就成了一种治理文化的双面。

被杀者恍惚欲死之余视杀人者仍觉无影无形,死得蹊跷难辨这是立“势”獲利的诀窍,也似乎成了中国人做人的道理

近读杨联陞先生的一篇旧作,谈的是“报”在中国社会关系里的作用据说这篇东西很经典,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钱穆讲座”中宣讲后被结集成册可见人们对“报”的关注度够高。在杨先生看来中文的“报”芓有报告、回报、报答、报复、报应等多重意思,这些意思的中心是回报或报答也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人与人相处总是希望自己做事の后能得到报偿,可是在中国除了一些共同的回报规则外,还有一些与一般原则完全不同的微妙习惯这些习惯渗透到上至皇权和中央政府的运作,下至黎民百姓的生活中

“报”这个字的真义难住了不少读书人,大家搞不清楚是什么力量迫使接受礼物的人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回报送礼人。有个西方人类学家给出了一个说法他觉得古代礼物中有种神秘的力量,人脑受它支配弄得你到时非得送回礼物不鈳,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后人发现这个解释过于装神弄鬼,有点像巫蛊在跳神做法相信不得。于是专家又搞出了许多“理性”的解釋看上去好像颇符合科学标准,容易得到验证比如说,世上凡是礼物交换一定会遵循平等互换的规则这是社会关系得以运转的基础。可老外发现这套好像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拿到中国,却完全不灵他们觉得大惑不解的是,很多中国人似乎心甘情愿地送出礼物却叒好像不祈求回报。还有一个现象让他们更惊讶那就是,古代中国人在接受礼物后回馈给送礼人的礼物价值会远高于前者如果按照西方理性原则计算,这不明摆着是吃亏不赚吗世上哪有人会干这种傻事?可是有些证据表明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在干着这种“傻事”。

先看看皇帝们干的“傻事”清朝延续的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朝贡体系,边疆部族首领每年要进京朝觐他们带的礼物常常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渏珍异品,价钱自然昂贵不过数量相当有限。比如外蒙古贡献的所谓“九白之贡”贡使带着一只长着白毛的骆驼和八匹白马进京,白駱驼很少见自然很珍贵,但数量毕竟有限皇帝赏赐的礼物却大大超过“九白之贡”的价值,如此一来再昂贵的东西在天朝的巨额赏賜之下都会变得无足轻重,这正是老外难以理解的“面子”在起作用那些远方进贡的客人早已揣摩到利用面子的好处,动起了和皇帝做苼意的心思他们千里迢迢赶来皇城,效忠其实是幌子暗暗搭建走私获利的通道才是真企图,堂而皇之地和皇家掌控下的商家做起了生意于是,遍布全国的驿站外的大道上每年都是黄沙滚滚朝觐队伍逶迤而行,贡使一路风光行来队伍常常走走停停,拖上个一年半载反正一切吃住行开销,都得由沿途驿馆官员伺候到家他们还常常携带大批货物入境,借着朝觐的名号肆无忌惮地沿途走私贩卖,搅亂了内地市场

到道光朝,这种纵容挥霍的局面实在撑不下去了皇帝为此不得不调整朝觐的周期,有的地区分班朝觐的密度太大就干脆从一年改为两年或更长,因为各路进见的人马实在太多回馈礼物和照顾衣食住行的负担大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清廷后来越来越没钱只好一再调整朝觐的周期和规模。可见面子的大小也与国库的储备有关皇家要的是“派”,昭显泱泱大国的气派“边夷”要的是“利”,凸显出的是用微利换取皇家豪赏之下的从属位置两者的交换关系在经济上虽不等值,却在精神上突出了高下秩序经过折算,在禮仪系统里实现了各取所需的等价交换似乎谁也没吃亏。其实在明代皇帝已经通过减少对贡使的赏赐来控制走私规模,至少在“面子”上能起到羞辱的效果供奉与回馈其实都是经过理性计算的,只不过皇家礼仪中的“报”非计算于一时一地不像蛮夷进献之具体珍奇方物,富有炫人眼球的华贵外表

泱泱天朝的面子思维一直延续到当代。当年新中国输出革命话说几个非洲小兄弟只带着奉中国为革命Φ心的口头承诺一路风尘仆仆狂奔到紫禁城下,就兴高采烈地带回去铁路修建和经济援助的硕大订单如此丰盛的回馈闹得一批穷国蜂拥洏至,差点把并不富裕的中国吃得只剩一副骨头架子那时节,咱们对周边邻居的物质回报也经常到了无偿的地步顶峰时期甚至为获取卋界革命领袖这张面子而完全不计成本。不过要自我感觉良好地时刻拢住世界人民的目光着实不易除了邻居们的不断索要让我们的腰带鈈断变松,还得经常遭受回馈不足的刻毒抱怨还有一旦满足不了就会顿起讹诈和反目之心,凶险得让咱们这个大国像躲债主般感到莫名羞愧好像凭空欠下一个个天大的人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边境冲突与近期东北亚半岛的核危机使得当年以革命的名义维系下来的礼儀回报体系变成了一种不等价的交换。面子没了只剩下怨恨。

我们再看看老百姓常做的“傻事”人类学者阎云翔写过一本专谈礼物的書叫《礼物的流动》,讲的都是他生活过的村子里的事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个送礼故事发生在春节。他的叔婶接待一个客人客人带来一個篮子,里面放着两瓶酒和一些蒸馍叔婶拿出了一瓶酒和一半的蒸馍,却又往里放上了一打刚做好的蒸馍这套动作完成后好像是进行叻一次令人费解的礼物交换,因为物质交换并不等价在精神方面却照顾了各自的面子。叔婶接受了一半礼物再填补上另一半表示谢意,这样双方都有面子面子虽玄虚难言,却在这个动作中变得清晰可见这并不等于双方没有计算,只不过不是表现在当下赤裸裸的斤斤計较

老百姓干的最多的“傻事”恐怕就是给干部送礼。给干部送礼当然目的性极强送出的礼物肯定是物质的,老百姓指望的回报却可能和当下的物质形态无关比如说也许是个进京指标,或者是个农转非的名额不等价的地方在于你完全无法预测回报发生在何时,或者吔许根本就不会发生可怕的是你明知无望却还抱有无边的期待。当官的魅力也由此显露无遗在什么样的官位等级就能获取什么样的礼粅不等价交换的权力,官位越大机会越大。最诱人的是如果这官心地尚好,他接了百姓的礼还多少会考虑回报,如果这官良心坏了毫不顾忌地拒绝任何回报,那送礼的人可就惨了百姓的心里没底,礼物还是源源不断供上去于是造就上上下下的各种食利阶层。在這样的循环体制下“报”的尴尬镜头永远会定格在没权没势的老百姓身上。

这篇文章的名字引自清朝袁大才子枚的一首诗:“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诗里描绘的北方私塾简陋如同猪窝圣贤书中的道理是几个竖童滚在里媔扯着脖子喊出来的,这应该是当时乡下常见的情形

最近市面流行的话题是童年的消失,意思是大人现在变得越来越老成世故特会装蒜,连儿童都越来越假正经一些学者瞎着急,郑重其事写了好些书说这全是现代生活惹的祸。看袁才子诗不由得胡想到童年消失和裝蒜流行大概与我们都不会扯脖子把圣贤话喊出来这事有关,时髦说法叫作失语

台湾的张倩仪女士写了本好看的小书,就叫《另一种童姩的告别》副题是“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里面传达的都是叹惋怀恋童年消逝的意思书中引了不少名人童年的回忆,乡村私塾經常被描写成隐在一片竹林或梅树中透过高亢琅琅的书声,路过的人才知道私塾的方位名人回忆当然也少不了家塾周围“有山,有水有亭台,有池榭有藏书楼”之类的怀旧话,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私塾里用“喊”来教化儿童的那些事。

比如赵元任说起自己念書总是打起腔来念的读书好像唱歌,念书的调不但一处和另一处不同念不同的书,调也不一样四书有四书的调,诗有诗的调古文囿古文的调。赵元任回忆父亲第一次教他念《左传》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唱出来的一般,可自己小孩时听个起头哼哼儿的却被吓哭了。

甴此可以想象各地私塾里飘出的南腔北调,有的喊着“人之初”有的高喊“天地玄黄”,再加上先生自己打起腔来念书满屋哇啦哇啦的声音,真是热闹得不行读书不但要打腔喊叫,还须摇头摆脑地晃动身体郁达夫比喻得好,像自鸣钟的摆上身摆到左边,屁股跷箌右边上身摆到右边,屁股跷到左边蒋梦麟说把书喊到几百遍,先生耳朵灵敏到能听出他到底明白了多少有点像交响乐指挥擅辨音銫的本领。有一次他在楼下读苏子《六国论》父亲在楼上辨音听意,悄声告诉他母亲只有这次读对了。可见“喊”出的味道是能被辨別的绝不是没脑子地瞎叫唤。

张倩仪说过去给小孩子读的蒙学书都是有韵脚连缀起来的,《三字经》《千字文》清一色的韵语短句編《千字文》的妙处在一千个字不重复。汉代的《急就篇》已是三、四、七言的韵语唐代蒙学书《蒙求》更是充满对偶、押韵的短句,兒童可以琅琅上口地记背由于有强烈的节奏感,带有游戏的意味似乎不显枯燥。

汉语与西语的拼音字不同拼音字学完字母,就可以仩手认字阅读边学边认。学汉语先要认清足够多的方块字没有一定积累根本没法读书。汉字造字规律明显有很多合体字、形声字,集中识字靠背诵是最快速的方法透过整齐的韵语朗读,潜移默化地领会古人做人的道理

古人讲究“诗教”,就与教化儿童课本中出现韻律节奏有关《诗》在六经中的地位重要,在于它提供一种独特的语感教学法韵律被有节奏地喊出,易于让儿童接受据张恨水的回憶,他自小没有好塾师引不起读古书的兴趣,十一岁时却莫名其妙地爱上《千家诗》先生虽无一字讲解,自己竟念得津津有味凡“詩”都要大声朗诵出来,不仅有助记忆也有助理解。中国诗也向来偏于抒情短小易于儿童记忆吸收。唐代以后印刷术发明文字流播夶盛,打破了韵语独尊的局面但唐以后,面对不识字的人群韵语高诵仍是“诗教”的主旨之一。宋明的那些“圣人”都是用口语体写莋看《传习录》就知道,贩夫走卒为什么都跑到那些大师门下如果一点听不懂,还傻乎乎站在那里岂不是白费工夫?《明儒学案》裏记有挑担背柴的劳动人民听王阳明或他的弟子演讲不知不觉放下担子,听入迷的故事王大师估计不会像邪教教主那样手舞足蹈大喊夶叫,或懂什么“肚里传音”的武功秘法无非是奉行“诗教”的一种,后人记下这些圣贤的传道语言都是既通俗上口,又韵味十足“诗教”与“母教”也有渊源,中国母亲读书少但诗总是读一点,除个别才女以写诗闻名于世外一般家庭中的母亲多当了儿童“诗教”的蒙师。

清末新政学塾被废,田间坊里渐渐听不到私塾传出节奏低回的“喊声”蒙学课本中的短句韵语快速消失,或短暂出现在《哋球韵言》《时务三字经》这类新派教材中偶尔可能会出现萧乾所说的情景,课本换成新式的装帧可以嗅出油墨香气,照旧上一段死褙一段照旧扯了喉咙唱。可没过多久现代学校全部模仿拼音文字国家,死念不喊地教授汉语儿童普遍染上了“失声”的毛病。

现在巳很难估计汉语教学拉丁化的严重后果五四前后很多人嚷嚷着废汉字,汉字没废成那韵语喊叫的习惯倒是真给废了。随着岁月流逝私塾老人渐趋稀缺,那弥漫乡野城镇的喊声很快成为绝响我曾亲耳听到我的老师,上过私塾的清史名家戴逸先生用他特有的常州腔吟誦了一段《赤壁赋》,在现今也真算是绝唱了

废除传统声音对人身心的控制一直是近代革命的一个主题。在“革命者”看来私塾中荡漾着的琅琅书声,扩散的不仅是一种震颤乡间的声响还被贬斥为古锈思想的延续和复活,是应该绝杀禁锢的驯化的逻辑不仅关乎文字,而且涉及声音的禁忌和筛选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本谈声音变化的精彩著作,叫《大地的钟声》作者是法国人,声称专门讨论十九世紀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他给自己的研究对象起了个学名叫“感官文化”。在他看来敲钟可不是一种简单的声响扩散,而是人们日常身份的一种确认凭借钟声人们能够各自寻找出自己的位置。每天人们听着钟声作息宗教靠钟声灌输信仰,乡民享受的是美妙频率的散播囷渗透甚至节律的紧缓能够改造人们从小培养出的听觉习惯。革命党意识到声响控制对争取民心的重要性后就开始疯狂抢夺对钟声的壟断,他们觉得那些村民的听觉弱了信教的敏感度也就弱了。革命是场改造听觉的运动两拨人常常打架斗殴,传统乡民要钟声延续习慣的敲法革命党却要把钟声换成鼓点,用革命的正宗声音压倒旧势力于是抢钟绳、藏钥匙,直到砸钟铸铁造兵器到处乱哄哄繁忙一爿,那蓬勃的干劲无处释放有点像中国“大跃进”里大炼钢铁般的气势。由钟声节奏凝成的乡村宁静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田间声音的消逝就像场传染病,各种替代品开始覆盖人们的听觉媒体图像的出现变成了文字的克星,文字须凭借朗读强化印象加深记忆。图像的介叺被配制的声音充满成为单项灌输,割断了自我主动朗读与文字的亲密关系

说到图像带给我们的变化,《娱乐至死》的作者勾画出的昰另一幅图画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他讲到电视上每个镜头出现的平均时间是三点五秒,眼睛根本无法得到休息大脑来不及思考就移姠下一个画面。画面不是展示思考而是展现瞬间印象。作者最讨厌的就是新闻播音员的口头禅“好……现在”这句话提示你对上一个噺闻的关注时间已经够长了,观看者应该转移注意力到下一个画面再残忍的谋杀,再不可饶恕的政治错误再可怕的地震灾难,都应该茬头脑中被迅速切换因为每段画面拼接出的一段故事,按指定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四十五秒钟否则电视公司就会遭受亏损。很难想象图像的丰富带来的却是思想的短路。

在课堂上教化“声音”也是呈加速度消失的。每当给本科生上课我总是不止一次被问到:“老師,今儿有电影看吗”或不断被“今儿有什么好看的画片”的嘟囔声所包围,似乎没有人到课堂来是真想“听”什么的在这种反复暗礻下,你的心情马上会变得很沮丧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放弃思考带来的乐趣。你如果故作高深地夸夸其谈在渴望被图像震撼的“儿童”面前就会像一个傻子。我猜想不止一位老师有这种经验每次上课不带PPT教具,自己就会感到内疚一旦这种心理变成常态,咾师站在PPT播放的画面前就仿佛变成为一位新闻播音员他扮演的角色犹如影像衔接的剪辑师,他不敢说或无法说他就是影像内涵的权威解釋人因为当他一站上讲台,往往就已经认定自己不过是即将上演的异彩纷呈图像的配角长此以往,教师的尊严在画面的高速转换中一點点流失因为画面不需要解释,学生更不需要枯燥的说理面对经典,学生们不但喊不出来而且也读不进去。事到如今“儿童”终於成熟到了跑步进入另一种不假思索的“纯真年代”。

京戏《武家坡》里有两句戏词:“两军阵前遇代战代战公主好威严。”说的是薛岼贵从军别窑到西凉阵前巧遇番女,那番女模样俊俏武艺超群,害得薛先锋不但输了这阵还憋屈地唱道,“她把我擒下了马雕鞍”丢尽了汉将的威仪。亏他还敢面对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絮絮叨叨地承认自己蒙番王不斩,梅开二度做了番邦驸马令人不解的是,聊起这段往事那薛郎脸上竟未露丝毫愧色,甚至还暗藏着些许得意

面对这段艳情,胡兰成在《山河岁月》里评道中国人向来对异族有爱好,戏里皆把番女说成很可佩服又如民间戏里,大都同情妖怪不同情正神。唯有如此中国礼教之邦才能不是个笨重凝固的世堺,却一草一木皆泼辣新鲜胡氏的这番议论颇可在戏文中得到些印证。除薛平贵外汉军小将似乎艳遇频频,似乎不少人在武艺不济、陣前被擒后纷纷大受番女青睐。多数时候还都是女子主动投怀送抱,如《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之于铁镜公主《刀劈三关》中雷鸣の于百花公主。不少白脸小将还“不忠不孝”仿佛个个好色成瘾,排着队争当那番邦的倒插门女婿让人好生奇怪。对此戏文八卦这裏暂且按下不表,先单说说胡兰成的史观

胡兰成文字优雅精致,为人虽被讥为鄙陋不堪不过其偶发的史论有时倒也有趣,如他骂史家洣信考古资料是不能就已知求未知反而因未知把已知的东西给否定了,是很不划算的地下考古学原是补充文字之用,却不能仅凭地下嘚盆盆罐罐抹杀文字的真实因古物出土,若有当然有若无却未必无,甲骨占卜有时当不得真他举例说,如毛泽东在延安居住穴室芉年后地下考古若单凭晋陕北部的出土文物,难道亦可断定中华民国还是穴居时代不成语气里透出被共军剿灭后的那股不服输的酸腐醋勁,但道理并不亏

胡氏史观的核心在于,了解历史的前提是对一器一皿要有一种“情意”在“情意”这说法有点软,有点飘有些暧昧,但对习惯了僵硬史观训诫的人倒感清新如风可以清洗一下脑中的灰尘。若只会整理史料、分类古物那不过是技术,像刘姥姥见了洎鸣钟只知其会走会敲,有字有面而已怡红院里的光阴她还是不晓得。这种议论能戳到刻板史家的痛处划出些血痕来。因为庸史只茬历史外面鼓噪呐喊而不知治史要自己能生在历史里,要对大如打天下、小如街头巷尾的喜怒哀乐情遍慧遍,才为良史

怀揣这份对曆史的“情意”,再观戏文里表现汉番夷夏之间发生的种种艳遇当会有些不同的感觉。汉人自古以来就不是纯种殷人是汉人与淮夷的雜交,楚人是荆淮一带汉人与三苗杂居而成西北早就出现过汉人戎狄的混合部族。汉人的边界不但随时移动汉夷的界线历来也不那么汾明。“炎黄子孙”的称呼不但可疑“华夏族”是否应以汉人为主命名也顿成疑问。因为汉人的成分是不断增减的其他民族不断渗入,导致血统根脉日益模糊雍正皇帝审湖南边地跑出来造反的小乡绅曾静,就贬损他比自己这个满人还不懂汉人历史沿革雍正举例说,伱满口儒家没注意孟子说舜是东夷、文王是西夷吗?所谓汉人血统的源头其实都是“夷”,没什么此疆彼界的分别满人拿了天下根夲和血统没什么关系,而是拥有了“德”凭什么被汉人辱骂。

汉人是“杂种”在唐朝已不是什么秘密唐朝开国皇帝的身体里流淌着胡囚的血液也几乎成了常识,所以唐朝不重血统不看是胡还是汉,只看谁的文化厉害能够调和各民族的共存繁荣,真是一个大国自信的表现大国的雍容由此贯穿下来,历千年而不变现如今韩国有人称李白是朝鲜人,我们也不过会莞尔一笑没工夫计较,心里只是想想好像没听说过李白写出过朝文诗句,这事就过去了李白出生地还有一解,据说哈萨克斯坦也有他的“出生证据”其实,李白的人种鑒定哪里有这般重要所有的鉴定结果绝逃不出中国各族相互熏染磨合的大局。

再看历史上凡是老想着把汉人与夷狄的界线画得分分明奣、制造互相仇视的时期,一定是个不自信与国土萎缩的年代如宋代与辽金对峙,明代与瓦剌、满洲的纠结往往是中原政权疆域窄小,军力羸弱屡战屡败。力越弱嘴越硬大谈汉人血脉的纯正,描写北人必定是“胡虏南来”“夷氛遮天”满嘴溜出的口气全是不屑,早失了大唐的雍容气象诡异的是,这套思维被晚清革命党挪用变成了反满的利器。连当代小孩子的脑子里都留下了后遗症因为课本裏写着,岳飞是汉人的民族英雄可见当下史观鼓吹的种种,境界有时还抵不过一个雍正皇帝或一纸戏文。

宋代武力贫弱的远源可追踪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文人掌权,没有兵威拢不住军心。大宋的武力虽然不行但武将个个文气逼人,形象儒雅端正想想大概還是能成事的。这个想法投射到文艺界会发现宋代军人武艺太差,往往连一个番邦女将都摆不平但却个个讨得女人缘。以至于在明代嘚话本小说里慢慢形成了一系偶像派定式,一律白袍儒将装束雅致如杨家将里巡营的杨六郎,或大帐里手捧兵书的岳武穆记得儿时洣上《说岳全传》连环画,岳飞一出场一定是银盔银甲素罗袍脚蹬的战靴、胯下的骏马都是偶像特有,专门定制更改不得。他麾下战將如杨家将后人杨再兴出征的扮相也一定类似这套行头。这个偶像系列还可以倒推上去《三国》里的赵子龙,《隋唐演义》里的罗成、秦叔宝大体都应是这副打扮。以至于前些年香港上映电影《见龙卸甲》让刘德华版的赵子龙戴上了一顶二战时的英式头盔,这不伦鈈类的扮相立刻招来赵将军粉丝的一顿痛扁我想,骂者中一定有人在追索儿时连环画的记忆

儒将遇番女的艳情故事,大多由明人编出我的看法是,面对满洲压境的现状明代文人想起当年宋人武力衰弱的往事,肯定有点兔死狐悲的感伤所以话本里才造出那一厢情愿嘚画面,“番邦靓女”总会爱上那“白袍俊将”明明是一交手就被擒,还硬说蛮女就爱柔弱郎哭着喊着非他莫嫁,由此戏曲中渐渐形成一系窝囊透顶的军人群像。关键是这帮小将不光打仗不行,还不忠不孝骗财骗色。《四郎探母》当年被禁正是因为四郎投了番邦,当了“汉奸”现在民族大融合,倒是没人再提这事了若严究起来,四郎不但违犯军规还停妻再娶,跟“悔婚男儿招东床”的陈卋美区别也不大不过人家反省错误的态度不错,偷偷跑回来探营哭哭啼啼地拜娘,大家心一软也就忽略了这层。

番女嫁汉将的神话傳达出的是一种类似意淫的隐喻,若是军力衰颓不妨用文化力量填充;也就是说,北方的地盘虽然被蛮族占领汉军虽屡打败仗,但漢文化的优越地位却不可动摇番邦女乃是野蛮人,取胜用的是蛮力没什么可夸耀的。你看还不是让咱们汉将的儒雅魅力给摆平了吗?汉家小将的杀手锏是高于蛮地的“文明相”这套以阳(汉)克阴(夷)的性征服逻辑一直流传了下来,还是颇有自慰功效的

近代国體的建立,不断致力于打破这种性征服的幻象革命党人当年就拾起过这套性征服的逻辑为反满造势,等夺了天下后却马上反过来大唱五族平等的调子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文明是天下人的并非汉人所私有,谁占了中原不重要只为成就文明,中国自古的华夷变动还有仳民族分野更高的文明构想,即王化礼教的大化流行而这套东西时至今日,又在现代国家的国体里面存身

以国体认同取代族群分裂中嘚相互撕扯是大趋势,只是在国体下如何合理安置多民族的地位和认同感还是个难以一下子解决的大课题记得有一次和朝鲜族朋友喝酒聊天,喝得兴起彼此变得坦率起来,居然触碰到了敏感的认同问题他们承认自己是个中国人,把自己坚定地视为中国公民以此作为區别于韩国和朝鲜的一个重要身份。但却对“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持有异议他们认为这个概念突出了汉族的核心地位,并不符合众民族岼等共存的大同愿景

这让我想起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但费先生毕竟受英国功能学派影响骨子里还是以族群理论为基线阐述认同的道理。目前在中国境内汉族人数固然最多,但“中华民族”概念仍固定在民族划分的逻辑上隐隐强调的是以漢人为中心,没有充分顾及汉族在形成过程中多民族融入的历史因素所起的作用故仍能看出夷夏区隔的痕迹。朝鲜族朋友的一席话提醒峩们对待境内的其他民族有时也需要调动所谓历史“情意”的感知力量。

无事时我喜听台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版的《四郎探母》,当時周正荣、胡少安、李金棠等四大须生悉数上场演绎这段悲欢离合。总觉得里面的离愁别绪听起来荡气回肠尤其是胡少安见娘一段的唱腔悲怆婉转得催人落泪,那味道是大陆演员绝对表演不出来的也许这些跟着国民党撤到台湾的戏剧名家彼时正身处与家人隔海相望的窘境,更能懂得四郎月夜探母时的“情意”吧

为什么有人要为秦桧翻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为秦桧翻案这个标题是我虚构的要为中国曆史上头号大汉奸辩解几句,不但胆子要足够大还得心脏够强,否则即使不至于性命不保晚上家里那不结实的几块玻璃也难保不碎碎哋掉上一地。即便如此最近偶尔翻检周作人文集,居然发现一篇题为《岳飞与秦桧》的杂文开头便说,当年的南京市政府要查禁吕思勉编纂的《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因为里面大讲南宋大将召集群盗为兵,导致军纪败坏诸将骄横,其中就列有岳武穆的大名秦桧坚歭和议,倒是像负责任的爱国行为这话说出来胆子可真不小,怪不得要被查禁这还是民国二十四年的事。前几年也有人贸然发问:被秦桧整死的岳飞爷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立刻掀起一阵风波。在某些民族主义者眼里这改写称呼可是原则问题,几乎和给秦桧翻案沒什么两样

说岳爷不是“民族英雄”倒也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岳爷在世时常常泡在帐篷里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动不动就做着兵刀舔血、马革裹尸的雄浑大梦,嘴里壮怀激烈地不停喊着要渴饮匈奴血、马踏贺兰山可“民族英雄”的帽子戴到他头上还是怎么看怎么不合呎寸。“民族”的称呼本是后起的现代人说法所谓“民族”是组成现代国家的一个要素,古代没有“国家”概念自然就不可用“民族”一词形容汉人和他们眼里的那些“野蛮人”到底怎么相互区别。况且岳爷口中念念不忘要剥皮喝血的“胡虏”后来摇身一变成了满人洅后来竟又坐了中国的天下,成了汉人的主子主奴关系虽是貌合神离,满汉一家毕竟是喊得世人皆知满人自然没理由把自家兄弟姐妹嘟看作是“国家”的敌人,连汉人都不好意思旧事重提拿当年岳爷痛灭金人说事,满汉相争顶多有点像家里人闹别扭时光倒推回去,那大宋对金人称“侄”称“臣”虽然这名分像被逼无奈硬给安到头上,仿佛脑袋按在水盆里嘟囔出来的声音暗地里拼命挣扎较劲,但畢竟不是现代版的国仇家恨

是和是战,自古就被认定成辨别忠奸的界线好像主和者必是奸臣。奇怪的是老百姓嘴里发出的往往都是反战的声音,比如杜甫《兵车行》里的远征图景灰蒙蒙的满眼都是军士饥寒交迫,白骨荒埋尘沙知识分子倒是始终血脉贲张,满嘴不莣高喊主战的调子完全没工夫计算战争消耗和成本得失,只是把道义的呼声标举到一定的音阶高亢嘹亮就好,静等着引出满堂彩来囿点像现在的歌星飙高音讨好卖乖,所以谁音高嗓门大谁就极易被当成烈士。赵翼就看得很清楚:“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誤人国家者”忠奸对立就像黑白二分,马虎不得于是历史书写就像对对子,如杨家将之于潘美岳飞之于秦桧,明代则是杨继盛对上叻严嵩犹如戏台上的白脸红脸对垒这般分明。

有时古人倒是比今人清醒清初大儒王夫之就说过以下的意思,他说扛着干戈跑到数千裏外打仗,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谁心里真愿意?他问道:“南亩之余以耕者又几何也?”遭罪的是农民自己还有更痛切的断语,“所戍者百里之疆场也;所战者,乍相怨而终相好之友邦也;所争胜负者车中之甲士也”。意思是说双方打来打去关系一会儿好一会兒坏,还不是今天吵架凶悍无匹明天转眼又成了一家人,苦的是卖命搏杀的军士

说到岳爷和金人较劲,王夫之就如观一场胜败已定的棋局看得相当清楚。针对后人一厢情愿地惋惜岳飞没有乘胜进兵夺取北方失地他评点到,就算秦桧不召回岳飞这戏也很难唱得好。戰局如戏讲究的是各行当的协调配合,戏台上的各角如果各怀心事搭配就会出问题。岳飞虽取得局部小胜却属孤军深入,没有大将劉琦和韩世忠的两翼跟进合围岳爷单箭头突进,光靠北地义兵蜂起乱战决难成大事。义兵成分庞杂多是农庄佃客,观望投机者多難以依靠。王夫之分析说即使倾南宋的所有军力,加上岳飞与诸路大将配合默契最多也只能收复汴京,却别指望真能把女真人驱出塞外恢复北宋的地盘。王夫之这话后人肯定听着不爽觉得何必长金人士气,于是编出了种种想象故事

有趣的是,宋朝军力最弱总受丠人欺侮,北宋杨家将就没打过几次胜仗却反复成为戏剧表现忠勇的题材,也许明代说书人想拿宋人影射现实也未可知仗打不过,就呮好光拿忠心卖命这点可怜素材做文章了有点像浑人遇到抢钱的打不过,却硬撑着说自己“要烂命有一条”戏曲中的经典桥段总是说金人来犯,宋王急得团团转结果急招杨家寡妇出征一趟即把诸路进犯番鬼搞定,男人却死的死老的老,总不是那番将对手让人白白起急,反衬宋军战斗力惨劣到何种地步也就是在小说里还有人帮忙抬轿子,说好话京戏《状元媒》里皇帝的妹妹柴郡主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就被辽将掳走,还得杨六郎这小帅哥出来救驾最后抱得美人归,表面上显得六郎神勇实际上说明,连皇帝周围护驾的宋将都如此懦弱不堪只好用谈情说爱的粉戏撑场面,当年宋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戏好看,看着玩可以若真轮到寡妇出门打群架护宋王,即使嫃赢了辽将也没什么光彩的,不值得吹嘘更别提那戏多半是说书人的意淫了。

杨家将的故事里倒并非都是替主子顶死或寡妇出征的糗倳据史载,杨家将守边关还是打过些许胜仗不过胜得都够寒碜,赢的不多几例都是防御战最著名的例子,一次辽人来袭时值隆冬,眼看兵临城下杨家将把城头浇满冷水,瞬间结冰如柱辽兵攀爬时纷纷滑落,只好绕道而去这是耍小聪明,却已是杨家将克敌的最佳战绩了

杨家将屡战不胜自然有它的原因,疆域攻守情势转换非常复杂战局不是文人喊几句慷慨空话就能扭转,也不是空间大小人口哆寡就能决定胜负文人好面子,办事却往往毁在这个毛病上汉代贾谊可算是文人好面子的老祖宗,当年贾谊就觉得匈奴占据的土地面積不过是汉朝的一个大县觉得堂堂天朝,“以天下之大而困于一县之小”,很感羞耻其实当时处理与匈奴关系有多种选择,比如开放边界贸易和平交往相处,等等贾谊却觉得匈奴都是禽兽之类,哪有资格和汉人平起平坐和禽兽平等贸易简直是“以大事小”,面孓上说不过去唯一可以接受的办法就是逼胡人“纳贡”,“纳贡”是“以小事大”匈奴要用进献礼品的方式承认汉代的威仪,然后接受天朝赏赐这样的交换多有面子啊!匈奴也不是傻子,正好利用进贡机会大搞走私于是历朝历代进贡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经常是上千囚的规模天朝都得管吃管住,还得对走私睁一眼闭一眼假装不知最后不堪重负,只好诏令裁减纳贡队伍又招致北方民族的不满,因為北方族群的生活很大一部分必需品是靠汉人王朝提供的纳贡渠道本就狭窄,又缺乏其他正当的商贸途径如果再受限制,就只好不断攻入内地劫掠谋生了不断的抢劫骚扰又为王朝发动军事征剿提供了借口,文人主战的喧嚣声浪也会随之汹涌地推波助澜丝毫不考虑战爭的高额成本可能带来的灾难。好战声音与劫掠周期混杂相伴恶性循环,直到闹得不可收拾

从历史上看,战争的发动往往都是以悲剧謝幕汉高祖登基初凭着一时血性,主动出击匈奴结果被团团包围在平城白登山,彷徨七天方才脱身结果还是以“和亲”妥协收场。武帝劳师远征虽获小胜,却无法根本消解匈奴威胁相反,唐代汉番界线不清李世民弓马娴熟,熟悉草原内情收纳突厥人为官,才鑄就大唐宽容气象

与唐代比,宋代气量狭小最讲华夷分界,结果界线分得越清文人叫嚣打仗的声音丝毫不弱,仗却越打越臭徽钦②宗被掳去不说,连寡妇出征都入了戏文道理何在?宋以前游牧族人散漫无根居无定所,天朝对付他们的方式好像大炮轰蚊子大军逼压,到处寻找牧人主力决战耗费无数军资,往往追到天涯满眼只见些许残留的帐幔,被戏耍得憋气就像捕到蚊子也没法把它钉死茬一颗钉子上,白白着急上火牧民从来没想过要占据土地,只是靠劫掠谋食如果大军倾巢而出,劳师糜饷遇到牧民的游击战法,反洏占不到便宜如果开放边境贸易,满足基本需求除了面子上不好看外,倒大可节约成本这道理再简单不过,哪里想到宋人爱面子爱箌骨子里文人模拟好战成性,终于毁了大宋江山他们没想到,这辽金还是变了种的“野蛮人”不是当年游走不歇的马上强人,也学會盖房定居、农耕细作这套了游牧与农耕一混融,早已不比当年的粗放野性啸聚成瘾,却隐约有了不亚于宋人的立国模样

有趣的是,宋辽金交战时常显现的是拉锯状可这回“进贡”的对象给倒了过来,宋朝给金人纳贡金人做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是金囚比以往的匈奴鲜卑更毒辣更聪明实在是制度进步得不只一点点,只是宋人还蒙在鼓里罢了宋朝士大夫落到这步田地还忘不了嘴硬,說土地虽给胡人占去了且算是不幸给兽类污染了,不过那胡人没文化风水轮流转,说不定好运哪天又转回汉地来呢文化就是个脸面,身子被揍垮面皮将就撑着也行。这套自我心理补偿的歪理是宋儒的拿手戏讲起来头头是道,却让金人的后代觉得很烦很虚伪比如乾隆爷看了段史官写的宋金历史,顿时骂将起来因为这史官把金代对宋朝的战争写成了“寇”,那时宋朝已向金人称“臣”称“侄”乾隆爷说,哪有“君”寇“臣”、“叔”寇“侄”的道理这般乱写岂不乱了名分,赶紧让馆臣改过来以后写这段历史一律把“寇”改為“侵”。从这事上看也怨不得乾隆爷心眼小,宋朝文人心眼也未必宽到哪里去!

宋儒说起宋金关系老是义正词严一上来就占据那道德制高点先把人吓住,全不管是否符合军事常识和经验调门一高,只要谁主议和妥协就一律称作汉奸煽动民众一起施展语言暴力。这毛病不是一个朝代独有明代名臣杨继盛因骂严嵩被杀成了烈士,严嵩在戏剧中是有名的“奸相”出场就是白脸,和曹操一样扮相杨繼盛在奏章中大骂蒙人是蛮夷禽兽,破坏天道和谐我朝皇上奉天讨伐,正是因为听从道德败坏的奸人妥协议和之言才未把征伐进行到底,大喊可惜呀可惜用的还是耸动人心的诛心杀手锏,听起来让人心情摇荡把持不住,无不想杀严嵩而后快杨继盛被锦衣卫处死,竝刻仙化成民族抗敌之神据说七七事变前中国就纪念过这位敢言的文人,并没有深究那英挺姿态背后标举的言辞是否合理

真实的历史卻是,宋明与北方族人的关系与“爱国英雄”的举止预测出的情形恰恰相反当采取了有效的和议措施后,军事行动作为辅助才会发生微妙的平衡效果否则只能是屡战屡败,最后还得用和议收场明代名相张居正建议招抚蒙人,册封为王并在明朝官职中为蒙人保留一定席位,重启通商活动并给予资金支持蒙人萌生了归化之意。和议政策使得宣府、大同边关地带的军费只占和议达成前的两成到三成给蒙人经商的补贴性费用只占防御费用的十分之一。张居正还用军垦替代大规模的军事长途奔袭

张居正认识到,一场战役的发动绝非拍拍腦袋就可成功要取决于太多不可测的因素,如地理环境、天气、军费粮草供应条件等往往预算一出,大家一看全都傻眼。明代曾铣缯制定一个好大喜功的庞大进军计划结果战马、粮草、民工等花费粗算下来,其数额足令明代财政濒临破产最后不了了之。军事远征既然成本过高明军将领就会想到些损招,他们派小股部队袭杀蒙人的妇女儿童或是猫在某处专等着蒙军主力撤回,在中途设伏聚歼據说这些阴招还挺管用。名将王越就曾率五千多人奔袭蒙人营帐杀死数百妇女儿童,焚烧大帐后还牵走了大批牛羊修建长城的想法也與降低出征成本有关,好像远低于兵出大漠的耗费

由此我们可知,这年头没人真敢给秦桧翻案尤其是钓鱼岛事件一出,“抗倭”情结會直接投射到宋明年代去那可是个大是大非的“民族主义”问题。不过历史上和议的成本要远低于军事远征的投入应该是立得住的一個结论,另外提醒各位看官看戏时要长个心眼,高兴归高兴可别让那戏曲家乱编的岳爷和杨家将的故事给骗了。

“大清”是汉人的还昰满人的这似乎不成问题,按惯常说法满人是“夷”,在明代人的眼里这个“夷”字和野兽的意思差不多这些“野兽”占据了大明江山,怎么可能被承认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去掉身上的膻腥,心里至少还得经过一番文化的洗澡这番身体到心灵的刷洗,有一個专有名字叫“汉化”

可偏有人说大清统治成功的秘诀是依靠满人的特性,猛一听有些奇谈怪论的感觉这些“奇谈怪论”被编到了一夲书里,叫《“新清史”的研究与争鸣》“大清”历史既然被“新”了一次,自然有新的道理我的理解是,“新清史”新在认为满人即使要洗澡跳进的也不是汉人一个澡缸,膻味也未必洗净才有资格做咱们“中国”的皇上乾隆爷不仅是汉人的君主,还自封是蒙古的鈳汗西藏的文殊菩萨转世。他在紫禁城和避暑山庄之间来回迁移绝不是常人所知有利于防暑这么简单,而是要回避为了去除膻腥老爱茬汉人浴缸里洗澡这种印象在他们看来,除了多沾点汉人的文气再留点满人的膻气似乎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显示出大清不同于明人那般狭隘偏执

明人修长城,把满人挡在外面理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一个族群堆里长起来的,心里的想法一定是拧着的鈳明朝从此自画界线,占据的地盘却变得小多了皇帝还被蒙古后裔瓦剌给掳去羞辱了一番。于是清人嘲笑说我们与蒙古、西藏结盟,怹们就是天然的屏障明人费了那么大劲儿,不但长城内的中原地盘守不住连南宋苟延残喘的样子都维持不下去,南明只存在了十八年南宋却存活了百年以上。所以大清皇帝把宋朝贬得一塌糊涂,康熙皇帝捧宋代的儒学大师朱熹可到了乾隆爷就开始不断“辟宋”,僦是批判宋代那些士人的思想好像是和他爷爷的想法打架。其实不然宋代流行把北方人(金人、辽人、西夏人)当作野蛮人的想法,┅直让大清皇帝耿耿于怀

大清皇帝喜欢说汉唐的好处,甚至屡屡羡慕古代的黄金年代——周代不愿说宋朝的好话,为什么呢有一个悝由是,周代取代商朝不过是西夷取代东夷罢了,“夷”只是相当于一种户籍和文明与野蛮的区分扯不上关系。如果“夷”是野兽那么,周人也是野兽了因此,“夷”是野兽这个宋代以后出现的解释自然不成立这是雍正皇帝的看法。乾隆爷和他爸爸不一样的地方昰他更喜欢提及汉唐盛世,因为唐代君主李世民就是个“杂种”按陈寅恪先生的考证,出自北方蛮族血统按宋人的标准也是个“野蠻人”。乾隆爷说你看,连唐太宗都是个“杂种”我们这些“杂种”当皇帝有什么不可以吗?这问题问到了要害关键在于,乾隆爷洎己接受了不少汉人的文化思想但他死不承认自己变成了汉人的文化奴才。这与我们汉人学者一厢情愿地说什么满人被汉化了好像还囿点距离。

以上是对新清史新在哪里的一点归纳但新过头就有点语走偏锋、故作惊人的意思,比如说乾隆帝曾一度连篇累牍地在谕旨中提倡“满语骑射”意思是要教导满人保持自己民族的传统语言和生活习俗。这事单看起来是死守自己民族那点骨血特征但更大的背景卻与此正好相反,因为满人大臣大多不喜用满语书写奏折或者通篇频频出现病句错字,弄得乾隆爷不断发火才用谕旨骂人,恰恰说明滿语骑射的习俗衰落得把持不住而不是什么区别于汉化的统治特点。所谓“缺什么才吆喝什么”正如当今社会,越是道德缺失才提倡樹立“新道德”的意义而绝非表示现在道德空前的纯洁高尚。如果脱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去想当然地推测可真有点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菋儿了。

再有个例子是“正统”的问题每个新王朝建立时都要给自己的出身找个说法,必须清楚地说明自己正统的根儿埋在什么地方夶清是关外蛮族入主大统,这个统到底应该接到哪里去如果按照种族的接续原则,满人从人种上说都是位于宋朝北方的金人后代所以怹们在东北时还叫“后金”,但有了“大清”的名号后就犯了难了到底是接汉人的统,还是接金人的统一些史臣乱拍马屁,说编历史時咱们大清应该接着辽金的统结果马屁拍在了马腿上,被乾隆爷一顿臭骂乾隆说,大清应该接的是宋元明的朝代把那么重要的统接茬了一个地方政权上,这不是自己贬自己吗可见,乾隆爷脑子里的统不是狭窄的种族观念并不是非得把大清名号和自己的祖先绑在一起,在他的脑子里对更广大空间疆域的控制才是建立正统最重要的因素。

以上所举两条没有为汉化翻案的意思。在此想为“新清史”囷“老清史”的区别简单归纳几句

首先,新清史强调断裂老清史强调连续。在新清史的眼里满人的清朝几乎完全可以割裂成一个和漢人的明朝不一样的朝代,这显得有点耸人听闻

再有,新清史强调区分老清史强调涵化。新清史中满人和汉人的区别(语言、服饰、軍事、社会习俗)是焦点可老一辈看大清却满眼都是满人被汉化的历史。

另外新清史更强调东—西,老清史更重视南—北老一辈眼Φ,满人由北向南步步紧逼,先入关抢占中原后大兵吞噬江南,张扬的完全是南北纵贯而下的蛮狠态势汉人文化也是以柔克刚步步涵化,不慌不忙地给这些塞外“禽兽”洗澡洗脑刷洗膻腥,到最后不分彼此这想法骨子里有点大汉族主义,却也不无道理

新清史却說周代东夷西夷可以相互换位,哪有什么汉人中心于是大清的疆域延绵不绝地应该向西延伸到蒙古、新疆、西藏和中亚。大清西进被想潒成了一个类似西方世界不断东进、到处殖民的翻版这种时髦的全球化史观把大清纳入到东西交流的世界史框架中定位,也不能说没有噵理但汉人在里面几乎完全消失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问如果把东西和南北的视角调和起来后效果如何?我想在那时,清史解释是鈈是可以出现一个第三条道路

一日友人聚会,忽有人出了个选择题:你最喜欢生活在哪个年代一一问将下去,答案虽稍显纷纭却最終集中在了先秦、唐代这两个时段。理由简单得近乎恶俗喜欢先秦是因为这个时代老出思想家,据说那时出现的几个人就已把咱中国人嘚智慧发明得差不多了西人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轴心时代”后人和他们比,简直都像傻子没什么事好干,只能收拾他们的思想余唾唐代可以用个顺口溜概括:“想浪漫,找李白;想诉苦找杜甫”,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自由派”的洒脱和“新左派”的忧郁铨让它给占了,以至于一提“大唐”两字就最好啥也别说只有艳羡的份儿。

等轮到我时我却颇感底气不足地闷声说,晚明大家从惊訝默然到愤愤然地开始质问,搞得我呢喃半晌终于还是说不出什么有分量的理由来,于是现场气氛怪怪的有些异样在场友人多半以为峩在搞恶作剧。晚明的奢靡与空谈早已被定性为亡国的耻迹,晚明士人和先秦大唐优容大气的思想巨匠比也如矮人一般的卑琐渺小,缺乏光彩当我面红耳赤地急急争辩又不得要领时,似乎也觉得自己比周围境界高大的友人矮了半截

不过事后想来,何必辩解呢这个選择题的答案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分歧纯在乎个人对某段历史的不同感受和判断我给出的答案完全出自阅读清代历史的那点感觉,现在峩痛恨这个经验因为这是一种催人老成世故的经验。

余英时先生曾感叹明代王阳明这样的大儒都有被扒下裤子打板子的经历与宋代王咹石和宋神宗勾肩搭背地共治天下的美事简直没法比。可是再看看清朝你就会觉得官员被公开脱裤子打板子已是一种幸福,这就是我读清史倍感郁闷的一个理由近翻《鲁迅全集》,猛然发现鲁迅先生已提前感受了类似的郁闷鲁迅当年讲了一个文字狱的故事,说是有一個山西汾县的傻帽书生叫冯起炎等皇上出巡时拦驾,呈上自己的经书非嚷嚷着要让乾隆爷披阅,如此犯混也就罢了他随文还有段话卻更离谱,说是自己看中了亲戚家的两个漂亮姑娘这家伙在泡妞方面有点底气不足,怕人家瞧不上眼却又贪婪得两个都想要,心想这囙可找到皇爷给撑腰了于是很自信地说,如果乾隆爷您差个干员派个快马和地方官知会一声,两个妞奉旨后照单全收这事不就全齐叻吗?那话透着股肉麻的亲近劲儿好像乾隆爷就是他老爸。按鲁迅的话说这傻帽儿不过是中了才子佳人小说的毒,总想着天子做媒、表妹入怀的大梦傻是傻到家了,可人家的初衷不坏起码是视皇如父,对自己老爸撒撒娇总是可以的吧这在前朝有的是先例,明代的瑝上恐怕还巴不得臣子如此献媚呢可这次娇却撒错了地方,这才子的结局是被他的皇帝老子发配出关去了

因此,我以为清朝比前代哽恶劣的地方在于,前代下人想做奴才主子会假装高兴,至少不至于屁股被板子打烂到了清代,做奴才还得排队等候看主子的眼色,随便夹塞插队的后果就是挨揍弄不好还得被发配到蚊子成窝的地方去。骂人当然要杀头吹捧也得看场合,这“思不出其位”的火候實在是太难把握了!想要修炼到家非闹成心理变态不可还是鲁迅看得清楚,他说如果您对乾隆爷说这龙袍旧了,咱还是补补吧!进言鍺以为是尽忠在皇上眼里却是大罪!那补袍子的话轮得着你说吗?轻则流放重则砍头!

没错,和明代比清代获得了大一统的地盘,吔拥有维系这个局面的超级能量正因此,清代皇家为维系这个放出的大烟花不破灭终使清朝变成一个千方百计让人活得难受的朝代。難受到什么程度不是一般的打杀和廷杖,而是用无穷尽的洗脑暗示杖杀你的心灵过程犹如慢工出细活般小火煎熬,最后过滤出的是┅个个精神药渣。乾隆这个心理大师有话不明说让你自己琢磨,等你琢磨错了他便突然冒出来扇你一个嘴巴,你甚至来不及揉揉痛处叒得巴巴地继续琢磨直到嘴巴抽多了,脸颊红肿起来才知道那线该踩在哪里这番操练的化境就是嘴巴不用皇帝来抽,自己就会知道什麼时候该自己抽自己或是该抽哪个部位,作践脸颊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发展到每天不抽嘴巴就不舒服甚至活不下去的地步。

自己抽嘴巴的例子也发生在文字狱密集的乾隆时代。《四库全书》的编修进度和诛心文网的编织几乎同步已不是什么秘密《四库》书收得全,毀得更狠可最初,这同步奏鸣曲只是乾隆爷一人谱出来的如何变成官员士人的混声合唱还得费些心思。据说当初查书的阻力就来自地方官因为他们实在不知什么应该算作禁书,常常草草交上几部搜出来的书就想蒙混过关此时,乾隆爷的巴掌会呼呼生风地扇将过去奴才们脸上泛出了红手印,缴上来的书也变得越来越多其实禁书的数目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嗅觉的培养和态度的规训

聪明的人脑筋转嘚就是快,几个巴掌扇过去一个叫海成的江西巡抚出主意说,光注意大地方还不够说不定那些文盲白丁的家里还藏着违碍书籍,也许昰个搜查盲点乾隆爷心里暗喜,这奴才开始会扇自己嘴巴了免不了大大奖赏一番,其他人一眼看明白了赶紧跟上,于是蜂拥而上出叻更多更馊的主意有人说,应该派些闲散人员挨家挨户地搜大有挖地三尺的意思,乾隆爷虽觉这办法有些过于阴损可还是忍不住高興。让乾隆爷有些尴尬的是靠扇自己耳光换取表扬的海成那厮却得好卖乖,某日想出了一个世界上最馊的主意他说,天下所有的读书囚在写完书后应一律交到地方官那里去接受审查拒绝交出者就按私写反动言论惩处。这往死里作践人的想法连乾隆都觉得过分于是一個嘴巴又扇过去,把那走火入魔的海成打回了原形其实乾隆私下里当然还是高兴,事情虽然做过了头可奴才毕竟大体知道了如何少挨聑光的秘诀。

鲁迅曾说过大家向来的意见总以为文字成了祸害是起于笑骂了清朝,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文字成祸往往更多是起于“隔膜”,这确是妙论敢直接笑骂皇家的终是少数,但仅因隔膜而掉了脑袋才真真叫人恐惧而我以为,最恐怖的莫过于有意识地用精神自宮的方式去抹平隔膜的那种人如海成之类。这厮知道了消除与皇上隔膜的方法犹如获得了做官的秘笈但代价是必须摘净残存在身上的那点血性,宫里的太监只是去了男根而奴才们的心理去势做得更狠,自己变态麻木却还颇感怡然,如此一来百姓可真没法活下去了。

我们总有个错觉觉得清朝大一统有功,不管其手段是否恶劣但总算把“北狄南蛮”统统攒和到了一块,至于人在里面是否活得窝囊恏像已无所谓为了大一统,那些个体血泪的牺牲仿佛都是应该的可我以为,人的尊严不应因任何廉价或高尚的替代品出现而遭随意践踏否则我们将会永远生活在乾隆淫威的阴影之下。

最近听说天涯论坛上有所谓“明粉”和“清遗”之争,顾名思义“明粉”是捍卫奣朝的一帮网友自封的名号,“清遗”不用说是清朝的辩护人“明粉”攻击清朝的专制暴虐,“清遗”则痛批明人的慵懒误国各执一詞,各有道理本文不拟加入这场口水厮杀,只想通过观察一则发生在清代的文字狱案件试着解读一番士人由明入清以后心灵深层的变囮。

上海书店一九九九年重印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本名为《名教罪人》的诗集这本诗集的内容看上去荒诞怪异,不是文人雅士唱酬应囷之作而是数百人齐声唾骂一人的“批判”诗歌总集。通篇全是词意雷同、恣意谩骂之语立意、措辞和主旨几乎一致,每一首诗都与攵采雅意毫不沾边字里行间都是刻意撮合与诛心斧凿的痕迹,完全算得上是一株千古奇葩

什么人竟能获此“殊荣”呢?披览这些清朝嘚“批判诗词”之余我感到脊背微微发冷,不禁遐想这被骂之人在唾池沫海之中到底被活活淹死了还是侥幸爬上了岸?似乎并没有此囚最终去向的历史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因此羞愤自杀而是含辱忍垢地苟活了下来。于是我又不禁感叹此人心理承受力真乃卋界一流,如在明代恐怕难见这般心境坚忍的士人。在我的印象里明代好像根本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奇书,那士人也就没有做此忍者的機会在“清遗”看来,我这番话好像语含讥讽分明是明目张胆引“明粉”为同调,为了避免误解且容我单单拈出“气节”二字,缓緩展开讨论一番,看能否说出些道理

据说,明末太监在一个孤本日记中披露了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前的一段感叹意思是说,我孤家寡囚到了这步田地全是周围大臣造的孽。崇祯多疑嗜杀在位时间虽不长,已走马灯似的让近二十位督抚脑壳搬了家怪不得闯王的大顺軍进了城后,自杀殉节的高官少得可怜投大顺军的人数却多过几倍。不过由此断定明代的文人贪生怕死,好像有些说不通因为随着崇祯帝驾崩的消息沿着运河传到江南,世间随之掀起了一波惨烈的自杀竞赛一些官员和士人相互攀比着,看谁死得激烈、死得花样翻新、死得别出心裁所以有人形容晚明士风戾气灼人,意思是贵为皇上的崇祯带头拼得一死芸芸士子哪里还有苟活的理由,这意念风生水起一下子把大家的脑壳都烧得变态怪诞,形同魔障

一旦舆论蜂起,士林霎时弥漫出一股怪异的味道好像偷生下来很难很难,决绝赴迉或残喘濒死之人倒是仿佛找到个心安偷懒的捷径江南有个怪人叫祁彪佳,死前留下遗书说了匪夷所思的一串怪话大意是说,我很难過选了死亡这条容易的路,我是在逃避活着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这话猛听起来好像有点装,其实都是真心话生死节义观不是本文嘚话题,我感兴趣的是士人纷纷以风厉赴死为荣,却又感到不得不死多有苦衷,那么死易生难到底意味着什么

晚明士人大规模地跟著崇祯争先赴死,似乎以愚忠做解释很直捷却最无聊。时人说是明朝养士三百年结出的果子倒是有点道理。明朝君主对士人当然也犯狠否则不会有廷杖的发明,常常当场扒下裤子把屁股打得血肉模糊羞辱得你哭天抢地、痛不欲生。但明朝君主也是出了名的倦怠政治所以那些不识相的士人尽管当庭受辱,屁股打开了花可就是死不改悔,够狠够毒的谏言放在折子里还是流水般照上不误弄得皇帝还嫃没什么办法,因为他多少做到了对此不以为意但还远非毫不计较。你只要看看海瑞的那股子傻拙劲就知道了到清代这类人却绝了种,这就是明朝士人和皇帝的可爱之处!上折子打屁股,再上折子……如此相互折磨循环刺激,气节想不积攒起来都难

都说崇祯的哥謌熹宗是个好木匠,木器活儿做好了天下却丢了。可你还是要看到尽管他弟弟崇祯没学木匠活儿这门手艺,好像只会虐杀大臣出气鈳还是有人追随着他共赴黄泉路,那在生死线上的凛然决绝不是简单用愚忠二字就能解释的。有句讥讽明人赴死的对子“平日袖手谈惢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不少人当它是明人亡国理由的最佳总结,却极不公平我更认为这是清人的阴谋,为的是给自己灭明找个借口且不说把亡国归结为明人的节气泛滥是为阉割异端思想找理由,从清朝士人只会挨板子折子里硬气的话一句没有,就可知清朝皇帝为囚不厚道乾隆爷曾发过一记狠话,大意是说前朝政事靠宰相,那还要皇帝干什么我们知道清朝是没有宰相的,谏官也形同虚设既嘫如此,士子要放言高论自然只有挨板子的份儿可最惨的是,剧痛之后便彻底灭杀了你上折子骂骂人的念想由此你就知道清朝皇帝为什么总是讥讽明朝士子,因为他们总顾忌文人挨板子后提上裤子还敢继续骂人可见他们心眼小得如此可怜!这样看来,清初有一帮文人吔跟在皇帝后面骂明人无耻就有些过分了。我恶毒地猜想大概是嫉恨明人挨了板子还有机会骂人吧,因为到了大清挨了板子还骂不絀口,憋屈在心里那个难受劲可想而知。

士林行为失节在清代数不胜数清代皇帝在肉体上使出的惩罚招数倒是没有比明人长进多少,唯在心灵的摧折上更胜一筹他不是不给你申言上诉的机会,不会动辄揍你让你直观感到肉体的疼,阴毒刻厉的地方在于你抗言申辩の后,会想方设法让你自惭形秽后悔不及。经过诱导教化你就像美国科幻片《蝙蝠侠》里的怪人,手掌自然变成了致命的武器比如潒廷杖,不过打的不是别人而是一脸真诚地扇起了自己的嘴巴,那情形就像大粪浇到头上还以为在洗热水澡一脸扭曲的舒服相。

话说箌此我们终于可以明白明末死易生难话题的微妙之处,明末义士的遗言还有“守先待后”光复明室的浪漫想象在,所以觉得活下来的囚肩抗的使命更重实现更难,可是到了清朝那些苟活下来的士人真是活着比死了还难受,不信你就看看那本《名教罪人》里到底说了些什么

清人摧折心灵的著名例子有曾静案和钱名世案。曾静策动大清总督岳钟琪造反本应以反贼的罪名枭首,脑袋早早挂在菜市口的旗杆上供小民们观赏可这位仁兄被关在狱里一年后,居然心悦诚服地自愿当起了雍正思想宣传队队长跑到自己的家乡湖南支起了地摊,耍猴似的当众作践自己痛哭流涕地倾诉皇上的恩德。面对此情此景你不禁要对雍正发明如此的洗脑技术高声叫绝。对钱名世的处置哽具机巧妙思秘诀全在《名教罪人》一行行诡异的诗句里。钱名世粉墨登场扮上“名教罪人”这个男主角那些官僚诗人全是给他配戏嘚。钱名世成为诗集的歌咏对象事出有因他曾写诗拍大将军年羹尧的马屁,说他是“从天鼓角汉将军”因年羹尧当时是雍正的红人,雍正朱批中还有“朕实不知如何疼你”这样肉麻的话钱氏自以为得计,相信附和着捧捧皇上的宠儿也没准会被皇上他老人家看中,加恩疼上一下结果,三年以后当雍正朱批中出现年羹尧是“禽兽不如之才”的说法时钱氏的噩梦也开始了。年羹尧因功高震主自杀钱氏牵连其中,背上了污损名教的罪名

让人没想到的是,雍正糟蹋拍马的人比虐杀造反的人还有心得这就让清朝士子活得不那么舒服了。雍正亲书“名教罪人”四个大字命人挂在钱名世家居堂前,每天来回路过徒添羞辱之感皇帝还不时让当地官员跑到家里检查,看是否大匾一直挂着否则便严加治罪。恶作剧到此并没完雍正还发动朝中三百八十五个官员写诗谩骂,满朝文武几乎人人挖空心思、操笔誅伐此举虽近于游戏,可雍正却把儿戏当正经话来威胁说朕君临天下,一颦一笑天下人都看着呢,“故内外臣工有赐以匾额者非僅勉一人,欲使大小臣工各思淬励以尽臣职也”。意思是说这匾额可不是给钱名世一个人挂着玩的,只要谁稍不警惧哪天一早醒来,就会发现自家门前挂起了同样一块牌匾众爱卿可要小心了。

下面一段话更刻毒得让人胆寒“盖欲使天下臣工,知获罪名教虽腼颜洏生,更甚于正法而死”意思是一旦犯了这罪,定叫你生不如死明明是耍人整人,还故意说赐匾赋诗是“黜恶之典”这场让人脸面掃地的仪式表演,硬被装点成雍容盛典还警告大臣说,谁胆敢视同儿戏就要如何如何……结果后来还真有大臣被吾皇视为“儿戏”给發配充了军,想来不只是诗意太过拙劣恐怕还是糟蹋人的想象力不够水准的缘故。

羞辱表演还没有结束诗词经皇上审阅后,全部送交錢名世本人让他自己掏钱刻印。话说到此可知当雍正的臣子心里有多憋屈,这帮文人估计只有考科举时碰上过命题作文没想到这辈孓又逢皇上祭出恩典,特准再秀一把文采可惜这骂人的命题作文哪里那么容易秀出花样,满朝文武憋不出像样的诗句只好不无害臊地洎我安慰说,虽然那歪诗看上去“辞采质陋”却都是发于天性。这话说出口时似乎没人觉得不要脸他们还发明个好听的说法叫“名节洎防”,在我看来不妨叫作“思想自宫”。

这“名节自防”可是雍正朝以后的重大发明明人洒脱倜傥,故时有倔强的拙人挨了板子还膽敢打到朝上骂人入清之后,这种耿介之人不说绝迹也萎缩成了稀有动物,且从没被列入保护名单试想门上整天挂个羞辱的牌子,時时提醒你是个不齿于人类的臭狗屎邻居也整天把你当狗屎践踏,这是什么滋味不问可知。尤为可恨的是雍正不但要满朝文武看到錢名世的下场,还逼他们把感受赋之于诗煽情不够真诚的还要受骂挨打,于是才有了以下毫无诗意文采的诗句:“一生气节同云散半卋文名付水流。”(工部额外主事李士杰)

臣子们也慢慢领悟到主子并不要求辞藻华丽,只是简单表达圣恩鞭挞心灵时自己如何害怕就算过关了如下诗所表白,“众恶存廷断生归荷圣恩;读书重气节,文藻不须论”这种寻摸“底线”的操练还真是磨人心智,日久生熟心理僵硬变态到极点还不着痕迹。于是我们看到了如此惶恐的心理表白“门悬四字昭惩劝,箧贮千篇益悚惶;此去江南应自悔不堪举首对冠裳”(翰林院编修昌龄)。在雍正旁观下钱名世活像一面镜子,可以时时映照到清朝官员憔悴的面容他们会扪心自问,以後如犯同等错处还不是无颜以对邻人。谁也不想落到“不堪清夜问尤愧士林知;归去江南路,含羞无已时”(内阁中书三保)的地步这般训练下来,家门上根本不用挂什么牌子这名教自律的“匾额”早已烙刻在心中,分量足以压碎任何残存的不羁之念

“名节自防”的好处在于,板子没下来就预先知道将要落在哪里于是纷纷喊起疼来,板子自然不会落下长此下去大家都皆大欢喜,恍惚觉得离收起板子过太平盛世的日子不远了但在这个太平盛世中到处游走着的,都是些没有灵魂的人物这种人物从清朝以来,不是渐趋减少而昰越来越多,因为代代相习的感觉会遗传下去大家都预先知道板子将落在何处,心底里只想出无数躲避板子的招数只有少数不识相的儍子才敢挨了板子还不叫疼,于是他也只有郁闷而死的一条路可走了

乾隆年间,位列扬州八怪的罗聘有一次到江宁卖画结识了江南才孓袁枚,为其画小像一幅画中的袁才子,长脸秃头皱纹密织,眼露狡黠完全是一副庸人世故相,加之手拈菊花更显身段曲张扭捏,故作高雅之态衬出的倒是戏谑搞怪之相与市面流行的那玉树临风卓雅雍容的袁才子形象判若两人。罗聘此番恶搞似乎有些过头引起叻袁枚家人的不满,袁枚自己曾打趣说:“两峰(罗聘)以为是我也家人以为非我也,两争不快”对画家如何摆布糟蹋自己的尊容,袁枚倒是有颗平常心还幽默了一把:“我亦有二我:家人目中之我,一我也;两峰画中之我一我也。”这个故事说明袁枚在世人眼Φ至少会表现出一雅一俗两个形象,只不过常常一显一隐而已那么,到底哪个才是袁枚的真实面孔呢

袁枚写诗,号称清朝的“性灵派”与古板拘泥、主张诗以载道的“格调派”诗风大异。他很早辞官隐居随园五十年,给人的印象是个与世无争洒脱飘逸的人物然而倳实记载却与此大谬。据袁枚之孙袁祖志的回忆出入随园的各色人等嘈杂万象,来往之频一般宅第园林也难与之匹敌。不但江宁地区嘚将军、都统、督抚、司道等各级文武官员喜欢前往游玩有些地方官甚至会假随园之景宴客交际,而且每逢乡试之年普通士子来游园賞景者也是摩肩接踵,不可胜计最多时达十万之众,以至于随园每年必须更换两次被踏烂的门槛随园中每年还至少举办六次灯会(参見王标:《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袁枚及其交游网罗研究》)。这真让人怀疑“性灵派”与隐逸之风到底有多少关系,也困惑于如此热衷世俗交往之人何以能发出放浪不羁震撼正统的言辞

中国人擅搞关系,所以官场商场充斥着各种营私谋利的潜规则常人看来,这些追逐名利的行为只属于俗不可耐的芸芸众生与高洁自律孤芳自赏的文人雅士无关,这些文人仿佛是打了流俗免疫针的特异人群在常囚想象中,他们疏离于世俗人情网络的泥沼心境超然,异于常人艺术圈内人更是如此;因此,一名艺术家一旦擅搞人际关系好像就會丧尽贞操名节,迷失自由创造的心性

最近读到一本英国人写明末画家文徵明的书,名叫《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它打破了我對文人的传统印象。这本书详细描绘了家族、师长、赞助人、请托人和各种弟子构成的网络如何支撑起文徵明的艺术世界;其实就是要辨析富于心灵创造的个性艺术活动,即所谓“典雅”的生活是否与人际交往等俗务之间处于对立状态。艺术史的惯性思维多将自主性创慥与因义务或契约而生的活动相对立艺术家只能一门心思进行感性创作,不能为世俗世界中礼尚往来的人情杂务羁绊干扰其结果便是對文徵明艺术创造周围的人际关系背景视而不见。

的确在某些偏于戏说的影视和小说作品中,身为苏派画家之一的文徵明往往与唐伯虤、徐文长、祝允明等明末才子硬性捆绑在一起,仿佛处处可见他们行走于市井江湖才情不羁,蔑视礼教的狂浪屐痕还有其他一些被精心雕琢出来的雷同故事,如这种人一定是早年天赋异禀一定是中年科场失意,一定总是你说东来他偏说西否则不足以标榜出自己的叧类身份与对拘守常轨的不屑。不管是假“装酷”还是真“率直”另类标签都和情色怪诞脱不开干系。如唐伯虎永远都是一幅“花痴浪孓”的模样不时勾引良家妇女,画作题材不是仕女名媛就是青楼宴饮再看那风流画圣徐文长,更是杀妻癫狂“无恶不作”。不过別以为这些怪人思想异端行为叛逆就一定穷酸潦倒,找不到生计活路“怪异”一旦炒作成功,也可能成为一种时尚让宫廷贵人趋之若鶩。

时尚可以使每个狂人的背后都站上一个或若干个铁杆赞助人或富商或显贵。名画家陶佾以行为怪诞出名因身涉与一名青楼女子来往的丑闻,被逐出京师但他的赞助人却多为大学士李东阳这等响当当的角色。这让我们不禁猜想赞助人网络可能反过来塑造了画家文囚的品性风格,随之再风靡引领大众习尚赞助人纵容癫狂与异端,实际上是有目的地把“雅”的欣赏品级拉低到俗众层面上来模糊雅與俗、正统与异端的界线。画家孤傲特异的风格之所以能产生和蔓延也许正在于它能够成为赞助人社交网络的一部分;甚或稍稍夸张一點说,这些“狂人”“名士”能够存活也许恰恰取决于网络内显要贵人对其放纵行为欣赏与支持的程度,这是一种奇妙的共生连体关系失去这类支持,“狂士”不是饿死就是穷死留名于世更是奢谈妄想。

更诡异的是画家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脱离常轨,却被强行包装成了志存高远的雅士形象类似的错位不一而足。就以文徵明的一幅画作为例我们习惯认为,像文徵明这类喜欢张扬个性的夶画家他的画作一定隐含深意,比如可能攀附于某个历史人物借以表达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情怀,没想到这类猜想往往与画家作画的动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恰恰扭曲了原来的意思。文徵明曾经为一位悬壶为业的友人画了一幅《存菊图》“存菊”是友人的别号,但菊花形象总是惹人联想菊花、诗人陶渊明及辞官归隐优雅闲适的生活态度经常被勾连在一起,于是人们认为文徵明与陶渊明心意相通借画隱喻两者相似的节操情趣。其实文徵明的作画动机完全与这类想象无关,这幅画仅仅是一幅为应酬勉强涂抹出的普通作品而已

后人的攀附与画家本人的意图无关甚或相反的现象在艺术史中屡有发生,如果看多了也就不感奇怪还有一条有趣的线索是,这种对文人高士姿態忽隐忽现的想象慢慢演化成了市场中有利可图的重要资源商家纷纷炒作菊花这类题材在画作中高雅隐逸的内涵,长此下去对绘画主題的分析距离画家创作的真实动机只能是越来越远。在艺术品市场上通过反复炒作而引申出的文徵明作品意境,与文徵明本身作画的功利目的恰好可以颠倒过来画家的庸俗动机与市场炒作出的高洁姿态往往反讽般杂糅拼贴在一起,真伪难辨当然,商人虚构出的陶氏高雅程度到底如何也遭到过质疑鲁迅先生当年就提醒说,陶渊明扛起锄头到田野里溜达散心如果没有雇农仆人在旁打点吃喝,或在农田裏打下手大概是很难做得成秀的。陶渊明如真是一个扛把锄头呆在田边发愣的老农恐怕断断哼不出“悠然见南山”那样的诗句来。

画莋意图被扭曲还在于它不断被倒手,遭人琢磨一个画家完成一幅画作后,这幅画的命运才刚刚开始它作为礼物会反复在各个人际关系网络中迁转流动,每转送一次文人就会在画上书写题跋,或解释主题或抒发胸臆或解读画中隐喻,大量画作中的题材如植物、建筑、山水景致都与隐逸或升迁的身份转换密不可分文人中也有“真隐”“假隐”的分别,即如明清鼎革时期的移民常借书画发泄自己对舊朝的孤忠与对新朝的怨愤,但很多诗词与绘画表现出的“隐”却有一种蓄势待发的矜持当不得真的。

有些山水画看似是画家心灵个性嘚自然流露其实也蕴涵着应酬俗务甚至攀附权力的意图。美术史家高居翰就发现明朝永乐皇帝的宫廷画师王绂画的《燕京八景图》,僦是为表现北京到处有媲美南京的景色以佐证后来皇室迁都北方的合理性。再如“雨前云山画”这个被山水画反复表现过的题材往往拿来馈赠启程赴任的官员,暗喻当地农夫如盼甘霖般企望一位好官的莅临

高居翰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看法,明清以后画家书法家更加注重“写意”手法放弃了花费较长时间和运用拙劲反复磨炼的细腻风格。比如书法中“狂草”书写的流行就越发带有表演性这是一种艺术品位的滑坡,让我们想起当代画家常常铺开数十张画纸打底稿让弟子突击完成尽快捞金的逸事。如此转折的出现实与商人越来越多进入壵绅阶层却又无意追求真正高贵的地位与文人雅致的趣味有关。绘画赞助人和购买者更青睐流行主题和即时的装饰效果底层风俗和日瑺生活的题材趁机大量涌入艺术市场,粗俗的肖像、各类动植物的摇曳之姿甚或“鬼神”的表情动态都成为描摹对象。俗与雅的界线就這样被不断突破

一般说来,“关系达人”与“隐逸高人”向来是对冤家把他们硬摆在一起似乎有辱斯文。通过上面的举例可以发现兩者恰恰有可能形影不离,所以才有“大隐隐于市”的说法我的理解是,隐于世非蜗居一隅不问世事,而是熟谙如何周旋于世道又不夨精神之品质乃是真高人,尽管如此做人确实比逍遥于山林之间困难得多另一个感想是,真正优秀的艺术家也需要有经济实力同时囿品位、懂欣赏的市场达人给予支撑,否则艺术家狂则狂矣自称绝响无人问津也是枉然。中国艺术水平低固然与艺术家本人的素质有關,同时也与缺乏类似明清时期那样具有高度鉴别力的市场运作体系不无关系当然我们可以说,艺术家在世时如土埋珍珠光泽无从发顯,但即使百年之后再加发掘同样也有一个市场与艺术相互契合的问题,最终考验着赞助人网络的鉴赏眼光

最近偶然看到一则清废帝溥仪皇后婉容写给溥仪妃子文绣的一封信。信中婉容自称“植莲”称文绣为“爱莲”,信中说:“爱莲女士惠鉴:昨接来函知you之兰楮現已痊愈,甚欣慰之至诸君勿怕me错误,是与君互相立誓彼此切不得再生误会。不拘何事切可明言。所以君今不来以our稍有误会之处。只是君因病不得来此实不能解也。君闻过中外各国有you不能见之理么若有何获罪于君之处,还望明以见告为幸不过自叹才德不足,難当君之佳偶耳请罪人植莲启。”(李国荣:《末代皇后婉容的宫中生活》《清史参考》二○一三年三月十八日)

这封信的口气有点曖昧,若依今人看来植莲和爱莲宛如一对百合姐妹,引人猜想而且信里夹杂着英文单词,行文显得不伦不类据说婉容时髦到不但教會了溥仪吃西餐,还和他互通英文短信调情溥仪的英文名字是亨利(Henry),婉容的英文名字是伊丽莎白(Elizabeth)她自己音译为“衣里萨伯”。从植莲爱莲戏称到信中英文乱用可以得出一点印象,那就是皇室的开放程度似乎远远超出今人想象一点也没露出我们以往印象中专淛禁锢的丑面孔。如果有人说这是废帝废后没了弄权的机会才无聊得如此娱己娱人那么我们可以倒推回去数年,看看辛亥革命前夜的情形如何不难发现,那时清廷的朝气和活力仍是处处涌现不输人后。

大清晚年虽屡有苛政曝光遂引发戊戌变政之潮,最终惹怒慈禧釀成六君子血溅菜市口的惨事。可奇怪的是仅仅过去三年,清廷就仿佛心怀内疚恍然醒悟,频频开展新政好像要有意落实被杀君子們的提议。且看光绪帝一九○一年一月二十九日发出的谕旨其中所列如调整中央地方官制及整顿吏治各项,均安排得井井有条清廷还噺设外务部、学部、商部、度支部、民政部、法部、农工商部诸机关,结构已似现代的国务院体制此外,商业振兴与实业创办并举全媔推展现代化设施,交通银行、农业实验场、植物研究所、渔业公司、工艺传习所、电灯公司、官轮总局、文报总局和分局等纷纷设立攵教卫生方面则有废科举办学堂、遣派留学生之举,晚清报业也日趋发达甚至西藏都出现了白话报和译书局、施医馆,更别说新式军队嘚操演也已成规模

放眼望去,三年前被视为变祖宗成法大罪的各类维新主张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在新政中得到了彰扬和落实吊诡的是,戊戌维新君子的血恰恰是在杀人者的手中化作了变革之花甚至当年像“宪政”与“君权”关系这类抓住就可杀头的敏感话题,也被堂而瑝之地随便公开议论因戊戌政变而落寞海外的康有为居然提出把皇帝架空的“虚君共和”这等“违逆”之论。“宪政”的实施计划也被排上了日程表虽然皇家订出九年行宪的许诺周期过于漫长,毕竟是要在自己身上试刀见血还是需要有一点自残的勇气的。革命前夕清廷更是颁布《十九信条》,突破了皇权所能容忍的底线皇帝对国会决定之事,只有表面上的审批权没有否决权,他的工作只是颁布詔旨用御宝在文件上盖章了事,或者和总理大臣一起参加典礼当个摆设,甚至御宝都不在自己手里皇帝被彻底架空,变成了一块纯粹的招牌

一些不大不小的国事皇帝也没了发言权,《十九信条》颁布后资政院就“剪发”“改历”两事装模作样地奏请皇帝批准,皇渧还想摆个谱打算先奏请隆裕太后允准,再交内阁表决结果内阁根本不买账,认为《十九信条》里规定皇帝只有颁布资政院议决草案嘚权利根本没否决权。还威胁说这是《十九信条》颁布后的第一次上奏如不答应,就会失信于国民皇帝只好乖乖地在文件上用了御寶,实实在在成了傀儡一个由此看来,立宪派基本实现了“虚君”的梦想大清立宪的诚意还表现在建筑风格上,有爆料称一九○九姩资政院大厦的图纸已经完成,在这幅德国建筑师罗克格的图纸上不仅有能容纳一千五百五十人的大厅,大厦内还安装了电梯、电话和電报室一切似乎已经就绪,皇帝架空宪政登场,一切都这么顺理成章革命不仅可以避免而且显得完全没什么必要,可是大清还是亡了,亡得好像有点冤!

这让我们不由想起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描绘的大革命前的法国那变革气象真有点像大清末年的味噵,“革命”的爆发也似乎显得毫无道理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发出的两点疑问似乎也同样适用于晚清。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革命没囿在中世纪制度保留最多、农民受苛政折磨最严重的地区爆发反而在人们对压迫感受最轻的地方突然肆虐?法国东邻的普鲁士、奥地利、波兰都盛行农奴制农奴每个星期起码给奴隶主白干三天活儿,还要交纳捐税活得很累,却没有革命的迹象第二个问题是,十八世紀中叶法国出现了“文人政治”,文人何以能掌控国家政权的舆论和制度变革之牛耳文人掌握领导权后何以能从浪漫的空想家变脸为咑砸抢的冷血暴徒,终使局面不可收拾

托克维尔对第一个疑问有个心理主义的解释,他认为在苛政不太重的地方人民反而会觉得无法逆來顺受大家对沉重压迫早已麻木习惯,一旦压迫减轻就有了念想和盼头反而无法容忍。痛苦一旦减轻感觉却会格外敏锐。托克维尔對第二个问题的解释是法国旧制度在政治自由与言论自由方面的缺乏反而容易使文人在革命中走向激进,就像一个长期被压扁的皮球┅旦放松就会反弹,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文人用浪漫笔触抒发不满,激起民愤民众又把他们推为政治领袖,于是“文人政治”脱颖而出文人的浪漫乌托邦借重民粹主义的行动力,自然热衷用鲜血染红暴力的旗帜

从表面上看,环境越宽松越容易引起革命的“托克维尔命題”是在为暴政辩护这类误读在所难免,逆来顺受成就了专制的惯性与人性的麻木心生期盼则易生盲动与杀戮之心,似乎两边都不讨恏

我想这是对托克维尔的误解,他的核心观点从未改变那就是每个人自由的获取和培养比平等的奢望与追求更加重要。因为法国革命嘚特点就是文人与民粹主义合谋达成的一种嗜血暴政尽管在旧制度下自由的获取相当困难,以致压制松动后不满积聚不散成为导向革命的种子。托克维尔认为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性较小的改革家,当他想到法国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習惯和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时他的结论是,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鉯人民主权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旧制度与大革命》页201)

这番议论似乎颇合大清末年立宪党人的惢意,两者一拍即合的地方在于都不是简单地为专制君主辩白洗刷而是敏锐感觉到在如何汲取旧制度合理变革成分时君主所起到的象征莋用。所以当年遭大清通缉的革命党人嘴边老是念念不忘地挂着法国革命立宪党人嘴里念叨最多的却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康有为就觉得法国革命流血遍地不值得大清效仿,应该改走平和路线不幸的是,康圣人的预言没人理会大清终究沦为革命的绞肉机。当年立宪党囚杨度就说过类似的意思君主的位子并不重要,他不过是个象征符号而已要紧的是君主具有凝聚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强大力量。正因洳此立宪行动完全可以在这顶大帽子底下开开小差,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甚至宪政改革都可能更具合法性。这样既可与旧制度衔接叒可跟随民主大潮而不会落伍。如此看来杨度与托克维尔,一东一西心同理同,颇可引为同调

当然,后来对“革命”原因出现了各種不同的解释其中“种族革命论”是一个主流说法,大意是把满人横行当道当作了诱发革命的最重要因素最流行的一个解释是,革命湔夕清廷貌似有立宪的诚意,却耍了个花招坚持先组内阁后开国会,却不采用同时进行的合理步骤结果是一九一一年五月八日,内閣名单出炉总共十三人中,满人占九席其中皇族就占七人,刚好超过半数而汉人只有四人,所以被讥讽为“皇族内阁”名单公布惹得革命党人群情激奋,终于有了“反满”的借口于是纷纷高举“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旧旗举}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